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該好好籌備婚事了!
更不想像其它村婦一樣,被丈夫打,明明養不起,還生了一個又一個!”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衙內對我來說,是最好的!”
宋三姑娘聞言目瞪口呆。
舒春華跟她行了一禮,就轉身走了。
宋夫人趕過來的時候,瞪了她一眼,出門上了轎子,她才擡手點了點她的額頭:“你打抱不平的毛病又犯了!”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世間疾苦多有不同,你認爲的苦,別人或許甘之如飴!”
“怎麼樣,碰壁了吧!”
宋三蔫兒吧吧地,她告訴了宋夫人舒春華說的話。
“我就不明白了,榮華富貴就那般重要麼,重要到可以忽略一個人的人品?”
宋夫人嘆氣:“我的兒,方衙內的名聲是你道聽途說來的,你憑什麼就覺得方衙內一定是傳言裏那樣的?”
宋三姑娘噘嘴:“可大家夥兒都這麼說啊!”
“總不會都是冤枉他的!”
宋夫人:“三人成虎啊,我的兒!”
“遇事要用心去看,而不能盲目地相信眼睛和耳朵!”
“方衙內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品,別人說的你可別相信,得你自己發現的纔是真實的!”
“至於舒大姑娘,她如何選擇,是她的自由,你沒有權利去評判。
你沒有經歷過她曾經經歷過的生活,就不能置喙她的選擇!”
“貪慕榮華富貴也不是錯,人家也沒偷也沒搶,也沒去傷害別人!”
“你要學會尊重!”
宋三姑娘輕輕頷首:“我知道了娘!”
宋夫人攬過她的肩膀,輕輕拍了拍:“你啊,少看些話本子,話本子都是編的,別看了就信!”
她這個閨女,就愛看那些江湖人士行俠仗義的話本子。
總是幻想自己能當俠女。
遇到什麼不平事都想跳出來管一管。
一點後果都不顧!
哎……
“知道了娘!”宋三姑娘在宋夫人懷裏撒嬌,至於她到底聽沒聽進去,宋夫人就不知道了。
“娘,我們去買月餅吧,不知道還有沒有!”
“方夫人那裏的月餅真好喫!”
“好!”宋夫人寵溺地道,家裏已經有很多月餅了,都是別人送的節禮。
但女兒喜歡喫方夫人那裏的蟹黃月餅,那就去買。
宋夫人吩咐轎伕去舒氏包子鋪,去了讓人一問,才知蟹黃月餅沒有了。
宋三姑娘非常失望。
她和宋夫人回到宋家,就有人稟報道:“夫人,舒家大姑娘,就是方縣令家的未來兒媳,她命人送來一匣子蟹黃月餅,說是感謝三姑娘的熱心。”
宋三姑娘一聽這話,頓時開心起來,她連忙打開月餅盒子,聞到了喜歡的香味:“就是那種蟹黃月餅!”
“娘,您看,我熱心腸還是有回報的!”
說完,她就拿起一塊兒月餅開喫。
宋夫人搖頭嘆道:“馬上就要用午膳了!你……哎……”
對於這個女兒,她有時候真的是有些無奈。
宋夫人命人去挑揀了一些糕點,和一套筆墨紙硯,命人帶上她的帖子,送去舒家。
心中暗道,方家這個未來的兒媳婦是會來事的。
別人給根兒草,她都能抓住攀過來。
難怪方家會要她當兒媳婦,不嫌棄她的農女出身。
要知道,方縣令家這種一方父母的官宦人家,哪怕他的兒子是個五毒俱全的人,也有的是人想將閨女嫁進去。
最多不嫁嫡女嫁庶女就是了。
她們家初來乍到,是該結交一二。
舒春華其實和宋夫人想到一塊兒去了,主簿和縣丞都是縣令的副貳官,交好爲上!
再說了,她家現在是又做生意,又有讀書人,也需要經營自己的人脈關係。
不能事事都靠着方家。
舒春華收到宋夫人派人送來的禮和帖子,就笑着給來人打發了二兩銀的賞錢。
來送東西的婆子高興得不行,回去在宋夫人面前便多說了兩句她的好話。
這個中秋節。
舒滿倉過得極其恍惚。
他從未想過,自家還有如此光景的一天。
以前沒想過,同樣也是不敢想。
往日的種種苦難……如今再想起來,便會勾起對妻兒的濃濃愧疚。
一家人一起喫團圓飯,一起在院子裏祭月。
這樣和美的日子,他願意折壽來換!
喫完飯,舒滿倉就要去用功。
梁氏沒有攔着他,小山就着急了。
舒春華可不放小山,她央求小山:“小山陪陪我和娘好不好?
我們一起說說話。
一起賞月!”
小山哪怕再急迫,也沒法子拒絕姐姐的請求。
舒春華高興了,她揉了揉小山的頭,小孩子嘛,就要有小孩子的樣子!
“你年紀還小,首要任務是多喫飯,長高長壯,還要跟武師傅們學學拳腳功夫。
不然身體不好,以後進考場就扛不住!”
“你要多跑跑跳跳!”
這孩子心思太重,舒春華擔心得很。
“大姑娘,衙內來了!”
“見過伯母,大姑娘,小山!”方永璋噠噠噠地跑來小花園,臨近了才緊急停下腳步然後慢慢走過來恭敬行禮。
他身後的幾個狗腿子擡着幾個箱子跟着,舒春華問是什麼東西。
方永璋眼睛亮亮地道:“是煙花!”
他想親自放煙花給他的大姑娘看!
煙花?
上輩子在京城的時候也經常看,不過沒有一場煙花是專門放給她看的。
這輩子竟有人專門跑來放煙花給她看。
這讓她怎麼能不歡喜呢!
小山到底是孩子,一聽說放煙花,就立刻目光灼灼地看向方永璋。
又看向他姐姐和梁氏。
梁氏笑着說:“跟你衙內哥哥去放煙花去吧!”
小山歡呼着撲向衙內。
終於又有了幾分小孩子的模樣。
天空中綻放起朵朵絢爛多彩的煙花,舒春華開心地笑了起來。
“真好看啊!”梁氏感嘆。
她還是小時候看過煙花。
那記憶太過遙遠,都已經非常模糊了。
“過了中秋,你的嫁妝也該準備起來了,兩家也該慢慢開始過禮了!”
“我想着還得再給你買些田產鋪子傍身……”
舒春華搖頭:“娘,縣裏的田產鋪子已經夠了,您把錢攢着,等以後去府城,去京城給我買!”
梁氏:……
罷了,到時候多給閨女準備些銀錢吧。
她說得也對,清江縣的田地,實在是沒啥好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