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好消息接踵而來
負責昌平縣雲州軍的是個校尉,姓溫。
他手底下原本只有五百雲州軍。不過,如今已經快五千了,忙得焦頭爛額的。
見何庚學能讀會寫的,立馬提了他起來,在軍中做個參事,負責新加入的人員登記什麼的。
項武武藝高強,也得到了重用,如今依舊管他們何家的人。
因爲何家去的差不多有六七百人,佔了如今隊伍的約七分之一,所以平時也沒有什麼人來找事。
那日帶他們去的那個黑臉武官,名喚鍾南,是個百人令,是姜校尉的義子,在軍中頗有威望,對他們也很是照顧……
何老相爺看了,欣慰不已。
何家族人更是個個容光煥發,如同吃了神藥一般。
如此下去,何家再度振興不是夢。
在這樣的年代裏,沒有比在軍隊中擁有權力更讓人安心的了。
第二件好消息,則是對於流民的安置。
昌平縣那邊,終於拿出章程來了。
流民可以在昌平縣落籍了。
如果想要種田的,統一安置在縣北大營那邊。
那裏原來就有軍田。如今軍隊需要加緊訓練,地沒有人管,荒廢了挺可惜的,如今正好可以分給流民。
只是那邊沒有房屋,縣衙已經安排工匠日以繼夜地開始建了。
在那之前,流民可以一邊住在帳篷裏,一邊幫工匠們幹活,加快進度。
房子自然談不上多好,不過是泥巴茅草屋罷了。但對於離開土地,在外流浪多日的流民們來說,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已經很是心滿意足了。
當然,也有講究些、資金也充裕些的人家,想把房子建好些,那也是可以的。
只要肯出錢就行。
一時,昌平縣的木料生意、磚瓦生意頓時火爆了起來。
流民中,有些家底的還是不少的。
而如果不打算種田的,想進縣城裏討生活的,也可以。只是縣衙就不提供居所了,或賃或買,自行負責。
有了住所,在縣衙登記落戶即可。
對流民封城多日後,這日,昌平縣的城門,終於打開了!
何老相爺親自入城,十分迅速地在城西買了個三進帶院子的宅子,也是城裏大戶曾經住過的,後來主人家搬去郡府,就閒置了。
買房登記過戶,不到一天何老相爺就完成了。
當天,何家收拾停當就搬去了新家。
新家自然比不上何家原來數代人經營的祖宅,只有個小院子,住得也有些擁擠。
不是不能買更大更好的宅院,而是新到一個地方,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何老相爺因此不願太高調了。
三進的正好,不至於太誇張,也不至於被人小瞧了去。
流浪多日的何家人也沒有以前那般講究了,能有片瓦遮身,大家都喜氣洋洋的。
整理屋子,佈置屋子,同鄰居們打個招呼……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人們的臉上漸漸褪去了惶恐,又開始有說有笑了,好像又回到了以往的和平時代。
又過了些時日,新的好消息又來了。
狼族東進了!
人們不由自主地都大大鬆了口氣。
太好了,狼族打的不是他們。
雖然這麼想對正被狼族攻打的漳州人似乎有些抱歉,但作爲許州人,自己的家鄉沒有陷入戰火,仍然可以安居樂業,也不用骨肉離散,時刻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無疑還是讓人無法不爲之欣喜萬分的。
彼之苦痛吾之歡悅,人類的悲喜從來並不相通。
許州和晉州的戰事進展得也頗爲順利,聽說許州軍連勝了好幾場,佔據了好幾座城池,打得晉州軍狼狽無比。
尤其由大量流民收編的隊伍經過初步訓練投入雙方戰場之後,在人數的巨大優勢下,許州軍取得了碾壓性的優勢,節節勝利,而晉州軍被打得節節敗退,全無還手之力。
晉州全境三分之一的領土成爲許州軍的囊中之物。
前進!
前進!
前進!
勝利!
勝利!
勝利!
這就是如今的許州,如日中天,光耀大地。
人們都說,許州主纔是大盛的明主,許州軍纔是天下無敵的,連狼族都不敢纓其鋒芒。
晉州識時務的話就應該降了許州,爲許州的霸業添磚加瓦。
然後一鼓作氣,再拿下雲州,集結三州之力,共擊狼族,把狼族趕出中原,趕回他們的老家,問鼎天下,成爲大盛新的主人!
如此的話,許州豈不成了龍興之地?
人才紛紛來投,英雄如同雨後春筍,在一場場戰爭中,顯耀聲名。
在這樣的形勢下,人們參軍的熱情空前高漲。
男兒建功立業,博得身前身後名的豪情壯志超過了對於身家性命的愛惜,男人們紛紛參軍,不再畏參軍如虎,而是視爲莫大的榮耀。
不僅普通百姓、貧苦人家,就是富商大戶官宦世家子弟,也多有主動投軍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昌平縣收編的隊伍也出發了,不僅有原來的大量流民,還有新加入的許許多多的昌平縣的好男兒。
昌平縣令親自擂鼓,他的次子也在其中。
百姓們夾道相送,裏頭有他們的父親、兄弟或者孩子……
何家也一同興高采烈地送走了男人們。
雖然心裏也有些隱憂,但並沒有過多的擔心。
一切順利着呢!
人們的情緒是樂觀的,縣太爺都送了他的次子去鍍金了呢!
如果危險,他肯嗎?
聽說如今的晉州軍對許州軍簡直是聞風喪膽,好些城市打都沒有打,雲州軍一去,晉州軍就望風而逃,官員百姓們自願獻城、夾道歡迎,雲州軍毫髮無傷就拿下了一座座城。
這地上白撿的功勞,能不要嗎?
有了這功勞,等許州主上位,封官賞爵,蔭妻蔭子,不在話下。
人們歡聲笑語。
街上在送走士兵們沉寂了幾日後,也再度開始熱鬧起來,大姑娘小媳婦的,也都開始上街了,買衣裳的買衣裳,買花戴的買花戴……
大街上車水馬龍。
茶館、酒樓,生意爆火。
極速增加的人口,讓這座處於許州中部,本來並不算髮達的小城,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何家,也充滿了希望。
小公子們開始去新的書院上學了,姑娘們也開始每日描眉畫眼,同新結識的女伴們吟詩作畫了,主母們開始交際了。
誰家的公子不錯,堪爲良配。
聯姻無疑是能最快融入當地的方式,再說,何家適齡的姑娘們,也的確差不多該要談婚論嫁了。
一切,都走上了正軌。
這日,蕭素素、萬嬤嬤、扈三娘、金寡婦約好,一道去見了何盈秀。
“什麼,你們都要走?”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