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山貓這傢伙一邊用指甲拔着鬍子,一邊朝着秋月嫂直瞄。這樣笑,別人不知道有沒有感覺,笑得她身子的前面,也抖得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爽。
楊楚生也在笑,肯定是水雞叔聽到數字了,趕緊給公社打電話吧。
當這個隊長,就這幾天最忙了,雖然他們是有承包兩個字,但因爲是小組的,也得以工分分配。要不然,又是另一種大鍋飯的方式。
都在急着等待楊楚生,快點能算出秋月嫂這一組的分配結果。不止是他們組的人在等,其他組的也在等,還有別的生產隊的社員都在等。這些苦了多少年的農民,真需要一個現實的,能讓他們心跳的驚喜。
楊楚生還沒算完,水筍叔卻算出個平均數“我的媽,總共四十五人,七千五百斤稻穀,每人平均就是一百六十斤。”
“嘿嘿!”秋月嫂爽得看着山貓手裏的香菸,一爽之下,她也想抽一根。
“出來了,聽好了,秋月嫂……”楊楚生大聲就說。
“哈哈哈,以後我家每天可以喫一頓乾飯了!”秋月嫂真的樂了,這一個組因爲她的勞力還是最弱,五口人總共是六百斤。四個月,每月一百五十斤稻穀,碾成大米最少也在一百一十斤左右。也就是說,她跟四個孩子,每月的口糧,跟縣城的成人非農業人口差不多。
確實,這樣的口糧,足以讓她的四個孩子,每天都能喫上一頓乾的。這什麼概念?這是連做夢也不敢想的,不只是她不敢想,就是村裏勞力最強的人家也不敢想。現在她一個女人拉扯着四個孩子,竟然也能過起不是溫飽,而是稍稍富足的生活了。
農民們還有什麼可求的,能喫飽,有點小錢當零用,就算是富足了。
“來,分錢!”楊楚生說着,將上交餘糧的錢,也分了。
桂香嫂雖然是抿着嘴巴,但是笑意也太明顯了。走到楊楚生跟前,從他手裏接過錢,還讓社員們大笑。因爲她接錢還用上雙手,好像小學生在接過獎狀一樣。
桂香嫂當然是最爽的,她就一個人,還是勞力,每個月能喫上五十斤稻穀,怎麼喫也喫不完了。
“嗯,我的稻穀怎麼辦?賣又不能賣。”桂香嫂接過錢,笑着還得爲稻穀太多而發愁。
“多交餘糧唄。”秋月嫂拿着錢也說。
楊楚生這一組分完了,準備算另一組的,聽桂香嫂說的,也是有感觸。這種就是以後會出現的問題,一旦農民糧食足夠了,就會顯現。這就是農產品過剩,市場卻又不準開放的大問題。
“別擔心,你要有多餘的,兩個月後,不用將米拿到市場,我到縣城市場說一下,肯定有米販子到咱們這裏來買米。”楊楚生打着算盤就說。
“投機倒把!”貴喜的老婆大聲就喊。
楊楚生“噼噼”來一個珠算口訣中的五退五進一,然後說“不投機倒把,你們的稻穀要賣給誰呀?”
“對呀,照這樣下去,不投機倒把也不成呀。”桂香嫂也眨着眼睛說。
楊楚生還是笑,暗贊這桂香嫂就是聰明。
“大旺,今晚下米的時候,多下點,喫乾飯!”秋月嫂突然大喊,還嚇了別人一跳,然後就有人在笑。
山貓又來了“用得着喊得這樣大聲嗎?”
“怎麼不能?以前我家要喫一頓乾的,還得偷偷喫,怕別人說,都窮成那樣了,還敢喫乾飯。現在我不怕了,大搖大擺地喫!哈哈哈!”秋月嫂的神氣,就差擡手拍胸脯。
人就是這樣,突然間覺得腰板子硬起來了,就會露出壓抑得太久的那股得意。
大旺那個爽啊,這時候,那怕是發現他最喜歡掏的鳥窩,他也不想管了。轉身就跑,邊跑還邊喊“哈哈,喫乾飯了!”
“行了,今天是二十八號,大家高興是高興,但別忘記了,我們還得忙,爲我們明年的肚子忙。”楊楚生算完了另一組的,其他的還沒揚穀。
剛纔是讓他高興,看着社員們的高興樣,特別是秋月嫂他前生知道的,幾乎要活不下去的女人,能這樣高興,也讓他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這就是快樂,並不是只得自己發大財了才讓人快樂,身後能有一大班社員跟着他,能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也是一種快樂,一種成就感的快樂。
1223163519156.第156章陳書記請喫飯
1223163519156.第156章陳書記請喫飯
“嗚……”!這是縣城地震演習的警報聲,這聲音,就是距離縣城有五公里之遠的紅光大隊,也聽得見。
前幾天那件大事發生過後,幾乎是全國都在進行地震演習。縣城每天有一次,固定的時間,也就在下午六點鐘左右這個時間。
楊楚生躺在南瓜棚下面,聽着這聲音,心就揪得緊緊的。
這時候,也是紅光大隊剛剛完成夏收,準備秋收插秧的短暫休息時間。雖然不遠處,還有收花生的社員們的笑聲,但楊楚生卻真的笑不起來。
劉雪貞也從花生園裏回來了,看他的樣子就問“怎了,聽到警報聲,你怎麼就臉色發青?”
楊楚生能怎麼說,只能看她一眼,小聲說“別多話了。”
劉雪貞瞪了他一眼,反正是孟躍進做飯,拿起楊楚生那個收音機,也往他的身邊坐,然後小心地調臺。
“都是這事。”劉雪貞調了好幾個臺就說。
“等等!”楊楚生突然說,伸手搶過收音機,小聲問“這是什麼臺?”
“我怎麼知道,怎麼了?”劉雪貞還奇怪地問。
楊楚生一雙臥蠶眉緊緊地擰着,聽着收音機裏面在播放着一條消息。有一個棉紡廠的職工,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的上半夜,帶着他的八十多名親屬,還帶着單位宿舍裏的一百多人,提前到一個公園裏逃避,總共有兩百多人,在這次事件中安全避險。
我的天,楊楚生的心又是怦地一跳,繼續聽。收音機裏,又在說這兩百多個幸運者,在第一時間對公園附近的倒塌房屋中,被埋人員進行救援,又救出五十多個,這也是這次事件中的一個奇蹟。
“你怎麼了?”劉雪貞看這傢伙聽着收音機,雙眉一舒一擰的,嘴角有時笑一下,有時卻沉下去,反正就搞不懂他是怎麼了。
楊楚生搖搖頭,沒有開口,腦子裏卻在想,要是這些人就是陳燕他們家的親屬,他也算是能安心了。只是事情能有這樣巧嗎?雖然他沒有拯救全城之力,但能讓這麼多人安全,也不冤了他冒着殺頭的危險,給陳書記說起這事。
“剛纔收音機裏,說那個人叫陳什麼?”楊楚生看着劉雪貞問。
劉雪貞眨着眼睛“我聽那麼仔細幹嘛?”
“喫飯了。”孟躍進大聲在喊。
“喫!”楊楚生也大聲說,雖然盆裏的菜又是炒南瓜,但喫起來卻感覺特別香似的。
王升喫一塊南瓜,笑着說“還是農村好,不用跟縣城的居民一樣,傍晚就得拿着手電,老人孩子齊出動,跑到外面。”
楊楚生看這傢伙一眼,這他媽的連在濱海市的家裏也不想一下。劉雪貞和孟躍進,還在討論着,要是濱海市也發生那樣的事,他們的家人要往那裏跑。
收音機裏的事情,應該問陳燕,就不知道她有沒有聽到。
突然,屋裏的小白吠了兩聲,然後又搖着尾巴,跑出竹寮。
想陳燕,她也還真的到了,下了自行車就大聲喊“楊楚生!”
“砰”一下,楊楚生放下碗就走出竹寮,她要不來,他還想到公社找她。
一看見陳燕,就能感覺到她的一雙眼睛是哭過的。公社裏面的工作人員,誰不知道她老家就是那個地方。還有不少人,都往她那邊跑,打聽點什麼消息。
也確實,通訊的落後,使得人們對於這事的瞭解,只有從廣播裏得到而已。要不就是報紙,有收音機的家庭並不多,最少廣播站裏的收聽設備還是好點。
“你也得參加演習?”楊楚生小聲問,看陳燕,臉上好像卻有幾分興奮的表情。
陳燕點點頭“今晚輪不到我,住在公社裏面的人都跑出來了。”
“陳燕,進來呀。”劉雪貞也端着飯走出來了。
“不了,我跟他說句話。”陳燕也說。
“說吧。”楊楚生也很隨便地說,兩人要是走到什麼角落,可能劉雪貞還不爽。
陳燕終於笑一下,小聲問“我從收音機裏聽到……”
“哎呀,我也聽到了。”楊楚生說得還大聲點,然後又說“那個工人也姓陳,但名字我沒注意。”
“我也是沒聽清楚,但我們家連姑姑們算起來,差不多也就八十多人。而且我小叔就在棉紡廠,我爸的信,也是寫給我小叔的。”陳燕的表情,越說越激動。
難道真有那麼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