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事出反常必有妖 作者:未知 諸葛芊芊進門已經有會兒,倒是適應了御書房裏的昏暗,可宣武帝所在的位置卻是整個屋子最暗的地方,她與他之間的距離又不小…… 只匆匆那麼一瞥,根本來不及看清什麼,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宣武帝瘦了,而且瘦得非常厲害! 至少,原本那身龍袍他穿着是極其合身的,遠遠看着就給人一種威武不容進犯般的天威,可今天,那身龍袍卻鬆垮垮的耷拉在他身上,別說什麼散發天威了,就是威武都遠遠夠不上了,蔫了吧唧給人一種不過強作精神的感覺! 諸葛芊芊上一次遠遠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年三十的宮宴上,那會兒距離今日算起來也沒有多少日子,前後落差怎麼就這麼大? 難道,坐在那裏的只是替身? 但很快她又否定了這種可能,因爲如果她看到的是替身,那這御書房就真沒必要這樣佈置了! 可若不是替身,他又爲何短短時間前後落差這麼大?難道真是身體出了問題?可是,又是出了什麼問題居然需要這樣欲蓋彌彰的方法去掩飾?還有屋裏那骨子薰香都蓋不住的怪味,又究竟是什麼? 一時間,諸葛芊芊也想不明白。 宣武帝卻是又開口說話了:“你生母繼母之間的恩怨,朕已經聽白家主說了……” 他簡單的安慰她後,又表示白蓉之死是罪有應得,朝廷非但不會追究白家的責任問題,還會剝她誥命,列她罪狀昭告天下,給她的死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不過,他話鋒忽一轉就問道:“聽說端木泓並非你生父?” 諸葛芊芊心瞬凜,面上卻帶着悲傷之意回道:“回皇上的話,雖然端木泓極力否認,但白蓉生前卻是承認的。” “畢竟不光彩,端木泓否認也算正常……”宣武帝又問:“可他不是你生父,你生父又是誰呢?” 諸葛芊芊腦中警鈴大作,瞬息萬念權衡之後,還是道:“民女雖小時候有幸偷聽到端木泓和白蓉提起一些過往祕辛,又從作證的陳媽媽那裏得知一些生父的事情,卻從未聽他們說起他是誰,而陳媽媽也沒見過更不知其身份,還說他早就死了。” “可他若沒死呢?” 宣武帝突兀這麼一問,還真是把諸葛芊芊給驚到了,倏地擡頭就道:“什麼?” 她的反應似乎讓宣武帝很滿意,他很耐心的又道:“若他還在人世呢?” “這不可能!”諸葛芊芊激動起來:“如果他還在,他爲什麼不來找我母親找我?” 她不相信宣武帝會無緣無故這麼問,除非,他已經知道了什麼! 可他怎麼會…… 等等! 蕭堯?? 是了是了,那妖精就是一個爲達目的不惜手段的瘋子,早就布了一個天大的局,莫說滿朝權貴,就是手無縛雞之力沒幾天可活的原主端木芊芊都是他手裏的棋子,又豈會,放過諸葛青那麼一條大魚! 那個人,再低調也終究脫不開身居高位手握重權,想巴結他的利用他的,多如過江之鯽,不管他願不願意,只要在位,就絕對脫不開那張算計的大網,並且,不管他動或不動,只要被套在網中,就都能如同拔蘿蔔帶泥一樣,隨隨便便的帶根扯出一大串! 果然…… 跟着她就聽到宣武帝道:“不去找你母親找你,或許是他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呢?” 忍着被某人當棋子擺佈,身不由己步步驚險的憤怒,諸葛芊芊趁機大大方方擡着頭,一副震驚模樣的瞪大眼,盯着那片昏暗之中的宣武帝:“皇上似乎知道……民女的生父是誰?” 似沒想到她竟會反應這麼快,還問得這麼直接,宣武帝怔了一怔,轉瞬又釋然的笑了起來,答非所問道:“你倒是挺像你母親。” 諸葛芊芊只好順着話題轉道:“皇上還見過民女母親?” 宣武帝大笑:“不但見過,還求娶過,只是很可惜,沒成功。” 諸葛芊芊覺得這種話總不至於是一個天子會張口胡亂說的,又一想白家的特殊性,白家嫡女所具備的隱形能量,就更覺這話具備極高的真實性了,只是很驚訝,宣武帝竟然會真的說出來! “怎麼?不信?” 見她一臉震驚卻不出聲,宣武帝笑道:“雖然朕當年見到你母親的時候,她還沒有你現在大,時至今日也已經過去許多年了,可朕卻是至今還記得十分清楚她的模樣,朕甚至可以說,她是朕這輩子見過的最美好的女子,也相信,但凡見過她的人都是跟朕一樣的心理。” 說着說着語氣就變了,竟真的緬懷起來了一般。 不過,人嘛,總是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何況歷代皇帝對白家都是既愛又恨時刻緊盯的,宣武帝對自己也沒能破先例娶得白家女兒而耿耿於懷,從而對白雪分外執念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所以諸葛芊芊也不會傻到真以爲,她那短命孃親真那麼美好,美好到讓一代帝王都念念不忘得愛屋及烏,連帶她的後人都會忍不住的分外憐惜,給予各種厚待。 當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宣武帝越是如此表現得對她也有一份愛屋及烏的疼愛和憐惜,就越代表,她於他而言就有一定分量的利用價值,他要拿她的手提刀去捅人了! 嘖…… 她還真是借了一張好利用的臉啊,不然,怎麼是個人都想捏了她就搓一搓,都不管她願不願意會不會反抗弄傷他們的手! 不過,這樣一來,她也就沒必要客氣了! 她故作心不在焉的聽着,一臉糾結欲言又止的樣子,果然很快引起宣武帝重視:“芊芊?怎麼了?” 諸葛芊芊繼續糾結遲疑,把戲做足:“皇上……” 宣武帝果然道:“想問什麼儘管問吧。” 諸葛芊芊故意又遲疑了會兒,才下定什麼決心一樣,膝蓋一曲又跪了下去:“求皇上憐憫,告之民女民女的生父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