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籌謀
“這許州主,不像明主啊!”
萬嬤嬤心裏憂心忡忡,忍不住壓低聲音,同蕭素素小聲說話。
同爲大盛人,對待流民全無半點憐憫,反而趁火打劫,強逼入伍。十三到五十,一個家庭的青壯年勞力幾乎全被收入軍中,剩下的老弱婦孺,要靠什麼爲生?
如此強盜行徑,豈能長久?
萬嬤嬤不怎麼看好。
蕭素素也不看好這許州主,不過,她想的卻是和萬嬤嬤不同。
“雖然不是明主,不過手段倒是還有點。”
“如此流民也算有了安置,既能補充兵源,也能防止流民作亂。”
“有這番措施,許州一時倒還算安穩。”
“我們能得到安置,有了戶籍,那就不再是流民。到時再想法子離開,應該會容易得多。”
萬嬤嬤點頭。
“這倒也是。”
“離開?”秋娘驚訝:“你還要走?”
她還以爲要在許州定居了。
“許州和晉州不是在打仗嗎?”
“怎麼走?”
“太危險了吧?”
蕭素素點頭:“是很危險,可一直留在這裏肯定是不成的。”
“許州若是能聯合晉州一同抵抗狼族還好。可如今狼族還沒有打過來,他們倒是先爭上了。”
“這才一開始,許州主就壓迫流民,以後還能好得了?”
“等狼族再一打過來,許州處境越差,壓迫就會越厲害,如今只是要人,到時候恐怕就是要錢要糧了……”
“要錢要糧?”
秋娘大驚:“好歹是官府,我們不給,他們還敢明刀明槍地搶不成?”
蕭素素嗤笑:“用得着用刀槍?只需要多加幾種稅不就得了,還名正言順。他們也是爲了保護治下的百姓,迫不得已才加稅的,說的比唱得都好聽。”
秋娘無言了。
搶可以說不給,稅還能不交嗎?
“我們就算落戶了,說到底對這許州也是外來者。”
“就像這次徵兵,許州百姓只用一戶一丁,十五以上三十以下才需入伍,只比平常的兵役稍稍加寬了些年限,並沒有太大區別。可對我們這些外來者呢?就成了十三以上五十以下,全員入伍。”
“這哪裏是真心讓流民落籍?不過是暫時安撫入伍的兵丁,給個落腳地罷了。”
“如果戰事順利倒也罷了。”
“一旦戰事不順,許州陷入困境,爲了緩解許州的危機,我們這些外來者,肯定是最先倒黴的。”
“所以,我是勢必要走的。”
“留下的話,遲早都是許州主碗裏的菜。”
蕭素素說出了她的看法。雖然她現在也是頗有身家的人了,但在亂世,有財沒有勢,照舊完蛋。
不然何家不會被困在這裏。
“你們呢?是留是走啊?”
萬嬤嬤想了想:“要不我們一起吧?”
她也不看好留在許州。
百姓勢弱,統治者一個風吹草動,對於百姓的生活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越是弱者,越經不起折騰。
太平盛世都是如此,這種亂世就更是如此了。
萬嬤嬤最後選擇跟何家北上,一方面固然是覺得跟着何家路上有個照應,另一方面,也是不太看好寧王。
舊帝雖然軟弱,丟了國都,算不上多好,可至少在沒出事之前,對待百姓十分體恤,從來不折騰,這些年百姓的日子過得其實挺不錯的。
對寧王這個嫡親的弟弟更是十分優待。
然而,寧王說反就反,這也就罷了,舊帝性子太軟,如今這麼個狀況,的確也不太適合坐這個位置了。
可奪了位置就奪了位置了,逼他退位也就罷了,反正他失了國都,也人心喪盡了,可連他的命都要,萬嬤嬤心裏就有點膈應。
對一向待他不錯的親哥哥都如此,萬嬤嬤總覺得做了帝王對百姓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種亂世,還是得選個兵強馬壯,對百姓也不錯的明主投奔,好歹還能過幾年安生日子,待局勢明朗些再做計較。
許州主、晉州主這樣的,就算了吧!
倒是雲州主,萬嬤嬤曾經聽說過幾耳朵,值得去看看。
“那孩子他爹怎麼辦?”
秋娘慌了。
萬家好也被徵入伍了。
“先看看吧,到時候再想想法子,活人總不至於被尿憋死。”
萬嬤嬤說,秋娘見萬嬤嬤十分鎮定,心下就安穩了許多。
“只是何氏一族男丁這下都被徵入伍,不知道他們作何打算,是不是打算就留在許州了?”
“他們人多,剩下的又都是老弱婦孺,小子都沒有幾個,要走可不容易。”
萬嬤嬤搖了搖頭,有些惋惜。
這樣的話,她們就得跟何家分道揚鑣了。
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一路上,不知省了多少事。要跟他們分開,萬嬤嬤還真有些不捨。但道不同不相爲謀,如果目的地不一致了,不想分開也不行了。
蕭素素也這麼覺得。
何家男丁都入伍了,何家很有可能會另做打算了。
他們人多,如果有出頭的人,留在這裏也未嘗不可。
但蕭素素是不怎麼喜歡動亂的日子的,這許州之地離狼族地盤太近了,如今雖然還算平靜,但只怕也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已。
這個地方的位置註定了必然會安生不得。
這普通百姓在打來打去的地盤上討生活,實在太糟心了。
蕭素素還是覺着跑遠點要安全一些。
“等安置下來了,我問盈秀姐姐看看。”
“如果他們要留下來的話,那就只能分開了。”
蕭素素挺遺憾挺不捨的。
奶嬤嬤的手藝多好啊,廚子師傅的手藝多好啊,這一路上,蕭素素就沒缺過好喫的,連做的乾糧都好喫,還分甜的鹹的,裏面有加肉啊,果脯啊,哪裏是乾糧,簡直是美味的點心啊!
這種乾糧,天天喫也不厭啊!
一想到以後喫不到了,蕭素素就無比憂傷。
不知道奶嬤嬤和廚子師傅想不想收個機靈可愛的徒弟?
不介意的話,蕭素素想學好這個本領了再上路啊!
這時,萬嬤嬤又想起一事。
“如果何家不走的話,不知三娘她們作何打算。”
“這種世道,上路的話,還是多幾個人更有底氣些。”
“等安置下來了,素素你去探探她們的口風,看她們要不要同我們一道?”
“嗯,我知道了。”
蕭素素說着,掏出乾糧啃了一口,好甜。
怎麼辦?
還沒有分開,心就開始疼了。
紮營的地方離縣城並不遠。
畢竟當初他們也是到了縣城門口的,只不過被拒絕入城,纔不得不選擇在城外露宿的。當時天色已經不早了,自然宿營的地方離昌平縣城也不是太遠,只有幾裏地。
不過,饒是這麼近,也花了不少時間。
何氏女眷們開始還走了幾步,到了後來,幾乎是全靠健壯些的僕婦揹着,纔好不容易沒有倒在半途上。
再次趕到昌平縣城門口時,這裏已經排起了長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