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好傢伙!這話一出,那位主任是臉沒表情,陳書記卻是臉色陰沉,許書記是白中帶青。
“第三生產隊長呢?”陳書記朝着水雞叔問。
大隊書記這隻老水雞也真夠老,又黑皺紋又多的臉上,本來應該是臉色蒼白,但卻看不出,朝着還有揮鋤頭的水筍就喊。
這水筍同志也以爲是官員們看了他們的水稻高興了,想讓他說說經驗吧。放下鋤頭,嘴裏還含着喇叭煙,“砰砰砰”就跑。也因爲他們的水稻長勢好,這位生產隊長現在要跟領導彙報,根本就不用打腹稿。
“領導好!”三個字,然後就冷場,因爲看領導的臉色,跟天上的太陽截然相反,都是陰的。
“這是你們的社員集資養的?”陳書記親自問了,“資”字也加重語氣,因爲代表着資本主義。
“不是,是生產隊向社員借錢。”水筍叔這話也不用猶豫,因爲跟社員們和楊楚生商量好的,一口咬定就是。
許書記也不得不插話了“你們的社員,覺悟還挺高的,是什麼讓他們有這樣的覺悟?”
這話也引起隨行記者的興趣,這是一位美女,她正拿着英雄牌鋼筆,和一本燙了幾個金閃閃“農業學大寨”的紅皮筆記本,準備記錄。
對呀,社員們的覺悟爲什麼有這樣高呢?水筍叔可就傻眼了,撓了一下頭,怎麼想也想不出。突然說“這是楊楚生同志發動的!”
這主任聽了也眨眼睛,小聲問“楊楚生同志是那位同志?”
“就是養鴨子的知青。”水筍叔一說,不管三七二十一,撒開腿就跑。反正楊楚生要不來,他真的怕會說漏嘴。
楊楚生正在挖蚯蚓,人家當官來視察,關他什麼事,還不如扛上鋤頭,挖些蚯蚓餵鴨子。
“吧!”楊楚生的鋤頭,往菜已經收割了,還沒重新種的菜園地裏一掘,再一翻,十幾條比火柴支粗點的蚯蚓就在蠕動。
蚯蚓這種東西,鴨子最喜歡喫,吃了也長得快,而且毛髮還是油亮亮的特別漂亮,但是不能一次性喫個飽,不然會死鴨子的。通常的喂法,就是讓鴨子先喫一點飼料,再喫蚯蚓。
“楊楚生,來一下!”水筍叔的喊聲,也讓他站直身子。
“快點!”水筍叔站在鴨寮後面的土坎上又說,還在招手。
搞什麼?楊楚生心裏在問,拿起塑料盆和鋤頭,往鴨寮走。
“什麼事?”楊楚生還沒走上土坎就問。
水筍叔苦着臉,小聲說“幾位大官,比郭副書記還大,看見我們的鴨子了,你還是上來吧。”
楊楚生當然上,邊走邊聽着水筍叔說的,這哥們還笑。
笑話了,不過這種笑話,這年頭並不是笑話。楊楚生怎麼着,洗完手,拿着一本紅皮語錄,這可是必備的。
“他就是楊楚生?”陳書記問水雞叔,他也認出來了,就是在移山造田大會戰的時候,兩個肩膀挑着兩擔土的那個知青。還有,他一個人搶了三碗飯的情景,給陳書記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也知道他還是標兵,不過標兵是在搶飯之後,也可以說,搶了飯後思想覺悟才提高的也可以嘛。
“咔!”那位記者還拍照,因爲楊楚生手裏拿着紅彤彤的紅語錄唄。這紅紅的東西,讓那位主任的臉終於能跟天上的太陽搭上邊,還先伸出手。
“你是知青,很好嘛,不管勞動再艱苦,邊勞動也要邊學習。”張主任說話時,笑臉還挺瀟灑的。
楊楚生就笑一下,誰要是邊勞動邊學習那是傻冒,那一上午能挑幾擔土?半路上不被摔個鼻青臉腫纔怪。笑着說“不單是我,我們全體知青和社員,在勞動之餘,也堅持學習。”
都暈,吳擁軍先暈,然後是水雞叔,水筍叔卻是暈得連地面也感覺在旋轉。要說他們生產隊的社員能看得懂這語錄裏面三成字的,也沒幾個。誰要敢學習,讀錯了字,恐怕脖子上少不了掛上一塊牌子。
“這是我們縣的學雷鋒標兵!”水雞叔也說了,反正他也豁出去了,楊楚生空口說白話,也能說得臉色平靜。他說的還是真的,就想以標兵的光榮稱號,讓這位大官對楊楚生的話更加相信。
“那你們生產隊的副業,就是你帶着搞起來的?”陳書記也問了。
“不但是他搞起來的,現在我們全大隊,以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也是他搞起來的。”吳擁軍又來,因爲這事縣委已經默許,今天來的可是地區革委會主任,正合他意。
這個吳擁軍就搞錯了,多勞多得這種分配方式,縣委也有向地委彙報的。這位主任又在眨眼睛,原來這一些,都是這個小知青搞的。
“領導,還是到上面吧,這邊太熱了。”水雞叔朝着張主任說。
一班幹部雖然戴着草帽,但陽光也確實猛,楊楚生就先走進竹寮裏了。
“楊楚生,你還是跟領導彙報一下吧。”吳擁軍一進門就說,他可巴不得這主任一不爽,那就有好戲看了,恐怕水雞叔這個大隊書記,也得被拉到批鬥會上。
“社員們通過學習,都有這樣的認識,生產隊好,他們的生活才能好,大家一聽說生產隊要辦養鴨場,都踊躍支持。”楊楚生就說了唄。
水筍叔終於開竅了,以後碰上大官,就說些虛的,反正領導聽了能高興就行。
張主任就是“嗯嗯嗯。”然後看着楊楚生又問“你怎麼會想到,以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來調動社員的積極性呢?”
“這很簡單,我們的水稻爲什麼沒有產量,就是肥料不足,管理不足。這叫大鍋飯,大家幹多幹少都一樣,誰想積極呀?”楊楚生說完了,也嚇一跳,這樣子跟他說的社員的覺悟有多高,完全就是茅盾。
這年代茅盾的事還不夠多嘛,領導不覺得茅盾就行。張主任點着頭,也說“但不能脫離了集體。”
“問題是農民的肚子問題,農民能過上溫飽的生活,他們也就能安心勞作,我們的目標先別說實現共產主義,最基本的三轉一響要實現,也得在溫飽的情況下。”楊楚生說了還得停頓一下,想想他的話有什麼反動言論。
這話說得官員們在大眼瞪小眼,一個十八歲的小知青,頭腦就這樣複雜,完全是胸懷農民羣衆。
楊楚生卻又說了“農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溫飽。怎樣得到溫飽?那就得在土地裏找,不管什麼方式,能多生產糧食就行。因爲人的溫飽問題不能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楊楚生,這是領導!”吳擁軍急忙插話。
吳擁軍的話,根本就沒有人聽,官員們只是被這個小知青嚇一跳。他說的這些話是實際,這個大家都懂,可其中卻有被判刑幾年的危險。
在這種場合說這些話,有些過了領導也不講究。楊楚生最後還跟張主任和陳書記握手,算是跟兩位都認識了。
正所謂吧,語不驚人,領導過後還當一個小知青是個屁。楊楚生還樂呢,他算是冒一下險又如何,這要是在明年,他可能還敢說出更嚇人的話。
第39章知青們的小天地
楊楚生就算是教教大隊幹部們吧,在領導的面前要怎樣忽悠。這種忽悠也永遠不會過時,就是過了三四十年,還會忽悠得更兇。
也確實,大隊幹部們又是發傻又是打心眼裏佩服,水雞叔還曾經有想法,楊楚生是個給紅光大隊增添麻煩的傢伙。現在不是了,這個小知青,單憑忽悠大官的本事,就是紅光大隊的福氣。
太陽在漸漸西斜中,光線也越來越紅,而且退的速度也特別快。站在鴨寮前的楊楚生,剛剛還被籠罩在一片金紅之中,才一會,那一線紅色的邊線,已經離他有兩步之遙。
楊楚生朝着村子裏瞧,也正是到了社員們做飯的時間,一支支比屋頂稍高一點的煙囪,都在冒出炊煙。
該讓鴨子們回來了,大隊的自留裏,也才只有三兩個社員的身影。田野中,青蛙的叫聲也開始熱鬧起來了。
口琴聲一吹響,就跟聽到號令一樣,已經從稻田裏跑出來,在水溝裏洗完澡,伏在遠遠草地上的鴨子們,陸續起立。瞧着它們搖晃着身子,乖乖往鴨寮走的樣子,晚歸的社員們,看了都在笑。
楊楚生在飼料裏面,加些土黴素片搗成的粉,攪均勻了,往鴨羣裏面撒。鴨子也需要喂些藥,不用多,一個星期一次就行了。
鴨子們喫完了,還覺得不夠,都往楊楚生身邊來,將他圍在正中。
“喫吧!”楊楚生一喊,抓起一把蚯蚓一撒,搶啊!鴨子們好像也有意料之外的驚喜一樣,邊搶邊叫。有一隻搶到一條有小拇指粗二三十公分長的,立馬就往一邊跑,另一隻卻立刻追上。兩隻鴨子,就好像在進行一場拔河比賽一樣。
現在楊楚生可不能到秋月嫂家裏喫飯了,自己煮。兩塊土放地上,擺上鐵鍋,就是一個現成的土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