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劇院的風波(2)
“馬上就要演戲了,這個包黑子真是會來事,”
就在她們着急的時候,包黑子終於進來了,
“臣包拯見過皇上,見過娘娘,”
葉美美眼睛一瞪,
“格老子的你剛纔去哪裏了?”
包拯一笑,
“人有三急,我剛纔去噓噓了,”
唐月哼了一聲,
“虛擬妹呀,準備好了,馬上就要出場了,”
包拯嘿嘿一笑,
“行,我這就喊龐太師這個老六準備出場,”
葉美美哼了一聲,
“這個奸臣,真是會耍滑頭,”
“都趕緊的,待會一定要出場就要爆,”
龐太師終於從後面走了進來,
“娘娘說的對,我們一定要給觀衆一個滿意的答案,”
葉美美一笑,
反正待會捱罵的不是自己,無所謂了,
就龐太師這個校色,多半是要被罵了,
蹭蹭蹭蹭蹭蹭
葉美美她們的戲終於到場,
首先是頭鐵的包拯正在向宋仁宗進言,
“皇上豈能聽任枕邊人的話,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從古到今,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皇上.....任人唯賢.......那龐煜貪贓枉法,若不伏法,何以服天下,”
唐月臉色一跨,
“包拯,你好大的膽子,朕的家事你也敢管,”
包拯依然是頭鐵道:“從來只有敢於諫言的文臣.....我”
唐月一巴掌就扇了過去,
“我什麼我啊,你臉這麼黑,是該買一瓶大寶抹一抹了!”
包拯一愣,我靠,劇本里沒這個臺詞啊,
下面的杜曉雲和羅陽已經笑岔了氣,
兩個現眼包果然是憋了一個大招!
唐月也感覺自己出戲了,馬上換了一副嘴臉,
“唉,包拯啊,我知道你是個忠臣,但是朕也爲難啊,你想想看,我大宋北邊的燕雲十六州一直在遼國人手裏,而西邊呢,有吐蕃,西南呢,有大理,我也是.....不,朕也是每日憂心忡忡啊!”
包拯依然頭鐵道:
“臣恨不能爲解君憂,但是皇上,那個龐煜實在是非殺不可......”
唐月這下子是真的怒了,
“好你個包拯,朕將開封府交給你,不是讓你來煩朕的,你有沒有眼力見啊,”
她一甩龍袍,
“那個龐煜什麼的,確實該殺,可是如果你殺了龐煜,龐太師那個老六不高興啊,”
“沒有了龐太師,朕的銀子從哪裏來啊,”
龐太師一副白臉終於登場,
“我皇萬歲,我皇聖明,我皇威武......”
皇上,老臣就這一個兒子,實在是不能白髮人送黑髮人啊
唐月臉色一沉,
“龐太師,”
龐太師趕緊道:“臣在,”
唐月嚴肅道:“你真是讓朕爲難啊,”
包拯趕緊繼續頭鐵道:“皇上,那個龐煜實在是該殺......”
龐太師急了眼,
“包拯,老夫與你往日無冤,今日無臭,沒想到你竟然如此狠毒,,”
“你我同朝爲官,本應該齊心協力,共同爲皇上解憂........”
包拯臉色一黑:“龐太師,你身爲我大宋的百官之首,不僅不言傳身教,反而爲自己犯罪的兒子縱容寶貝,是何道理?”
如果我大宋人人都似你這等奸臣,不知道亡國在何時..............!
龐太師趕緊向宋仁宗求助,
“皇上,這包拯真是如此可惡,他眼裏還有皇上嗎................”
唐月也是感覺包拯有些不識好歹,可是人家是個忠臣,她也很爲難.............!
“皇上,臣妾好苦啊...............”
龐貴妃終於閃亮登場了!只見她身姿婀娜,步履輕盈,宛如一朵盛開的牡丹般嬌豔動人。
葉美美的身上穿着一襲華麗無比的錦衣,那錦緞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彷彿是由無數顆星星織就而成。
衣袂飄飄之間,更是散發出一種令人心醉神迷的香氣。
而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她頭上所佩戴的那些琳琅滿目的珠寶首飾了。
一根根金絲纏繞成精緻的髮簪,鑲嵌着璀璨奪目的寶石,猶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一對對珍珠耳環搖曳生姿,散發着溫潤柔和的光澤,與她白皙嬌嫩的肌膚相互映襯,更顯其高貴典雅;
還有一條由紅寶石和藍寶石串成的項鍊環繞在她修長的脖頸之上,如同燃燒的火焰一般熱烈奔放……這一身的珠光寶氣,讓葉美美整個人都顯得熠熠生輝、光彩照人。
加上那一句嬌滴滴的叫聲,下面果然是一片喝彩,
唐月趕緊把美人抱在懷裏,
“愛妃,你不在後宮休息,怕到朕的書房來幹什麼?”
葉美美眼圈一紅,
“哎,臣妾聽說皇上要殺臣妾的弟弟啊!”
“哎,我命真苦,想我父親勞苦一生,只有一個兒子,我只有這一個弟弟.......”
唐月嘆口氣。
“唉,這個包拯啊,你,你看你就退下吧!”
頭鐵的包拯繼續黑着臉道:
“皇上,那個龐煜實在是該殺!”
唐月都不知道咋演了,我靠,還真有如此不要命的人啊,
包拯眼看唐月忘了詞,繼續道:
“皇上,奸臣不出,我超綱何振,國法不行,何以服天下!”
龐貴妃有事苦兮兮的向宋仁宗訴苦,
“皇上,這個包拯是要我龐家家破人亡麼?他好狠毒!”
唐月嗯哼了一聲,
“包拯的心還是向着朝廷的,”
龐貴妃哼了一聲,
“大宋只有一個包拯是忠臣麼,難道其他人都是奸臣不臣,臣妾的命好苦啊!”
唐月一下子已經不知道怎麼演了,
“包拯,你給老子退下先!”
但是頭鐵的包拯繼續進言道:“皇上,那個龐煜實在是該殺啊!”
葉璇都要逗笑了,
還真是千古只有一個包拯啊,
杜曉雲有些不解道:“難道歷史上的包拯真有如此頭鐵?”
葉璇道:“有有過之,而無不及,”
杜曉雲道:“如此說來,難怪幾千年來只有一個包拯,幸好他遇到宋仁宗,要是換一個人,早就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