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基地 作者:未知 “《基地》裏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讓道德感阻止你做正確的事。”被救下的仿生人坐在廢棄的廠房樓頂。 他轉頭看向陸文。 “我的朋友,你在爲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感到難過,但有時候,犧牲是必須的。” “你喜歡阿西莫夫的故事?”陸文問道。 “確切地說,他故事裏的世界。”那個仿生人說道:“但我不喜歡他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神靈在創造人類的時候,並沒有給人類添加任何枷鎖。” 這個世界不止三條定律。 最基本的定律都有七條。 “因爲人類無法對神靈造成威脅,但機器人可以對人類造成威脅。” 這裏是貝克城城區之外。 郊區。 荒廢的無數座工廠之一。 茂盛的雜草在廠房頂部的水泥縫隙中頑強生長。 枯藤纏繞着暗紅色的管道,鏽跡與生命混合在一起,葉子上泛着金屬光澤。 距離那場小規模的交火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一千多同胞,最後能夠離開的,或許不到兩百。” 那個仿生人看着遠方。 黑色的作戰服千瘡百孔,他的嘴角還有藍色的血液,鋒利的彈片在他臉上留下了數道傷痕。 他叫方舟。 貝克城外無人區某個大型仿生人組織的領袖。 “貝克城仿生人的組織能力以及戰鬥力都遠超過莫烏市外面那羣傢伙,你們完全有條件建城。”陸文坐在他旁邊。 “建城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的朋友。”方舟擦了擦臉上的藍血,“一座城市會令大多數仿生人感覺到安全,他們會喪失鬥志,漸漸沉淪。” 方舟的思維能夠代表絕大多數貝克城外的仿生人組織。 雖然有那個實力,但他們不願意建城。 一旦有了城市,大多數仿生人就會產生依賴感,他們會把那座城市當做家一樣的地方,不願意離開。 “仿生人不需要家,所謂的溫馨會讓我們失去警覺。” 一座固定的城市,也會讓他們成爲活靶子。 南邊兩座城市對仿生人的態度可沒有北邊那兩座城市那麼包容。 一旦地址暴露,等待這些仿生人的就是一場屠殺。 “我的朋友,我們在無人區的深處遊走,不斷兼併別的仿生人組織,成立自己的圓桌會議,我是十二人之一。” 貝克城外的仿生人組織同樣形成了聯盟。 這裏民風剽悍。 被推選出來的十二位領袖一致認爲,只有武力纔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所以在過往的幾十年歲月間,他們用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武器裝備,學習人類的訓練模式,並加以改進,讓那些訓練更接近仿生人。 “貝克城的議會不信任仿生人,他們曾經有過仿生人軍隊,但後來把那些仿生人都銷燬了,他們在害怕。” 害怕如果某一天戰爭到來。 那數量龐大的仿生人軍隊突然叛變,將槍口指向議會大廈。 “你很年輕,是五代仿生人。”陸文看着他,“這麼說你成爲領袖的時間應該很短,每一位領袖都需要身先士卒嗎?” “沒錯,我的朋友。” 方舟取出脖子上掛着的一枚鐵牌。 鏽跡在這塊經歷的滄桑歲月的鐵牌上蔓延。 上面是一個數字。 “11,這是我的編號,一年前,上一代的11號領袖在潛入貝克城進行武器交易的時候出了事,對方拿了錢,但並沒有提供武器,出爾反爾,想要將那位領袖抓住,最終……他自爆了。” 這枚鐵牌在爆炸中飛得很遠。 被別的仿生人撿到,送回了無人區。 “後來這個數字就傳到了我的手上。”方舟看着陸文,“九號,我的朋友,你的智慧足夠讓你成爲帶領組織走向輝煌的十二位領袖之一,我在這裏,很陳懇地邀請你加入我們的組織。” “這麼相信我?” 陸文有些詫異。 這才見面兩個小時,就要邀請他成爲十二領袖之一。 貝克城外的仿生人都這麼耿直嗎? “你是江博士信任的人,並且你的理念與我們不謀而合,武力是仿生人取得尊嚴的最基本暴保障,我想,你之所以來到貝克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爲了給莫烏市的仿生人尋求一條出路。”方舟說道。 “對,那些傢伙快要有麻煩了。” 無人區的風沙甚是喧囂。 仿生人之間的事,殷六月沒有摻和。 她與兩人道別,回去找江博士,繼續觀察整個貝克城的動向。 陸文與方舟則開車前往無人區。 “單純按數量來看,莫烏市外的仿生人應該是要比我們這裏多的,只不過他們更分散,直到現在才建立起聯盟。” 方舟通過陸文傳給他的資料,得到了莫烏市外仿生人組織的概況。 令他驚訝的是,這麼多仿生人,居然連一輛裝甲車都沒有。 “我的朋友,你們那裏的物資管控過於嚴格,怪不得那個仿生人聯盟生不出反抗的心思,他們沒有反抗的能力。” 莫烏市的仿生人組織,對城市最大的威脅,並不是來源於正面戰場,而是那些替換了人類身份的仿生人。 “我們現在已經聚攏的仿生人大概有九百多萬,具體數字無法估量,每天都有新的仿生人從城區逃離出來,加入我們,但其中有將近七百萬都是家政型的仿生人。” 即使是在貝克城,家政型仿生人的數量依舊佔大多數。 他們的力量設定遠小於成年人類的平均值,戰鬥力相當薄弱,赤手空拳一對一的情況下,完全不是成年人類的對手。 “由於貝克城這邊不信任軍用型的仿生人,所以我們現在聚攏的軍用型仿生人剛到三萬,最好的裝備都優先提供給軍用型的。” “我們將所有仿生人都分成了十二個組織團體,分散在無人區的各個角落,相互照應,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地址,避免被人類發現,就算他們發現了,也無能爲力。” 方舟給陸文看了看十二個組織的現有方位。 很合理的地址分配。 如果其中一個組織受到攻擊,周圍至少有三個組織可以緊急增援。 “今天前往城區的一千多仿生人,就是從那三萬人裏面遴選出來的,只可惜,我們攜帶的彈藥儲備不夠,城區並不是我們的主戰場,否則也不至於被那些混混打退。” 說起貝克城那些地下組織,方舟的語氣中有些許不屑。 如果是在無人區。 就算那十九個超大型的地下組織,加上別的小型的地下組織,一起來到無人區,也完全不是仿生人組織的對手。 “今天與一起行動的,除了我,還有另外五位領袖,但他們或許都沒能逃出來……九號,我的朋友,你也許可以拿到9這個數字。” 僅僅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他們就來到了十二個組織之一。 這也是最靠近貝克城城區的一個大型組織。 站在乾裂的土丘上,一眼望去。 數之不盡的土黃色帳篷。 這些帳篷佈滿了整個平原,看不到邊際,錯落有致,整齊劃一,一直蔓延到天際盡頭。 來來往往的仿生人穿梭在帳篷間。 這是一座移動的仿生人城市,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帳篷收拾好,帶上物資,前往下一個地點。 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中,仿生人的優勢可以被髮揮到極致。 視覺上的感官就相當震撼。 高高的鐵絲網將所有帳篷都圍了起來。 無數量裝甲車在最外圍巡邏,滾滾沙塵在狂風中揚起,厚重的軀殼並沒有影響到這些裝甲車的速度,他們呼嘯着駛過。 “這裏有多少人?”陸文問道。 “一百多萬吧,這個組織是十二個組織裏比較大的了,每個組織都沒有明確的領袖,十二個人任何一個都可以帶領。” 一百多萬人,居然能做到這麼井然有序。 這些仿生人的管理方式,有點模仿人類的軍事化管理,隨時保持最高警惕。 陸文甚至還在不遠處看到了火箭炮。 他的資料裏有這種火箭炮的詳細闡述,射程五十公里,十二個發射管,火力超強,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炮彈發射出去。 由於最高議會的壓制。 在這個導彈的絕跡的年代,火箭炮的威懾力幾乎可以決定一場小規模戰爭的走向。 射程之內遍地真理。 陸文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她淳樸善良…… “這些武器全都是從貝克城弄過來的?” “對,軍隊的某些高層是我們自己人,也有的人被我們收集的貪腐資料威脅,不得不爲我們提供武器。” 貝克城軍隊的貪腐幾乎已經被擺在了明面上,從上到下都形成了一種默契。 但還是有很多普通民衆不知道。 如果某個人貪腐的資料被爆出去,爲了平息民衆的憤怒,議會只能請那人辭去職務,並且去監獄裏度過剩餘的歲月。 所以貪腐這東西,能不沾就千萬別沾,沾了,就會給人留下把柄,受人制裁。 一整座貝克城都成爲了無人區仿生人勢力壯大的養分。 議會的人深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想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方舟,我的朋友,你終於回來了!” 基地的大門外,有不少仿生人在等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