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利益紛爭

作者:兵魂
時不我待,留給秦國的時間不多了。

  秦國該爭分奪秒,不擇手段擴大利益,爭取絕地逢生。

  季玄陵走向百官中央,擲地有聲的說:“諸位愛卿所慮,本王何嘗沒有考慮過。在諸王龍城前,本王已經東方六國的君王達成聯盟。

  各國精銳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大康境內,彼此不發生爭端。

  如此一來,七國有能力消滅大康,好取而代之。

  若大康滅亡,七國疆域擴張,大乾再針對秦國,就該考慮秦國背後的盟友。

  若大乾採取分而化之的策略,試圖瓦解七國結盟,秦國憑自身的能力,加上楚國,齊國,短時間內照樣能勉強抗衡大乾。

  若滅大康後,東方六國試圖滅秦,有大乾做依仗,他們心生邪念時,也該掂量掂量自己,能否對抗大乾。

  目前,局勢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樂觀,卻也沒有那麼糟糕。

  事在人爲,秦國仍有機會。”

  藉助大乾之威,震懾東方六國。

  拉攏東方六國之勢,牽制大乾。

  秦國縱橫捭闔,若一切安排妥當,便可左右逢源,謀取利益。

  殿內,百官得知季玄陵的想法,漸漸如寒蟬安靜。

  他們沒有料到,自家王上在龍城處境如此兇險,差點發生致命危機。

  如此危險的情況下,自家王上竟然還考慮秦國利益。

  一時,百官汗顏。

  若王上計劃得當,他們安心執行策略,秦國崛起指日可待。

  畢竟,一年間,秦國疆域擴大數倍,在自家王上帶領下,秦國猶如初升的朝陽,快速的崛起。

  他們相信,秦國精誠團結的話,有朝一日必然達到如日中天的地步。

  殷鴻,賈泰初,嚴正方等人,面色尷尬。

  這時,黃浩然挺身而出,高聲說:“既然王上已有計劃與安排,臣自然遵照王上的旨意行事。不過,王上在龍城這段時間裏,大康皇帝趙辰,拉攏江南的孫銘,西南的穆家兄弟,與苟延殘喘的公羊越,組建大康同盟。

  他們彷彿意識到秦國拉攏東方六國的精銳,滅大康,取而代之。

  欲齊心協力,針對秦國爲首的聯軍,從而解除大康境內的兵鋒,好起死回生。”

  他算明白了,自家王上年輕,然而,有關大乾,大康,秦國,東方六國的情況,基本瞭如指掌。

  早已給秦國安排好退路。

  南征,勢在必行。

  大康,志在必得。

  “大康的變化,在預料之中。龍騎撤離大康,趙辰爲首的大康軍隊,已是強弩之末。或許個別諸侯非常強大,卻沒法再威脅秦國了。”季玄陵信心滿滿的說。

  折身回到龍椅上,他頓了頓,鏗鏘有力的說:“商議南征前,本王先宣佈幾件事兒!”

  在龍城時,他思考過許多問題。

  是時候,對秦國作出改變了。

  其一,他準備定都長川城,更名爲神都,與大乾的龍城爭鋒,鎮南王宮更名爲長樂宮。

  其二,擴軍,繼續擴軍。

  秦軍數量足夠龐大了,對抗東方六國搓搓有餘,奈何在大乾面前,仍猶如稚嫩的孩童,沒法相提並論。

  大乾七皇子入主東宮,將來繼承皇位,若他成功剷除南唐,大乾,秦國必有大戰。

  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安排。

  再者,龍城遇刺後,他計劃組建效忠自己的情報刺客軍團,一來祕密剷除對抗秦國的人,二來加強秦國對其他諸侯國的瞭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聽聞季玄陵的想法,羣臣幾乎沒人反駁。

  秦國要強大,的確該不斷調整,儘可能優化自身的實力。

  見百官支持自己的改變,季玄陵繼續說:“大乾,大康,皆爲存在數百年的帝國,他們有許多值得秦國值得學習地方。此次本王前去龍城,不單單向大乾皇帝賀壽,還摸清楚了大乾朝堂的狀況。

  在龍城時,本王與賈愛卿商議過,準備效仿大乾,把秦國三公九卿制,改變爲大乾的三省六部制。

  此事本王思量良久,賈愛卿,張愛卿,已同意本王的提議,不知諸位愛卿有何想法?”

  三公九卿之乃秦國的朝廷制度,其他諸侯國在崛起中,紛紛執行適合自己的制度。

  早在百年前,大康與大乾紛紛採取三省六部制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比秦國的三公九卿制更先進。

  一來,三省六部制清楚的標明官員的職責,二來,也是最關鍵的,季玄陵希望趁着秦國尚未強大時,直接加強自己的權力,免得諸多事宜,仍需召集百官商議。

  此時他提出來,儘管是在與百官商議,不過按照他的性格,即使有官吏反駁,他照樣會強勢推行。

  不過,畢竟在更換朝廷制度,乃國之大事,該聆聽百官的建議,查漏補缺,免得發生意外。

  此言一出,朝堂裏的百官,一個個交頭接耳,彼此竊竊私語。

  秦制推行多年,突然更改太輕率了。

  必然是有人受益,有人損失。

  稍之不慎,還損害秦國利益,造成秦國動盪。

  此時,不少官吏不知道季玄陵如何安排。一個個非常的擔心。

  他希望維護秦國利益之餘,不傷害自己的利益,生怕自己被消弱權力,遠離權力的核心。

  一時,羣臣紛紛表態,各抒己見,可惜沒有統一結果。

  中午到日落,百官脣槍舌劍,在此事上耗費不少時間,漸漸分爲兩個不同的觀點。

  賈問道,張懿,徐聞達爲首的官吏,支持季玄陵改變秦國現有的制度,積極效仿大乾,大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殷鴻等幾名秦國老臣,則支持秦國舊制,特別是殷鴻極度維護秦國舊制。

  儘管他沒有直言不諱的說出來,但殿內的官吏非常清楚,殷鴻能擔任秦國太尉,皆因秦國奸臣當道,官吏青黃不接時,他恰好執掌大股秦國精銳,擁護季玄陵剷除佞臣。

  從龍之功,蓋世功勳,故而身居高位。

  近年來,除維護秦國朝廷穩定,協助王上調度糧草外,未領兵征戰,沒有多少功勳。

  朝廷改制,他怕沒有資格繼續擔任太尉,甚至沒有資格出現在秦國權力的中心,故堅持維護秦國舊制。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