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顧客登門
“蘇離在我殺他的時候把我打敗之後並沒有爲難我,反而是放我離開後邊,更是在我遇到的危險親自跑來救我。”
“從他救到我那一刻起,我就是他的女人。”
“所以現在我要替他清理一切潛在的危機。”
說完話之後,伊麗莎白便向着劉華國方向走得過去。
…
“老闆,你這今天出去這麼早,是準備幹什麼去呀?”
看見蘇離起了個大早要走,李波剛在背後向着他問了一句。
“我在京城裏邊開了家美容院,今天是正式開業的時間,我過去一趟,以後白天大部分時候我都會在那邊兒。”
向着李波剛解釋了一句,蘇離出去駕駛的車子直接趕往自己美容店所在地方。
“謝庭詠雪。”
這便是蘇離店鋪的名字。
“正所謂,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
蘇離這家店鋪裝修的非常簡約,一個顯眼的玻璃櫃中擺放着玉盒子八個。
在這八個盒子裏邊放着的全部都是美顏丹。
而在後方有兩個房間和一個單獨隔出來的小包間,這個包間就是蘇離使用美顏手套的地方。
至於那兩個房間,則是特意留給服用美顏丹藥之後使用的。
打開了店鋪門之後,蘇離直接將他特殊製作的招牌放在了外邊。
“一日一位,人走店關!”
做完這些之後,蘇離便坐在了店鋪當中,拿出手機將電話給張浩波打了過去。
富婆計劃正式開始。”
伴隨着蘇離說完這句話之後,張浩波在自己的電腦回車鍵上敲了一下。
下一秒整個京城所有的富婆同時收到了蘇離店鋪開業的消息。
【年輕十歲不是夢,變臉明星一個月】
這就是蘇離給自己想到的廣告,而且由於張浩波的操作,這廣告更是不用花一分錢。
在電話另一頭的賬號,不給蘇離回了一個ok的表情之後,蘇離滿意的坐在了那裏,開始眯着眼睛等候了起來。
可是從早到晚蘇離始終沒有等到任何一個人過來。
到了比賽快開始的時候,蘇離只能無奈關了店鋪門去參加比賽。
不過他卻沒想到在他剛剛走了之後沒多久,一輛火紅的法拉利停在了他這店鋪外邊兒。
“關門了?”
“就這麼一個小店鋪,是從哪裏搞到我的手機號?”
一個帶着黑色墨鏡將自己裹在風衣當中的女子在這個店鋪上邊看了兩眼之後,重新坐回了車子當中。
很快,這輛紅色的法拉利離開了蘇離的店鋪。
到了第二天,蘇離沒敢再繼續通訊錄轟炸,他生怕別人將他給舉報了。
託着下巴坐在店鋪當中蘇離思索着,要是這個富婆通訊錄轟炸沒有作用的話,他下一步該怎麼繼續?
就在這個時候外邊出現了一道身形用圍巾裹着自己的臉,神神祕祕的跑進了蘇離的店鋪當中。
“嘿,小夥子,你這裏可以美容是嗎?”
讓自己包得嚴嚴實實,這名女子進來之後對着蘇離的方向直接問了一句。
聽到聲音的蘇離一個激靈直接站起了身。
“對對對。”
蘇離走到了女子身旁,對着他做了個搶的手勢,示意他可以坐下。
“小夥子能把你的門關了嗎?”
不知道爲什麼,這女人好像生怕別人看見他一樣左右張望了一下之後,指了指蘇離店鋪的大門。
“當然可以。”
“我的店鋪每天只接待一個客人,而且前邊我給您發的那廣告語也是如假包換。”
蘇離說完這番話之後走到了店鋪門外,直接關了店鋪門,看向了那女子方向。
隨後,這女子便緩緩地解開了纏在她臉上的圍巾。
眼前這是一個三十多歲四十歲左右的婦人,歲月並沒有能在眼前的富人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
就在蘇離正納悶的時候,婦人轉頭看向了蘇離方向。
此刻蘇離也看清楚了這婦人全臉,在這婦人左側臉上有着一處巴掌大小的燒傷。
“看見了嗎?”
“這個,你這美容院能不能做?”
問完這句話之後,婦人就有些後悔了,蘇離這美容院裏邊只有他一個人。
而且這麼大點的店鋪,怎麼可能會治得好她臉上傷勢。
她臉上的燙傷去了海外那麼多次都沒能完全康復,就憑眼前這一個小小店鋪,又如何可以替她根治。
這麼久以來,婦人已經有些絕望,今天來蘇離這裏也是抱着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態度。
甚至可以用鬼使神差來形容。
“可以。”
就在婦人暗自神傷的時候,突然旁邊蘇離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算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來你這個地方,治不好沒有關係。”
“這是十萬,將你今天看到的一切保密就行。”
婦人說完這句話之後,起身就準備從這個地方離開,不過他剛剛邁開步子,整個人彷彿雷擊一般愣在了原地。
“小兄弟,你剛纔說什麼?”
此刻婦人才反應上來蘇離剛纔所說言語。
“我說可以。”
“你臉上的手上我可以替您根治,不過……”
蘇離點了點頭話說了一半,直接被那婦人打斷。
“你說我這臉現在還能治好?小兄弟,你確定你沒有在跟我開玩笑。”
“只要您能將我這張臉治好,你有什麼條件隨便提,我都可以替你完成。”
話說到這裏,婦人好像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太過於誇張了,輕輕搖了搖頭之後,對着蘇離補充的說道
“只要是我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我都可以替你解決。”
聽到這番話之後蘇離笑了一下,隨後對着婦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您先坐,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說完話,蘇離重新落座在凳子上邊。
“我這裏有一個丹藥,可以替你治療臉上的傷痕,而且立竿見影。”
“不過這個丹藥價格比較昂貴,不知道夫人你可否接受?”
蘇離指了指玻璃櫃子上邊擺放着的美顏丹藥,向這婦人問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