十六七歲時,我覺得我應該懂得的中文意境

作者:吳念真
得知黃易的《龍戰在野》卷一出了,即使雨天也趕去買了一本,在摩拖車上雨滴模糊了我的眼鏡,心想到強兄風塵僕僕的騎遠地來工作,他說不想開車,磨鍊心志,感受風波及少時打拼奮鬥的感覺。難怪他會成功我會失敗。

  我沒有把買書的動力拿來工作上,這是後話了。喜歡看書說不上,喜歡買書,逛書店是真的,每次逛書店總是一大堆新書目不暇給,看著心情自然愉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曾經也熱愛逛音樂店,可惜被時代給淘汰了,音樂的取得比以前容易太多了,然而作品是越來越差,不上音樂道,原因就是現代人沒有深刻的悲苦滋味過,無法有音樂本源的精瓍世界。“瓍:隨侯之珠的簡稱。傳說中國古代隋地有個諸侯隨(又寫作“隋”)侯,發現一條大蛇受了傷,他用藥給它治好傷後,大蛇從江中銜了一顆寶珠來報答他,這顆寶珠就叫“隨珠”,又簡稱爲“隨”,又寫作“瓍”。【漢語字典、中華昌龍網】”

  兩件眼前重要事梗塞在心中,兩件事是連在一起的,今天終於甘願以及是不得不處理的,總算是解決一件了。另一件最重要的,成敗在此一舉,但絕對不能敗,敗了就會衍生出更多的事情,而且更麻煩,所以務必一舉成功,如此之後,才能更珍惜自由。

  開會中,小朱在演講,“只聽見一段話,當你對一切滿意時,就是停止成長,當你不積極學習時,即是走上了衰敗之路”,太上忘情不及情,太下多情是無情,有情無情,有智無智,有禮無禮,有義無義,有錢無錢,一個人的分別在此,有道無道,有真無真,向上提升,(會開的有些久),有心無心,心在無界,一個人走,跟著心靈走,大步走,徐徐的(開完了)。

  橫斷江山:生活的枷鎖終究困不住吟月逍遙王,加油!

  龍吟月:生活的枷鎖是自己銬上的,有意間也是無意之間,打開即是自由,只是遲遲不解下枷鎖,磨鍊自己,好比跟人比武,在比武之前已經三天沒睡,好比跑步百米比賽,在比賽前一小時已經先跑了十公里,好比寫文字,猶如閉眼敲字如劍跟你們比比睜眼的,境界高下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歷貧乏的總是顯得沒真正氣質,那種人沒意思,豐富強大的實力也不是我追求的,我目前正在追一種天人行空之後的忘世境界..。

  靈魂不能腐爛,更不能感覺不到,否則也不會怎麼樣,只是少了思想上的存在自尊。

  近視越來越深,或者說眼睛視力越來越差,有些書遠看都不清楚了,需要很近的觀看纔看得清楚些。

  《五通橋渡舟》─梁丹豐(畫家

  四川的泯江,在樂山處是佈滿漩渦的激流,在它曲折蜿蜒的下游五通橋附近,卻是一片幽靜的山鬟水鬢,江面廣闊,平靜的水流常年不落,夾岸參天古木,都安詳地倒映,如詩、也如畫。

  生活在這樣與世無爭、山靈水秀的桃源裏,使得當地居民始終保持悠閒平和的心情,一般都很長壽。

  與它一水之隔,是昔日只有一條大街的竹根灘,它是我兒時印象深刻的故地之一。幾番輾轉來到故地,才知道五通橋已劃歸樂山北區,並和昔日的竹根灘、今日的竹根鎮,隔橋連成美名遠播的“小西湖”了。

  我捱到昔日渡舟的碼頭,守候到一如往日的舟子,讓伊呀的櫓聲搖我回到五十年前,找到即將拆除的故居附近動手就畫,卻被數位年輕人喝住了。

  “怎麼?你要醜化小西湖嗎?”

  “當年我住這裏的時候,你們都還沒出生呢!只要是我的故家,再陳舊我都愛它!”我大吼的聲音把他們嚇住了,我自己也吃了一驚。

  再聽著櫓聲搖我回來。

  伊呀!伊呀!映入波光中的我,怎麼頭髮全白了?

  …

  十歲時我沒耐性看任何文字,十六七歲時,留著一些我覺得我應該懂得的中文意境。竟然直到今天我纔開始看當初留的幾篇文字。如梁丹豐的五通橋渡舟......。

  (梨樹文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