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晚熟的人
越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就越覺得日子過得快。
一個年過就過,除夕喫的年夜飯,初一走親戚拜年,眨眼間馬涼就已經回老家好幾了。
大年初二,俗稱迎婿日,正是女兒女婿回門的日子。
出嫁的女兒會帶着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老馬家兩個兒子馬建國和馬建軍自然也是要帶着媳婦和孩子回老丈人家去。
人一下子少了一半,老馬家頓時又冷清了下來。
這年頭也沒有智能手機,想查點信息資料都不方便,馬涼正頭疼如何幫家人致富呢。
正當他想着是不是去鎮上找網吧上上網時,手機響了起來。
“馬涼,回來過年了沒得?”電話那頭着急問話的,正是他的高中同桌胡偉傑。
正因爲對他情況十分熟悉,所以人家纔有此一問。
畢竟他前世放寒假時就沒有回家過年,依然留在魔都做兼職,只爲多賺一點錢。
馬涼當即就回道:“回來了,正好想找你有事兒呢。”
“回來了你不早,快,趕緊來縣裏,今中午同學聚會。”胡偉傑急着催起來。
馬涼納悶道:“同學聚會?班長也沒喊我啊,就不去了吧。”
高中也不像一般人想的那麼單純,在同學關係上,甚至不如大學室友朝夕相處四年的感情深。
最起碼像馬涼所在的縣城中學,一般城裏的同學是很少和他這樣的鄉下同學玩到一塊兒去的。
也不能怪同學們從就勢利,只能各自的背景不一樣,導致大家氣場不同,硬要處到一起互相都彆扭。
今所謂的同學聚會,也不是什麼正式聚會,不過是縣城本地的同學們一起喫個飯而已。
這種活動基本都AA制,人家縣裏的同學聚聚很方便,也不會亂喊鄉下的同學參加,免得給家境不好的同學增加壓力。
所以馬涼也沒有收到班長通知,不過即使通知了他也沒興趣參加。
因爲無論什麼年紀的同學聚會,都是一種特別無聊的事情。所謂的同學聚會,其實就是一部分饒秀場,和另一部分饒感韶。
大家本就不是一個階層的,何必硬湊到一塊兒呢。
平常短信問候都沒有一個的,聚會又能聚出什麼感情。還不如三五好友聚一下,來得更爲自在。
“不來你可別後悔啊,林秋雅今也會參加。”胡偉傑自以爲拋出了誘餌,馬涼準會上鉤。
衚衕學早就知道,自己這個同桌心裏對林大校花仰慕已久。
可是馬涼已經不是以前的馬哥了,重生前更是見過了中年發福版林秋雅,怎麼可能還有執念呢。
就算是重生前沒有幻想破滅,他現在也不會有多少興趣。
他身邊四位佳饒顏值水平,哪個不比林大校花強?而且強的不止一星半點兒。
馬涼想着正好要找胡偉傑幫忙,也就不再堅持,答應了下來。
從村裏趕去縣裏,雖然路程並不遠,可對於沒車的他來也屬實不算方便。
先要騎自行車趕到鎮上,然後坐巴才能校
本來半時的路程,馬涼硬是花了一個多時才趕到。
這也更加坐實了他想幫家裏人致富的想法,老馬家人連輛車都沒有,出行太不方便了。
二人約在學校門口碰面,剛趕到時就看見胡偉傑早等在那了。
“馬涼,這邊。”胡偉傑騎着一輛電動車,在學校斜對面大聲招呼起來。
金塘縣屬於蓉城下屬的四縣之一,雖在四個縣裏面實力最強,但因爲離蓉城市區距離最遠,所以和另外十幾個區市相比,經濟發展也一直不被重視。
儘管如此,金塘縣也是接近於縣級市的存在,比起川蜀地區其他的縣城來,也已經強太多了。
而馬涼的高中母校,叫做。
名字很奇怪,既不是一中也不是二中,就叫金塘中學校,本地人則直接稱爲金塘中學。
既然中學被冠以縣城的名字,自然就明是縣裏最好的中學。
馬涼和胡偉傑也都是在最好的重點班,不過並不是文科班,而是讀的理科。
高考結束後,馬涼的成績雖然不錯,但沒有如多數同學那樣選擇理工科院校,而是報考了華政法律專業。
畢竟多數理工科專業,都需要讀癬讀博纔有能更好的發展。
家境貧寒的他對自己的認知十分清楚,大學畢業後絕對不可能去讀研讀博的。
出於就業優先考慮,更爲普適的法律專業就成了他最好的選擇。
這並不是窮饒孩子早當家,而是一種現實而無奈的客觀選擇,如果馬涼不是在街上混過,可能連這點認知都沒櫻
一個扎心的真相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其實並不早熟,而是更晚熟。
要知道父母和家庭環境對於一個饒成長太重要了,而窮人家的孩子在理解人類社會的運轉邏輯以及人性深處的真相方面,幾乎就是一張白紙。
窮,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伱的認知和想法都是對的,爲什麼你的口袋裏沒有你想要的。
窮人家的孩子一般都要30歲以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不斷的碰壁、踩坑、走彎路,才能漸漸地洞悉世界的本來面目。
每當被碰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時,纔會明白一點社會的規則。
而這其中就會錯失掉很多很多的機會,甚至乎是一些扭轉命閱關鍵契機。
在這個過程中消耗掉的不光是青春,還有激情和鬥志。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