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垂死掙扎
看似公爺吵吵贏了,其實他輸了。
下朝他就開始賣產業。
連江南府的產業都賣。
民間立刻就有了流言傳了出來:“哎喲,安樂公是真的慘啊,戶部失火之後他纔去當戶部尚書的,結果這會兒要讓他自己掏腰包填窟窿!”
“誰讓他自不量力,他也不想想,朝堂上那麼多大人,怎麼就輪到他去當這個戶部尚書。”
“我可是聽說了,當初朝堂上的相公們都在踢球,都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安樂公這個棒槌啥也不知道,人家把他當替罪羊,他就喜滋滋地去了,攔都攔不住!”
“你們看那戶部外頭裏三層外三層圍着的要錢的人,以前哪兒有這樣的事兒!”
“還不是因爲架閣庫燒了,賬本兒沒了,啥軍餉啊,這個錢那個錢,都跑來要了,反正沒了賬本兒,他們要第二次也理直氣壯!”
“可這些來要賬不怕麼,若戶部給過,他們來要不是欺君麼!”
“而且,那賬目真全被燒沒了啊?難道就沒有多餘的賬冊?”
“嗐,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再說了,法不責衆啊!”
“再說了,若真有賬本兒,能輪得上安國公賣祖產填窟窿?”
“那麼多的要錢的,安樂公就算是把他自己個兒也給賣了,也填不滿啊!”
“那不是還有陛下麼,聽說陛下已經掏空了私庫,拿了一千多萬兩銀子出來了!”
“咱們陛下真的是好皇帝啊,私庫都掏空了,還給咱們免稅!”
“要不是有人敲鑼打鼓走街串巷地分說陛下免稅,下頭的那些官吏還打算瞞着呢!”
“我有個親戚是走南闖北的販子,他說好多地方的百姓都不知道陛下免稅,有些地方不但沒有免稅,還打着陛下的名義加稅!
陛下把百姓們當人,那幫貪官污吏把百姓們當魚肉!
他們眼下真是猖狂過頭了,魚肉不了百姓了,就跑來魚肉陛下。
我真是犯愁啊,若朝廷被這幫狗曰的東西弄垮了,我們就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了!”
“我看他們哪裏是在逼迫安國公,分明是在逼迫陛下!”
“這幫挨千刀的,就該被天打雷劈千刀萬剮!”
“對了,你們說,要是他們把國庫和陛下的私庫都掏空了,陛下還免稅麼?”
“臥槽!”
“這幫人是逼了安國公和陛下,最終還是要魚肉我們啊!”
“要知道我們家人口多,陛下取消了丁稅和戶稅,我家一年要少交二兩多銀子呢!”
“這二兩多銀子若是拿去買糧食,就不用每頓都喫不飽了!”
“還能喫好多頓肉呢!”
“陛下是仁君,安國公也是個實在的,就沒聽人說過安國公欺負誰。都是這幫貪官污吏壞透了!”
“我看,他們就是在逼陛下恢復賦稅,這樣他們才能從中牟利!”
公爺的人在京城以及各地都賣力宣揚,京城這邊兒的百姓們上頭了,不少人提溜着糞水就去戶部,往那些圍着戶部要錢的官員們身上潑。
往他們身上砸臭雞蛋。
這幫人吃了虧就回頭去找背後的主子,背後的主子們根本就不把百姓們放在眼中。
“都是些小伎倆。”
“不足爲懼!”
“方永璋以爲煽動幾個百姓就能幫他躲過這一劫,真是異想天開!”
“拖欠軍餉,也不怕士兵譁變!”
“拖欠修河清淤款,他也不怕發洪水沖毀良田房舍,死人無數!”
“等着吧,時間一長,那些螻蟻就會把罪責怪在安樂公的身上了!”
“誰讓他要接手這個爛攤子?”
“時間再長一點,這幫螻蟻就會怪到皇帝身上,誰讓皇帝要免稅,他要是不免稅能整出這麼多事情來嗎?”
“咱們這位皇帝啊,人老了,反倒是像個小年輕一樣。”
“越活越回去了。”
後臺這般說,下面辦事兒的人就不怕了,只是不願意再去戶部,可沒人願意被潑糞。
不去也不怕戶部不給,皇帝都同意了的事情,戶部必須給。
緩一緩,過幾天再去戶部吧!
同時他們背後的人繼續彈劾公爺,並要求皇帝派兵維持秩序,嚴懲潑糞扔臭雞蛋的。
幾天之後,有軍隊來維持秩序,戶部就能正常上衙了。
不過啊,公爺命人在戶部門口包括全城都貼告示,要求來要錢的官員寫個保證書,保證他們今年都沒領過這些錢款,要各級經手的官員都要畫押蓋章。
要是不敢寫,那就是來坑錢的!
公爺只將地方上要求修河的這種錢發了下去。
什麼軍餉,什麼俸祿,必須本人寫保證書保證以前沒領過他才發。
百姓們覺得這麼做沒問題,茶樓裏,街頭巷尾,都在猜測討論,誰不敢寫這個保證書,誰就是大奸臣。
朝堂上,有人罵方永璋這般做是不相信人,是在侮辱文武百官。
公爺:“哎喲喂,照着您這麼說,那各衙門之間有什麼事兒還寫什麼公文啊,那不是不相信人嗎!”
“不過是寫個保證書而已,自己坦坦蕩蕩的,有什麼不敢寫的!”
“您跳這般高,是不是同那幫渾水摸魚胡的是一夥兒的啊,咋滴啊,他們不敢寫,您就炸毛了啊!”
“您說說,他們給您多少銀錢,值得您在陛下面前替他們打抱不平?”
老大人:“你……你……你血口噴人!”
公爺:“我實話實說!”
“戶部的賬本兒都沒了,這些天街頭巷尾的流言沸反盈天,我這般做,不過是爲那些來要錢的大人們着想。
讓他們要得理直氣壯,免得又被百姓們潑糞水!
認爲他們是貪官,我也是爲他們的名聲着想!”
皇帝幽幽地來了一句:“安樂公有一句說得對,若心中坦蕩,又何懼寫一紙保證!”
“並不是不相信誰,實在是事出有因,戶部的架閣庫被燒,賬本都沒了,不然何必多此一舉!”
“就這麼辦吧!”
“若不寫保證,朕就當他們記錯了,錢就不發了,也不追究。”
衆臣不敢有話說。
下來他們湊在一起商量,還是覺得這是方永璋在做最後的掙扎。
“戶部拿不出來錢了,他就想用這一招逼退那些要軍餉的!”
“他唱的是空城計!”
“但凡有一個人心虛,他不但能不掏錢,也能讓退縮的人暴露出來,陛下眼下說不計較,以後必是要收拾人的!”
“還是那句話,這次誰也不許退縮,法不責衆!”
“堅持到底,戶部只能拿錢!”
“垂死掙扎而已,秋後的螞蚱不足爲懼!”
大家紛紛覺得是。
於是,半個月之後,各駐地紛紛派快馬送來保證書。
公爺每天都愁眉苦臉,幾乎賣光了家產,又去宮裏哭求了幾回,皇帝發了脾氣,說私庫也沒錢了。
公爺如上考批般從宮裏出來。
這幫人就覺得時機到了。
紛紛上摺子,讓皇帝把方永璋滿門抄斬了,以平各軍隊之怒。
誰讓他亂髮銀子,把銀子先發給地方上。
根本就沒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
一時間,朝堂上下響的都是‘除奸佞,清君側’的聲音。
公爺的那幫紈絝朋友們擔心壞了,紛紛拿錢出來給公爺,賀胖子兩口子都在變賣家產,其他幾個兄弟也在努力籌錢。
當然,也有一兩個同公爺拉開了距離。
這都是人之常情。
但公爺心眼兒小,全記上了小本本。
恭王府。
站在魚缸前餵魚的恭王聽着手下人的稟報,脣角高高翹起,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可太瞭解父皇了。
眼下這個局面,他只能棄車保帥。
便是再喜歡方永璋那個攪屎棍,也會把他推出去平息滿朝文武的憤怒!
沒了方永璋幫那兩個小的,他的機會就來了。
到時候讓人逼迫皇帝恢復賦稅,讓他的名聲大跌,他再找機會逼宮,逼他退位。
然後再免一部分的稅,踩着父皇撈名聲!
什麼都有了!
天下!
名聲!
女人!
都有了!
哈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