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0章 表彰大會
她小小年紀,卻看得如此分明,這見識廣的人就是不一樣。
心情激動又複雜的燕鳳煬連連點頭道:"好,都聽你的!”
“這表彰會要如何開、如何賞,你拿出個章程出來。
這世間沒有表彰會,他們不知道要怎麼辦,寧宜臻接了任務:“行!”
三天後,表彰大會放在城外最開闊的地方召開。
今日這裏,樓臺高立,彩旗飄飄,鑼鼓喧天。
臺正對面,一排排的座位。
每個座位上都貼着名字。
主臺上,有兩把椅子並排而放。
四周,到處都是將士在值守。
除了將士圍成的人牆外,圍滿了百姓。
大家都在說着這一場疫情,都在感嘆着這一次的運氣。
突然一陣急切的鑼鼓聲後:“鄉親們,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陳縣令站在高高的臺上,揮舞着手中的旗子,揚長了聲音。
鑼鼓停下,臺下的衆將士齊聲高喊:“大家靜一靜、靜一靜!”
聲浪一波接一波,三聲過後樓下終於安靜了!
“皇上駕到、皇后娘娘駕到!”
這一聲落……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
……
如今,江臨縣的百姓誰人不知,那個救他們性命的仙女,就是他們的皇后娘娘!
如今,又有誰不知道,爲了救江臨百姓,皇上親臨現場?
他不僅親自籌集草藥,更是斬殺無數視百姓爲草芥的貪官污吏!
還又有誰不知道,江州的土皇帝柳意誠,已被皇帝抄了家,如今成了喪家之犬被通緝逃命?
有如此明君,有如此仁善的皇后娘娘,大良何愁不強大?
不知誰帶頭喊了一句:“謝皇上與皇后娘娘的救命之恩,我等永世不忘!”
緊接着,臺下一片:“皇上與皇后娘娘的大恩大德,草民永世不忘!”
“永世不忘!”
“永世不忘!”
看着臺下跪倒一地的百姓,寧宜臻感慨萬分。
天底下雖然壞人也多,但更多的是知恩戴德之人!
水能載舟、赤能覆舟,先賢們的這句真的不會有錯!
“皇上,仁義治國,天下民心所向啊。”
是!
經過這些天與百姓一起的同甘共苦,燕鳳煬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這也是一場仗,一場沒有刀槍馬鳴的仗。
但同樣是一場艱難的仗!
是因爲皇后的仁善之舉。
郎中們的萬衆一心。
將士們的齊心協力。
百姓們的知恩戴德。
才把這場仗打贏!
燕鳳煬揚聲蕩氣高喊:“平身!”
“各位父老鄉親,爾等皆爲朕之子民,能替爾等解憂,是朕之責!”
“此次抗疫,皇后的貢獻最大。”
“但是她是一國之母,與朕一樣,這一切同樣是她的責任。”
“今日,朕在這裏要感謝的是,來自各地的郎中、全體將士。”
“是你們冒着生命危險,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艱難抗擊疫情。”
“沒有你們的辛苦勞動、沒有你們不怕死的精神,換不來江臨今天的太平!”
“在此,朕對他們表示萬分的感謝!”
什麼?
皇帝竟然跟他們這些平頭百姓說謝謝?
頓時……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能替國出力,乃我等榮幸!”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能替國出力,乃我等榮幸!”
“皇上萬歲、皇后娘娘萬歲,能替國出力,乃我等榮幸!”
站在高臺上,看着地上千萬百姓的府首稱臣,燕鳳煬的心情從未有過的高興。
“平身!”
“謝皇上!”
“現在,開始表彰!”
皇帝一聲令下,鑼鼓聲再起,震天動地。
這一次,參加這次抗疫的所有人員,每人打償銀子一百兩。
對特別優秀的人員,另外還分成幾批表彰。
特別是一些地方上的郎中,賜與了這輩子名下的產業稅賦減半,頓時一個個磕頭謝恩。
“皇上萬歲萬歲歲!草民者永記皇恩,良心行醫!”
“皇后千歲千千歲!謝娘娘諄諄教誨,永遠學無止境!”
看着這些人感激涕零,燕鳳煬知道這個表彰大會真正的意義所在!
比之軍中的行功論賞,它的意義更大。
雖然抄來的一千多萬兩銀子損失了一小半,但是用得很值!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表彰大會。
也是一次最成功的攏絡人心的機會。
這臨江雖然只是一個縣,但這一次幾乎全省的力量都聚於此。
以後,整個江州省的人都會知道,爲了疫情,皇上與皇后不顧安危,親身抗疫!
名聲,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
燕鳳煬在大會上雖然說皇后不能表揚,因爲她是一國之母。
但是心裏他卻記住了她的功勞。
這一次反抗疫表彰大會,絕大多數人都喜氣洋洋,唯鎮國公之流一個個胸口堵漲。
特別是鎮國公本人更是氣得肝痛。
皇上抄了半個江州官員的家不說,如今衙門的官員幾乎都被他換掉了。
江州,可是他的錢袋子啊!
這一次前來抗疫官員,鎮國公一派的人幾乎都傷了元氣。
看着這百姓感恩戴德的場面,他真的坐不住了,鎮國公心情清楚:以後整個江州,他根本動不了了!
想動,只有路一條!
一回到住處,鎮國公看了衆人一眼就吩咐道:“謝福,打聽清楚皇上什麼時候回京。”
“回京之路、帶了多少隨從!”
衆人:“???”
——天啊,國公爺,這是下了決心要殺皇帝嗎?
頓時,圍坐在鎮國公身邊的官員真快嚇死了。
他們可不想造反!
萬一造反失敗,他的家人……
“大人,這……您不是說皇上身邊有地虎軍麼……”
“大人,萬萬不可啊!您一定要沉住氣,一定要沉住氣!”
一人求情,多人勸說。
“大人,現在真不是時候,我們的準備還不夠充分,會自尋死路的!”
“大人,這事真的不可以、您一定要三思而行!地虎軍有多厲害,未將在邊關見過!”
皇帝確實是帶來了地虎軍,這點鎮國公已經在守衛軍中發現了地虎軍的蹤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