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方案失敗了!
蘇辰憑着感覺爬升,在他感覺差不多到三千米的時候,紀雲適時的傳來指令,“洞幺幺,保持高度,進入巡航,等待指令。”
蘇辰立即恢復平飛,進入巡航速度。
一分鐘後,紀雲指令,“左轉九十度進入盤旋,保持高度。”
“我怎樣保持,什麼都看不見。”蘇辰腹議一句,回答,“明白,進入盤旋,保持高度。”
無疑,現在的情況是地面通過雷達獲取蘇辰的位置,向他下達操作指令,保持戰機的飛行姿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座艙斷電極其少見,不過,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憑藉經驗是完全可以藉助地面參照物降落下來的。
蘇辰雖然不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是以他的水平是完全沒問題的。
之前四百米低空突防都嘗試了,這個真的不算什麼。
可是,再加上一個前起落架故障,那就蛋疼了。
這可是一個一等特情!
想到這裏,紀雲忍不住問,“負責這方面的是誰,是怎麼辦事的?”
團長發了火,大家都緊張得不行。
在那邊和幾個中隊緊張商量預案的趙真擡起頭沉聲說,“給蘇辰保障的是劉繼輝,好像和劉宇偉有點關係。”
紀雲臉色陰沉,把送話器拿到嘴邊,“洞幺幺,報告一下情況。”
“塔臺,我什麼都看不見。”蘇辰臉色緊繃,座艙斷電,這讓他很是被動。
“說說你的想法。”紀雲沉聲問道。
就算什麼都看不到,飛行員也是最瞭解情況的,沒有之一。
蘇辰當然是有感覺的,人坐在座艙裏怎麼能沒感覺,否則他如何確定戰機除了座艙斷電和起落架故障外沒有其他問題。
“強行迫降。”蘇辰直接給出方案。
夜航返場本就困難重重,如果起落架遇到故障,那就是九死一生。
現在蘇辰號所面臨的情況就更加比較複雜了,不但前起落架發生故障,甚至連座艙都斷電了。
紀雲臉色沉重,沉聲道:“現在有兩個方案,第一,強行迫降,也是蘇辰的主張。你們誰還有第二種方案嗎?”
第三中隊的中隊長張陽突然說道:“我有個想法。”
“說。”
所有人都朝他看來。
張陽眼珠子一轉,說,“用汽車的制動實現停車,“
不可能。
紀雲腦子裏最先閃過的,就是這個話。
“如果在過程中皮卡車因爲失去了平衡而側翻。如何確保皮貨車在承載飛機前起落架的時穩定?這不是爲了拍個片子,是幾條人命。“紀雲說道。
按照正常巡航時速的盤旋,蘇辰起碼可以在天上繼續工作二個小時。
塔臺和洞幺幺戰機的交互也十分頻頻,塔臺也不斷地把各種調度數據及時報上去,蘇辰則根據戰機感覺角度來進行調控,在塔臺這邊塔臺確定戰機調度成功後按一下命令繼續保持。
這個過程看着非常簡單,但實則卻非常的不容易。
紀雲將人力分爲了二撥,一撥擔負全力幫助蘇辰維持盤旋姿勢,並選派精兵強將組織另一撥爲救援指導小組,爭分奪秒地研究方法。
所謂研究,其實就是測試。
張陽提出來的方案是有實現的可能的
當然了。
洞幺幺飛機到底能不能落地,除蘇辰外,全看地勤這個部分的協作和測試成果。
如果測試成功,那麼便可以證明,這個方法可行!
平行線的高速公路上,在機場氣象臺前方,從一輛機務車上拖來了一架殲教七。
而在機場站上最好的一輛黑色皮貨皮卡車卻同時停着放在了一架戰機前方,且周圍還同時打着了好幾盞高速多功能閃光燈,將整個現場都燈光照得明亮如同白晝。
紀雲、張陽和趙真等四個人同時站着停在了一架飛機和一輛皮卡車的中間。
大家一起圍成了一大個圓形小圓圈,正在進行計算研究。
張陽的手裏突然拿着一塊畫板,用大大的嗓門大聲表示,“在皮卡車上放置沙袋等重物,雖然提高了車輛的自身質量也可以起到增加穩定性的功效,但是這又會影響到皮卡車的加速度。我的方法就是在皮卡車前面放置一輛加速度特性比較好的車輛,用牽引繩進行連接,然後再拉着皮卡車往前走。如果皮卡車的相對速度到達了一百六十公里,嘗試讓飛機的起落架落在卡車上。相信以蘇辰的水平,他一定有這個能力的。“
看着張陽侃侃而談的模樣,紀雲越來越感受到以這種方式得逞的概率極低。
每一步都很不容易就能實現,因爲但凡在某一個步驟之間發生了差錯,死的就不是蘇辰一個人了。
“複雜,太複雜了!”
紀雲皺着眉說道:“不行,環節越是複雜就越容易出問題。你可不要忘記了,蘇辰的座艙都斷電了,完全沒有數據。“
呃
張陽不出聲了。
顯然,他也知道紀雲說的沒錯。
紀雲一直以來都在急劇地反覆思考,但一定情況是還沒有第三種登機方式的——也可能就是棄機或選擇跳傘。
但是,等不到最危險的時候,就決不能棄機。
這並不是完全按照個人的意願的,而且有嚴格的規則。至少現在蘇辰的生存沒有遭到危機。
而蘇辰現在面對了更復雜的塔臺問題,只能直接使用一個塔臺盲操指令鍵來進行塔臺盲操。
念及此事,紀雲很快做出了正確判斷,先停機試試,如果他們拿不出一個可行性解決方案,就立即決定按下命令蘇辰棄機自行跳傘。
損失了一個空軍戰機並不是什麼大事,頂多就是年終總結時大家站在一起來就大挨頓罵打批鬥。
但是。
人都沒了也就什麼都沒了,而且蘇辰還是已經十分耀眼的空軍標兵
趙真走了過來,說道:“報告,我來駕駛吧。”
“同意。趙真駕駛皮卡車,馬上就位準備。“
紀雲坐到了飛機座艙裏,而趙真則駕乘着皮貨車,並將全部移動至主跑道的另一端,開始了實際測試。
在那兒展開加速前進。
並由此來切實地確定將“前起落架“架在皮貨車上後斗的方法是不是具有可能性。
控制飛機的人必須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由紀雲上去就十分合理了。
紀雲很明白張陽方案的基本含義,也明白要做到什麼。
爲了方便聯繫,紀雲和趙真之間分別使用兩臺對講機同時保持着電話聯繫,並分別攜帶了藍牙耳機,頻道信息呈現上保持着正常的語音通話網絡狀況。
所有的紅燈都打向了主跑道,救援指導組也轉到主跑道旁的草坪上。
副跑道一般都比普通的小機場主跑道的規格還要高。
所以滑跑一個距離是沒問題的,所以參謀們也曾經作了多次嚴格的間距計算。如此長的賽道,也就是駐紮這裏的飛機降落時少用減速傘的主要原因。
皮卡車要二十一秒時間才由靜止狀態加速至每小時一百六十千米,而殲教七戰鬥機也僅需五秒。
要做到的就是在速度達到每小時一百六十千米以上的時候,兩者都要在最短的距離上交會。
很快,卡車完全啓動。
加速!
與此同時,紀雲也鬆開剎車,開始啓動戰機。
戰機速度越來越快。
然而,下一刻。
兩者完全的錯開了。
根本沒有銜接到一起去。
方案失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