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八章 程龍想要的
賈鴻漸這邊追問了半天,這才從程龍那邊聽到了一個解釋:“是這樣的,我本人呢,現在其實也沒有想好這個片子要怎麼拍……倒不是說動作怎麼設計沒想好,而是說整個電影的定位都沒有想好。就是說……我沒有想清楚我到底要什麼……這個你明白麼?就像是說我70年代末開始出名的時候,我那時候走的路就是一種……反李小龍的模式。李小龍的武打片裏面,英雄都是鐵血冷麪,都是不苟言笑的,都是大俠。而我的片子裏面,那主角就是頑童一樣的,就是長不大的貪玩的年輕人,就是各種不正經,就是嬉皮笑臉,就是會在耍寶達人的時候,最後會顯擺的打到自己,是一種更普通的英雄,這個你可以理解麼?”
嚯!這聽起來有點意思啊!當時賈鴻漸就來了興趣了,“恩,聽懂了一點了,然後呢?然後你現在在疑惑什麼呢?”這話之後,程龍當時就沉默了幾秒,接着就跟賈鴻漸坦誠的說道:“賈總,我也不跟你藏着掖着,我就說真的了。我這個人呢,其實不只是會拍功夫片而已,我對電影有很多看法,這都是我早年一點點總結學習出來的。就像是我們小時候跟着我師傅學京劇的時候,我們演的七小福跟別人的不一樣,會有各種穿幫,就會有很多人願意來看。後來我就知道只有跟別人不一樣,這才能好賣!所以後來在《蛇形刁手》和《醉拳》裏面,我的形象都是一種玩世不恭的少爺形象。這種形象呢。跟李小龍他們不一樣,而在那個時代,其他的功夫演員都是在學李小龍,都是恨不得一招一式甚至是長相都跟李小龍一樣。然後我不一樣,我就紅了!他們一直跟李小龍一樣,他們就半紅不黑的,最後乾脆就沒了飯吃了……”
天!這程龍還這麼聰明呢?賈鴻漸此時還真是有點驚訝了!果然說買家不如賣家精!程龍這個電影的賣家那在電影這方面喫飯,可是要比賈鴻漸精多了!賈鴻漸就是按照各種八卦雜誌的消息,覺得程龍就是一個大嘴巴,就是一個沒啥文化的粗人。但是是一個敢於拼命的粗人。但是他沒想到。其實不是說誰敢拼命就一定能複製程龍的成功的!從剛纔程龍的話來分析一下的話,如果是一個啥都不懂的粗人來拼命,那估計最多就只能成爲程家班的一員,而不會成爲程龍!因爲人家程龍這都已經開始明白了要差異化競爭了有沒有!
的確。在70年代的時候。因爲李小龍的去世。貌似在連續幾年裏面,市場上面一直需求李小龍的復刻品,大家都懷念李小龍。所以就希望能夠繼續看到李小龍的電影。然後呢,就有很多長得跟李小龍有點像的人,來模仿着李小龍的模式拍電影!據說那個年代最火的就是這樣的各種模仿李小龍的電影。這樣的電影當然能捧紅人了,但是再紅,新人也只是李小龍的一個代替品,永遠不可能成爲程龍!而按照程龍的說法,那就是故意要不一樣,所以他纔有了自己的路!
這種思潮如果放到外界來看的話,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也是一樣。在之前的武俠小說裏面,金庸的主角都是大俠,都是一種正人君子,講究一種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甚至還有喬峯那樣不惜一死來換遼國退兵的大俠!這樣的大俠那更多的是一種傳統的道德觀念裏面的俠,講究一種道德責任感!但是到了69年到72年之間開始連載的韋小寶呢?這韋小寶有什麼俠?完全沒有啊!這韋小寶不就是跟程龍說的一樣,長不大,然後各種嬉皮笑臉,各種玩鬧麼?對不對?
然後呢,這韋小寶就火了啊!這對比一下後世大陸這邊的各種思潮的話,那不就是一種新一代反傳統的概念麼?甚至像是周星馳的電影裏面的那些解構,不是也是破壞傳統的概念,然後來一個無裏頭的笑話麼?大陸這邊到了90年代到2000年之後,不是也有開始說什麼主人公不用偉光正,就只要爲了自己的利益各種玩樂就行了麼?對吧?這和起來的話,都是一個思潮啊,都是一種類似“個性解放”的感覺,都是一種要求人更加“真”,更加“自我”,不要那麼苦大仇深,不要那麼的偉大光榮正確的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程龍還真的算是一個走在潮流前端的弄潮兒啊!難道這程龍能火起來,除了他敢於拼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種對潮流的把握麼?就在賈鴻漸這邊正在思考的時候,只聽着程龍又開始說話了,“後來在我去了美國一趟之後,回來我拍了幾部片子,像是我師兄洪錦寶拉我去拍的a計劃之類的,雖然我也是導演,但是在電影裏面,我開始演警察,雖然是早期的港港水警,但是我開始覺得警察這個角色很不錯,有正義感是應該的,然後抓壞人還是職責所在,同時武力又不會太強……我是說不可能說當街抱着機關槍打什麼的。然後呢,在這個時候港港的武打片其實都是古裝片,最多就是清末民初的片子,沒有說時裝武打的!後來我就想說,這警察的職業能不能帶入到時裝裏面,能不能把武打引入時裝!所以後來就有了《警察故事》,就有了時裝武打劇,就有了現代時裝下的武打……”
擦咧!程龍這麼牛逼?賈鴻漸一聽到了這裏,聽到了程龍第二次開始做出來了“改革”,甚至時裝打鬥戲都是程龍發明的時候,他真的是驚訝了!尼瑪這程龍聽起來就像是個電影天才啊!普通電影人那麼多年都沒聽說過有這種改革啊!的確,想想80年代早期的片子,武打的都是古裝環境。真正時裝劇裏面哪怕警匪的,也比較寫實,都是各種警察拿着槍抓人的,最多就是槍戰,哪兒有什麼打鬥啊!可是程龍的警察片就不一樣,程龍的警察那就會跟一堆匪徒徒手格鬥!特別是在各種人員複雜的地方,不能開槍的時候,這必須就是各種格鬥啊!要制服壞人可不是要格鬥麼?
擦!此時賈鴻漸又想到了武俠了!像是在90年代,在大陸的武俠熱潮漸漸過去的時候,作爲一個愛好者。賈鴻漸那可是看了很多武俠小說的。同時他在看倒了幾個租書店的時候,也看了大多數知名的武俠小說,看到了最後,他記得還看過幾本所謂的“現代武俠”!什麼叫現代武俠?那就是想要扭轉武俠小說於時代脫節的這種弊端。就開始引入時裝。就變成了各種玩兒槍。各種格鬥的“俠客”!但是這種所謂的現代武俠並沒有火爆起來,反而是接着就被黃易的尋秦記之類的穿越以及狂想武俠所取代了!
從武俠小說來說,黃易接過了武俠小說的接力棒。轉型成功,於是黃易成爲了一代“大師”。那麼程龍把傳統的武打片轉型成功,跟上了時代潮流,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說程龍是個電影的“大師”這也不算太誇張吧?
本來賈鴻漸以爲程龍說的事兒到了此時就完了,誰知道程龍此時又開始說話了——“但是後來呢,我又開始想嘗試,於是就有了《奇蹟》以及《雙龍會》。像是《奇蹟》呢我不知道你看沒看過,就是我跟梅豔芳合作的一個電影,武打的並不多,更多的是劇情,我是演一個黑社會老大,但是是一個比較重情義的黑社會老大。我在這裏主要是想看看自己文戲的演技怎麼樣,因爲我知道武打不可能打一輩子,文戲的演員演到60歲都可以繼續演,武打演員到了60歲有繼續打的麼?更何況是我這種打的呢?而到了《雙龍會》我更是一個人扮演兩個人,兩個親兄弟因爲陰差陽錯,一個變成了街頭長大的小混混,而另外一個是豪門子弟,是音樂指揮,這兩個人碰面了之後,在心靈感應之下,出了很多笑料,也有很多有趣的打鬥,這個也是我嘗試鍛鍊演技的一部分,我不願意只當一個花瓶一樣的殭屍臉打手,我是程龍,我要各方面都好!”
我了個去……程龍大哥你碉堡了!你這麼吊,你家人知道麼?當時賈鴻漸真是服了!他從來沒想到程龍做爲一個打星還有這麼多想法的!別的打星有這麼多想法麼?像是李連捷等人,那一直就是打的角色啊!他們對武打片有什麼改進麼?他們有試過更復雜的角色麼?他們試過文戲麼?怪不得程龍的電影裏面,大多數都是他自己導演,而李連捷等人那都是別人導演的!原來是不是導演,就是這些想法的區別!
“然後到了90年代……我開始發現了港片的情況不對了,很多人開始準備在迴歸之前移民,整個港片的市場開始衰落了,所以我覺得我要做點什麼,我要對抗這種港片衰退的潮流。我經過研究發現,這港片之前引以爲豪的多快好省的方針是不對的!全世界都在流行更大的製作,更精良的製作,港片不能說什麼一個禮拜一部片子,不能說越少投資越好!所以我就有了《紅番區》,我就跑到了美國去採外景!之前港港的片子沒有說跑到港臺大陸以外的地方採外景的!我是第一個!我就是做給其他人看,港片好好做,還是很有搞頭的,大家不要跑,但是……其他人並不太聽我的……”
譁擦!賈鴻漸覺得現在知道了爲啥程龍在港港能被叫成大哥了!看看人家對電影做的事情!人家除了不怕死之外,這十幾年裏面對影壇做了多少事兒了?一個是開創了離開李小龍形象的武打,一個是把武打和現代戲結合,還有嘗試各種文戲,最後還要想對抗港片衰落的潮流……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光是聽說了這些事情,賈鴻漸就在奇怪,怎麼從來沒有人說港港知名導演程龍的呢?爲什麼大家說的都是港港武打巨星程龍呢?實際上人家導演的才華也非常好啊!
真的!賈鴻漸都開始想着,這程龍如果不是這麼會打的話,就靠着這種聰明勁兒,他專心拍電影起來會是怎麼樣?會不會在這90年代的時候,程龍也跟着吳宇森他們一道去好萊塢當導演了?會不會說他親自引入了港港的武打到了好萊塢電影裏面,然後造成了好萊塢的大片裏面的武打拜託了傻大黑粗的場面,然後變得越來越有觀賞度越來越好看?這可越想越靠譜啊有沒有!如果程龍不是程龍,只是一個導演的話,那麼搞不好到了後世,他就是跟吳宇森一樣的一個全球知名華人導演!而不只是一個明星而已!(未完待續。。)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