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進退兩難
老臣們說的都是事實,而年輕官員們在憤怒的衝擊下,比較意氣用事。
但他們說的都有道理,所以現在是進退兩難的境地。
打仗得有糧草,得有軍餉,不是有人就行。
眼下國庫壓根就支撐不起。
君萬荊頭疼的捏了捏眉心,不由得看向了冷蕭寒。
“永安侯,此事你怎麼看?”
冷蕭寒眉峯微蹙,說道:“眼下才剛入秋,據臣所知,北境常年苦寒,糧草緊缺,而匈奴人是遊牧民族,冬季漫長嚴寒,夏季又溫熱短促,馬匹牛羊經過消耗,瘦弱需要恢復,
所以春夏季是他們最爲薄弱的時候,而秋季他們糧草最爲充足,可現在才夏末秋初,所以臣覺得,他們此時兵臨城下,意圖有些不明。”
冷蕭寒話音一落,便有人激動地說道:
“他們開口就要糧食十萬擔,布千匹,可見就是爲了糧食,若我們答應了他們的要求,說不定他們等到秋季中旬,反而拿着我們給的糧草來攻打我們!所以絕對不能答應他們的要求!”
“可若是不答應,他們此時進攻怎麼辦?”老臣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們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然,匈奴的無理要求他們也不想答應,因爲答應了的話,那就等於是低頭了。
君萬荊冷笑着問道:“那你們覺得,此時應當如何?”
剛還激烈討論的人又安靜了下來。
君萬荊嫌惡的掃視着他們,最後便看向了冷蕭寒。
“永安侯,此事異常棘手,其他人朕不放心。”
冷蕭寒頷首道:“臣明白,皇上儘管吩咐就好。”
“幸好有永安侯,永安侯乃我們大禹朝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此事定能解決!”
“永安侯能力出衆,此事舍他其誰!”
衆人紛紛開始拍馬屁。
君萬荊目光冷沉的瞥了他們一眼,只淡淡地說道:“你們都先出去吧!永安侯留下。”
“是,微臣告退。”
“臣告退。”
不消片刻,他們便全都退了出去,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生怕再被叫了回去似的。
他們一走,君萬荊便忍不住罵道:“真是一羣廢物,開口閉口就是國庫空虛,糧草不足,可朕看他們一個個都豬頭大耳的,不知過的多富足!”
冷蕭寒一臉無奈之色地說道:“皇上,此次前去北境,我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替我照顧我的妻兒。”
君萬荊點頭道:“富貴你放心,朕肯定會照顧好弟妹和兩個孩子的。”
冷蕭寒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心中卻還有疑慮,他蹙眉說道:“只是我覺得,匈奴此次進攻有些蹊蹺。”
君萬荊聞言臉色沉了下來,眼底滿是凝重。
“朕也有所懷疑,比起其他相鄰的幾國,北狄還算是安分,尤其是端王成爲質子回國之後,近幾年一直都相安無事!
與蠻夷和倭寇開戰時,國庫還算是充盈,若不是前兩年的災荒,我堂堂大禹也不至於落入如今的境地。”
兩人不由得緩緩對視,眼底的滿是意味不明的冷意。
冷蕭寒又在養心殿待了半個時辰,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在宮裏待了這麼久,蘇玥肯定擔憂的不行,只是他終究還是得去一趟北境了。
回到侯府的時候,沁春堂正殿裏還亮着燭火,暖黃色燭光,貼着窗花的窗戶紙上,倒映着女子柔媚的側臉。
冷蕭寒快走幾步進了屋。
蘇玥正坐在榻上,榻上的小几上擺滿了白紙,她正低頭畫着什麼。
擡眸見冷蕭寒站在門口,她立即笑顏如花。
“你回來了?怎麼在宮裏待了這麼久?”
冷蕭寒緩步走上前,目光溫柔的注視着榻上的女子,一刻都捨不得移不開目光。
蘇玥被他的眼神看的莫名其妙,見他一直沉默着不說話,且在宮裏這兩天,人也蹉跎的不成樣子,心下便長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冷蕭寒鬍子拉碴,面容憔悴,眼下一片烏青,可見是好幾日沒睡好了。
她也不想拐彎抹角,於是便直接問道:“是不是北境情況有變?你又得去一趟北境了?”
冷蕭寒嘆了一口氣,在蘇玥身旁坐下,語氣裏滿是無奈。
他也不想去啊,但是他若不去,戰爭一旦打響,他所努力的一切都將成爲泡影,況且君萬荊是他的結拜兄弟,他也算是個好皇帝,一直盡心盡力爲民考慮,就算是看在他的份上,此次北境他也必須去。
蘇玥見他這樣,她便知自己的猜測是八九不離十了。
她只是默默的抱住了冷蕭寒,其實她很想任性的說,讓他別去,但是她知道,這樣的話只會讓他更加擔心。
所以她只是輕聲問道;“什麼時候去?”
冷蕭寒將她緊緊抱入懷裏,說道:“三日後。”
“這麼快?”
蘇玥驚呼出聲,一下子從冷蕭寒懷裏離開了。
冷蕭寒點頭道:“嗯,邊關傳來急報,匈奴已經兵臨城下了。”
蘇玥眉頭緊蹙,詢問道:“那現在是什麼情況,都說打仗要糧草先行,你這才短短三日的時間,就是士兵們也來不及準備啊!”
冷蕭寒故作輕鬆的笑道:“沒事,不一定能打起來,我先過去,之後軍隊和糧草緊隨而來。”
蘇玥卻是憂心忡忡地說道:“這怎麼行,萬一糧草和支援出了問題,那你豈不是去送死?”
冷蕭寒不想和蘇玥說太多朝中的事情,只轉移話題叮囑道:“我已經交代好皇上了,他會照顧好你們母子的,邊關的事情別道聽途說,每月我都會傳一封家書回來。”
蘇玥見他不理自己,便知糧草和支援肯定是大問題。
前幾年的大戰才平息,且去年的前年的收成不好,百姓都喫不飽飯,國庫裏又怎麼會有糧食。
再富足的國家接連打仗,只怕都消耗不起了。
冷蕭寒又將蘇玥抱入了懷裏,溫聲安撫道:“沒事的,安心等我回來就好。”
蘇玥越想越生氣,沒好氣地問道:“那你要多久才能回來?一年?兩年?還是又要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