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尖和老人家
一日她用過午膳正在看書,卻聽小滿說年熙來了。
只見年熙眉頭蹙着,沒等她開口問便聽年熙說:“小姑姑,你幫我跟祖父說說吧,我不想這麼早定親娶親,男子漢大丈夫應先立業再成家。”
對於年熙的未來,她這段時間是有考慮過。年熙年紀還小,不必要急着參加明年的會試,成婚的事也大可以讓他自己做決定。
他自小多病,二哥也看的緊,甚至連讀書也限制時辰怕他耗神,對納蘭嫂嫂留下的年熙二哥也是不知怎麼疼是好。可一個男兒不應只困在書房一隅,這世界的廣闊纔是他該親自去體悟的。
“那你想離開家,出去看看嗎?”
年熙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當然!小姑姑,我讀了那麼多書,書裏描繪了那麼多名山大川、大江大河還有那歷史遺蹟,我只在書裏和畫裏見過,自然想親眼去看看。還有書中說的民生疾苦,我想親自去看老農是怎麼耕種的,看底層人的生活究竟是如何?”
看着眼前的年熙,她彷彿穿過時光看到了那一世的監察御史年大人,年熙雖自小衣食無憂,但卻是有着幾分悲憫之心。
那一世,他在雍正元年提出了豁出賤民籍,在後世很多人知道印度有賤民,卻不知在古代的時候我們也曾有過,於雍正一朝廢除。
“但這事還要你主動和你祖父說,小姑姑只能幫襯你說和,現在是十月份了,那就過完年節你再走,這段時間你要多花些時間強健身體。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規劃好路線,把路程安排妥當些。”
年熙聽着她的話連連點頭,眼睛也愈發明亮,臨走時還向她深深作揖。
這事倒也沒用她怎麼說和,父親就同意了年熙的選擇,她也知道會是這樣。父親這人看似對晚輩尤其家裏男孩要求嚴格,但並不想把他們養的只會讀書而五穀不分。唯一憂慮的也是年熙的身體,幸好這一年多來年熙確實沒再生過什麼大病,看起來也精神了不少。
過了年節,母親硬是把年熙留到了開春,路上的盤纏自是不必說,又帶了各種藥材和喫食衣物,除了本來伺候他的小廝,又給他安排了個可靠的會武藝的家僕。
臨行前,一家人一起用了早膳,真到了這一刻,她也有些不捨,但看着年熙興奮的樣子,她也只能爲他高興又有些羨慕。這個時代,男兒還可以遊歷四方、建功立業,可女兒家大多隻能被困於內宅,生兒育女,終老一生。
她忽然想到一個點子,便對年熙道:“年熙,你記得把路上的經歷寫成遊記,配上圖,回來後送給我們看,不然只有你能出門,我們三個老人家多可憐啊。”
父親母親在一旁笑着看她,年熙倒是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小姑姑的這個想法甚好,把這一路的經歷記錄下來,也是頗有意趣。”
年玉嵐想着以後傳世的遊記除了《徐霞客遊記》,會不會多一本《年小熙遊記》?侄兒啊,姑姑可是爲了你好,給你了一個後世留名的機會。
看着年熙一行人遠去的背影,氣氛變得有些低落,她自是知道父親母親也都不捨得年熙,可孩子長大了,要想他能夠真正成長,就必須要放他出去歷練。
一個多月後,收到了年熙的家信,他已經到了嵩陽書院,因他年紀小又有舉人的身份,人家對他倒也很客氣,年熙還說自己去拜訪了少林寺的僧人,在寺裏住了十幾天,學會了一套拳法。
信裏還夾雜着幾張圖,畫的是嵩陽書院讀書的場景,還有幾棵高大的柏樹,應是著名的漢封將軍柏,據說是漢武帝劉徹賜名,柏樹已有數千年曆史,依然枝繁葉茂。
看到年熙這意趣橫生的信,連父親臉上也有幾分嚮往之情,連說讓年熙出去走走是對的,男兒就該遊歷四方多長些見識。
她在家跟白大夫學學醫理,看看書,彈彈琵琶。轉眼間又到了年底,時不時接到年熙的來信成爲一家人共同的樂趣。
過年時年熙自然也沒能回來,他人現在已經到了嶽麓書院,還去過了岳陽樓。這次隨信一起帶來的還有湖南的銀針茶、冰糖橙等特產,不錯嘛,都懂得孝敬長輩了。
年節一過,很快到了二月份。
一日,聽小滿說佐領親自來拜訪,她自然知道又到了三年一次大選,佐領需要統計旗下適齡-->>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參選秀女,她能在家呆着的日子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用過午膳後她就去了主院,剛入門就聽到父親的嘆氣聲,看來父親原想給她報病的打算沒有成功,她早知會是這個結果,卻還是沒有勸阻父親,畢竟父親是愛護她才這樣做,尤其父親一生小心謹慎,爲她做到這個地步實屬不易。
看着雙親愁眉不展的樣子,她只得勸慰道:“父親母親不必爲女兒憂心,很多事總是說不準的,就算不進宮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好姻緣,再說,選秀也還有落選的可能呢,當年姐姐不就被撂了牌子回家自行婚配了嗎?”
父親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你這傻丫頭,我們家雖是漢軍旗,但從你祖父那輩就脫了包衣奴才身份,我們家三代進士,父親雖是致仕了,你大哥二哥也還在朝爲官,論門第你也是不差一般秀女的。你姐姐自小是個膽小沒主見的,論樣貌也不如你,她落選是在意料之中。但憑你的樣貌品行,落選的可能怕是不大。”
父親頓了頓,又打發出去了屋裏侍候的人才道:“本不該妄議皇家之事,但皇上年紀不小了,以爲父對皇上的瞭解,這次大選主要是爲皇子和王公貴戚們充實後院,若是被指爲正室還好,可萬一被指爲側室,你是我捧在手心養大的,爲人側室哪有那麼容易,永遠有人壓你一頭啊。”
“雖說嫡福晉和側福晉待遇差別並不大,不像咱們漢人的妻妾之別,但嫡福晉想拿捏你總歸是有辦法,就像那個八爺嫡福晉可是出了名的善妒,對側福晉可是苛刻的很。”母親也在一旁憂慮着。
看着父母都一副擔心她被人欺負的樣子,不由得又好笑又感動,她已經知道自己的歸宿,如果說和八爺嫡福晉有什麼關聯的話,就是四爺和八爺府邸是挨着的,那一世她和八福晉也打過些交道。
二月初九一早,她換好了統一的旗裝和鑲白旗其他參選秀女一道被佐領帶至神武門,前兩輪是由內監引閱。
第三輪選閱的人主要是後宮妃位娘娘,一日看兩旗秀女,到了第三日輪到了她所屬的鑲白旗,主位上是惠妃和宜妃。惠妃已見老態,宜妃依舊明豔動人。
她和那一世一樣被留了牌子,又過了半個月才被允許回家。
回到家裏,只感覺在宮裏的日子像是做夢一樣,每日跟着嬤嬤學禮儀規矩,不允許隨意走動,實在是壓抑得很。
那一世四爺登基後她曾在宮裏住過兩年的,雍正三年的時候,朝上的局面稍穩,四爺便帶她去了圓明園養病。說起來,確實在圓明園住着更舒心,地方更寬敞景色也美得多,直到她死去再沒有回過宮裏。
只可惜,隨着國家的衰敗,圓明園最後被侵略者掠奪一空燒成灰燼。
五日後,宣旨的禮部官員到了年家,她依然被指給了雍親王做側福晉。
宣旨的人走後,她親自泡了一壺茶端給父親和母親。
父親品了口茶道:“咱們一家在四十八年就被劃到了雍親王門下,把玉嵐指給雍親王也算是合情合理。”
母親也點頭道:“這個結果還算不壞,雍親王府的嫡福晉是烏喇那拉家的女兒,她生育的長子已經快成人了吧,日後雍親王的世子之位應是他繼承,但這樣也好,日後你有孕她應是不會爲難你。”
年玉嵐聽到母親的話卻是愣住了,母親說烏喇那拉氏生育的長子快成人了?那一世弘暉在她進府之前就夭折了啊?她重生後,一直把重心放在年家,沒有關注過雍親王府的事,這一世竟有如此大的變化?
她倒不是不想弘暉活着,畢竟他們從未謀面過,更談不上有什麼齟齬,只是這個消息對她來說太驚人了。
只是圓明園這個地方,對她來說實在是承載着太多的記憶,她、福慧和四爺最後也都在那兒離開人世。雖有些不想面對故地,可早晚是要回去的,早一些晚一些倒是沒什麼差別。
四爺這人是個急性子,說兩日後就要啓程,讓她趕緊派人收拾東西。需要帶着的東西也不多,無非是些衣物首飾和慣喝的茶葉等,四爺昨日就派蘇培盛先去圓明園準備着,憑着蘇公公的業務能力定是一切都能準備的妥妥當當。
作者有話要說:來晚了,抱歉。
最近真是努力卻難產。感謝在2020-04-0223:18:53~2020-04-0507:41:25期間爲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Kelly50瓶;彩霞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