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考察酒廠

作者:米泉
第三百七十四章考察酒廠

  戴紅旗駕駛着自己的那輛勞斯萊斯庫裏南,向着曲巖縣駛去。

  曲巖縣距離臨海一百七十多公里,境內的大朗山很有名。

  大朗山延綿有兩百多裏,海拔大約數百畝,山上林木密集,青石遍佈,環境還是優美。

  臨海酒業就位於曲巖縣的馬坪鄉境內,後面就是大朗山的次高峯,牛頭嶺!

  之所以叫做牛頭嶺,是因爲這整座山峯長得像一個低頭喫草的大牛頭。

  牛頭嶺上得一個陡峭的山崖下,有兩個並聯在一起的山洞,這兩個山洞就像是牛頭嶺這個大牛頭的鼻子眼。當地人就叫牛鼻子眼。

  兩個牛鼻子眼中分別流出兩股泉水。泉水冰冷刺骨,極其凜冽甘甜。當地人自古以來就用這個泉眼中的水釀酒。釀出來的酒水品質很好。

  也正是因爲這個泉眼,臨海酒業纔會建在這裏。

  戴紅旗趕到臨海酒業的時候,大約是十點左右。

  下了車,戴紅旗都在看着眼前這個酒廠,酒廠很大。

  之前張衛國跟戴紅旗說過,臨海酒業佔地三百三十畝,但是現在站在酒廠的前面大量,酒廠的面積應該不止三百三十畝,絕對不低於六百畝。

  整個酒廠看上去空落落的,很安靜。

  大門口連看門的保安都沒有。

  戴紅旗拿出手機打給了臨海酒業的廠長孟海濤:“孟總,我是戴紅旗,之前我們聯繫過,我現在已經到了你們臨海酒業的大門口了。”

  孟海濤驚訝地說道,“什麼,戴老闆你到了?好好好,你稍等一下,我這就過去。”

  大概兩分鐘左右,三個人從酒廠內走了出來。

  兩男一女,

  兩個男人長得有點像,一人大概有六十歲一個差不多三十歲左右,應該是父子。那個女人很年輕,大約二十二三歲的樣子。

  三人來到門口,立即就看到了門口停着的勞斯萊斯庫裏南和站在車子旁邊的戴紅旗。

  見到戴紅旗如此年輕。

  三人眼中都露出了驚異之色。

  那個年齡大一些的老頭走了過來,戴紅旗知道這就是臨海酒業的老闆孟海濤。近距離的觀察,這傢伙的臉膛有些黝黑,但目光炯炯有神,身材並不高大,小肚楠微微有些凸出,很有老闆的外形。

  孟海濤說道,“是戴紅旗,戴老闆吧,沒想到你這麼年輕?歡迎來到我們臨海酒業。”

  接着他就介紹身邊的男女“這是我的兒子,孟浩和我們酒廠的財務李芸!”

  戴紅旗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孟浩。

  之前張蓮香專門給介紹過臨海酒業的情況,其中就有孟浩的基本信息,這傢伙是臨海商學院畢業,也算的上是一個青年才俊,畢業後,他有機會留在臨海工作,他卻選擇回了臨海酒業,想要憑藉他學到的知識挽救臨海酒業。

  只可惜,他還是太年輕了,價值臨海酒業已經欠債太多,巨大的債務壓得臨海酒業根本就喘不過氣來,他再有手段也沒法子使用。

  至於這個財務李芸是臨海酒業子弟。所謂好山好水出美女。

  大朗山景色秀美,環境又要,山好,水好,美女比較多,這個李芸也長得很清秀。

  她是臨海財政學院的學生,畢業後也是回到臨海酒業,接了自己媽媽的班,做了酒廠財務。

  戴紅旗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笑道,“孟總好,孟浩兄弟,李芸小姐,你們好,我是戴紅旗。”

  孟浩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真地不敢相信,這次來談收購臨海酒業的戴老闆居然這麼年輕。

  他有些黯然地說道,“戴老闆你好,你和我想象中的有點差距,太年輕了,這麼年輕就創下了億萬產業,讓人不敢置信。”

  戴紅旗謙遜有禮的笑道:“小孟總過獎了,我也是運氣,才稍微地獲得了一點成功。”

  幾人寒暄幾句,然後一起走進了酒廠內。走進酒廠的大門,一股濃郁而熟悉的酒香迎面撲來,但首先看到的是一棟六層樓的紅磚大樓,這就是酒廠的厂部。

  在大樓後面,是二十幾棟釀酒車間和罐裝車間。

  戴紅旗要求去了車間看看。

  孟海濤他們明白戴紅旗的意思,帶他去了釀造車間和罐裝車間,車間內已經沒有了工人,各種設備倒是還在。

  孟海濤一邊走一邊介紹着每一種機器和作用,購買時間,以及價格。

  戴紅旗詳細的瞭解了臨海大麴從發酵到最後罐裝的全過程。

  孟海濤介紹道,“我們臨海大麴是以優質高粱,以及大米和玉米爲原料,純小麥曲爲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和兩排清工藝,地缸發酵,精心釀製而成。它以其獨特的生產工藝造就了芳香秀雅、醇厚豐柔、甘冽爽淨、回味悠長的典型風格。

  說到大麴酒,國內有名的有瀏陽大麴,其實論品質,我們臨海酒業的臨海大麴一點也不比瀏陽大麴遜色,甚至還要好。”

  孟海濤對酒廠的感情很深。

  他這個廠長是從工人一步步升上來的,對酒廠的情況也是非常之熟悉。

  “孟廠長,我冒昧的問一句,現在酒廠還釀酒吧,一年的利潤有多少?”

  戴紅旗看到那一排排的發酵酒桶和生產車間,忍不住問道。

  他心裏感嘆,我的乖乖,這麼這些發酵桶一個起碼能裝好幾噸,這棟廠房裏起碼有五六十個打發酵桶,這樣的廠房有十幾棟,這要是釀酒,一次得能釀造多少酒出來呀?

  相比起來,肖家村肖運軍的桃花酒,真地是小打小鬧!

  “現在酒廠的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們現在只是少量生產,只是賣散酒。給別的大酒廠送酒,去年還能勉強發出工資,今年形勢更加嚴峻,也許……”

  說到工廠的現狀,孟海濤有些黯然神傷。

  臨海酒業也曾經有過輝煌,五六七十年代,當時他還只是酒廠的技術員,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有人拿着縣高官的條子來買酒,結果也只能給兩箱,可見當時酒廠是如何火爆。雖然現在酒廠只有兩三百人,可那時高峯時足足有近二千多人。

  “這是怎麼造成的?是市場萎縮還是質量下降?”戴紅旗皺着眉頭問道。

  “都不是,白酒市場一年比一年大,而我們的質量也都保持着原有的水準。”

  孟海濤搖了搖頭,只要說到酒廠的利潤,他這頗感頭痛。

  雖然全國的小酒廠現在都不景氣,可畢竟現在自己是廠長,無論說到哪裏去,自己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既然都不是,那就是經營出了問題,孟廠長,臨海大麴幾個品種?”戴紅旗問道。

  他沒想到酒廠的形勢嚴峻至斯。

  他購買的酒廠的目的是爲了桃花酒,用來滿足他的酒樓的酒水供應。

  之前味至極開業幾天,桃花酒每天的銷售量不少。

  以他目前儲存量,堅持不了多久。

  可是肖家村肖運軍的產量又只有那麼大,所以,他纔要來購買酒廠。

  但是到了臨海酒業,他發現,臨海酒業的真地很大,這麼大的酒廠,要是光產酒水滿足自己的酒樓,那就有點浪費了。所以,他心裏有着想法,是不是將臨海酒業這個牌子重新盤活。

  有空間水這個作弊器在手,戴紅旗覺得自己這個想法實現起來不難。

  “目前我們臨海酒業的品種只有一個。”孟海濤說道,

  他又補了一句,“從建廠開始,就一直只有一個品種。”

  “我去,只有一個品種!”

  戴紅旗目瞪口呆,他實在無法想像,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可是這裏卻還保持着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

  “增加品種很難麼?”

  戴紅旗能喝酒,但對釀酒尤其是這種到工業化的釀酒並不瞭解。

  “增加品種不難,難的是取得市場的認可。以前我們也試着增加過新產品,可是生產出來後,一直無人問津,到現在還有十幾萬箱子放在倉庫裏,酒窖裏還窖藏着十四個酒窖的藏酒呢。”孟浩笑着搖了搖頭。

  他以前在學校的時候,覺得要轉變酒廠的思維,盤活酒廠很容易,可是回來以後,才發現真地不容易,沒有試過的人是永遠也不會知道其中的艱辛。

  “新品種比以前的臨海大麴品質要差?”戴紅旗疑惑的問道。

  “哪裏啊,無論是口感還是品質,都要比我們以前賣的臨海大麴的酒要好些。”孟浩搖了搖頭。重重地嘆了口氣。

  那批產品是他從學校畢業回來後,親自勸說自己的老爸和工廠的另外幾個負責人,投入了很大一筆資金研發的。

  酒釀造得相當成功。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應該能打一個翻身仗,但殘酷的現實讓他們碰得頭破血流。

  “能拿一瓶來讓我嚐嚐麼?”

  戴紅旗忽然說道。

  他很想嚐嚐這新品種的酒到底好在哪裏。

  “你這不是打我臉麼?我這就讓人送兩箱到辦公室來,我們一塊品嚐品嚐。”孟海濤笑着搖頭。

  回到辦公室,孟浩親自去庫房搬來兩箱酒。

  打開一箱從中拿出一瓶酒後,擰開蓋子,再找了一個玻璃杯,倒了一杯酒,遞給了戴紅旗。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