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宇宙圖景

作者:文明之光
“天參五空間反引力場準備啓動。”

  “天參五空間引力震盪緩衝模塊準備啓動。”

  “天參五空間真空能提取機準備啓動。”

  “天參五智能能量抑制模塊準備啓動。”

  “天參五光陷阱釋放模塊準備啓動。”

  “天參五旋轉擾場釋放模塊準備啓動。”

  “傳送後太陽空間引力修正校準模塊準備啓動。”

  “倒計時,10、9、8、7、6、5、4、3、2、1,開始!”

  隨着一聲開始命令,被人類自己引爆的太陽,這顆白矮星,似乎被滅掉了全部光芒,變得非常微弱,那個黑暗的太陽高速旋轉着。大約30分鐘後,太陽突然消失不見了。人們驚奇的發現,在天參五恆星附近,突然出現了一顆黑暗的星星,這顆黑暗的星星也在高速旋轉着,邊旋轉邊慢慢釋放光芒,35分鐘後,那顆星星和太陽消失之前一樣,發出太陽正常光輝。

  於是,太陽被傳送到天參五恆星附近,成爲天參五的伴星,新地球處於天參五雙星系統中!

  地球人類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連成一片,三顆地球上的人類欣喜若狂。太陽,終於又回來了!地球人類新生代或許不能直接明瞭太陽對地球人類的意義,但是,父輩們在小時候總會給他們講太陽、火星、地球和月球的故事。

  格桑人傻眼了,有的嚇了個半死。這種搬運恆星的能力,他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格桑人畢竟也識大體,在驚訝之後,也熱烈鼓掌,和地球人一同慶賀太陽搬運成功。

  地球人類並沒有侵佔格桑星,而是和格桑人做起了鄰居。

  自此以後,格桑人處處向地球人學習,以地球人爲榜樣,科技、軍事、工業和文明整體進化程度也是突飛猛進。

  銀河紀元336年,太陽傳送成功後八年,地球聯邦科學院對物質和能量的研究更細緻深入。通過地球超距“天眼”三百多年的各個方向差時觀察和數據彙總,再經過超級人工智能計算機模擬,地球人類似乎對這個宇宙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爲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最好的證據。宇宙在“奇點”誕生的瞬間非常非常小,極其熾熱。宇宙大爆炸後一瞬間,宇宙從“奇點”膨脹到像一個大火球,在火球的內部,能量被轉化爲物質的粒子和反物質的鏡像粒子。10^-43秒後,宇宙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大量物質粒子和反物質粒子碰撞相互摧毀對方,它們瞬間毀滅,立即產生大量輻射。10^-35秒後,宇宙快速膨脹並冷卻,形成一系列奇異粒子,包括夸克和電子。10^-7秒後,宇宙溫度仍然很高,無法形成原子,但夸克能夠組合在一起並形成較重的粒子,這些較重的粒子主要是質子和中子。一旦膨脹的宇宙擁有足夠的質子和中子,它們就會開始形成那些構成氫原子和氦原子所必需的簡單的原子核。在大爆炸最初的三分鐘,幾乎形成了宇宙中所有的氫原子核和氦原子核{大部分恆星是由這兩種原子構成},宇宙的溫度從令人難以置信的熾熱冷卻到10億度以下,與此同時,它的面積從相當於一個原子的幾千萬分之一擴展到了銀河系大小。宇宙大爆炸後30萬年,宇宙的溫度下降到3000度時,質子和原子核捕捉到了極其微小的電子,第一批原子形成。宇宙大爆炸2億年後,氫氣和氦氣開始堆積,形成巨大的氣團,氣團在引力作用下坍縮,形成稠密的原子團。當這些氣團因爲引力收縮時,它們發生自燃並形成第一代恆星,這些恆星很快又爆炸,形成超新星,所釋放出的能量產生新的重元素,如碳、氧和鐵等。在第一代恆星誕生後不久,星系也開始產生了。稠密的氣雲和年輕的恆星在引力和暗物質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小型星系和新的恆星,這些星系和恆星相互之間開始碰撞並形成更大的星系。在恆星星雲中,一些塵埃和冰顆粒碰撞合併,使小顆粒變成直徑數千米的塊體,稱爲星子,一些位於恆星星雲中較熱區域的塊體,主要是岩石和金屬,較遠地方較冷區域,主要是冰的塊體。當星子變得越來越大時,它們的引力將更多的物質吸引過來,導致更多的碰撞合併,最終形成一些體積更大的物體,這些物體形成於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旋轉圓盤內,於是行星誕生。經過億萬年的時間,星系、恆星和行星開始把宇宙填充起來。當然,宇宙空間中有一些特殊天體存在,比如白矮星、黑矮星、脈衝星、中子星、黑洞、白洞等等。

  宇宙爆炸之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能量密度不斷下降,能量不斷創造物質,物質密度不斷增加,這是一個能量密度由大到小、物質密度從稀到密的演化。宇宙大爆炸時一開始是超光速膨脹的,雖然宇宙空間在加速膨脹,但是宇宙本徵光速是隨着時間下降,出現不同的光速位面空間。

  宇宙大爆炸時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視界的存在:一方面,由於光線不斷地受到原子粒子的反射影響,從而光線無法遠距離傳播,另一方面,由於宇宙本徵光速在下降,從而可能存在某些過去的事件無法通過光向我們傳遞信息,再一方面,越遙遠的物體退行速度越大,從而導致從我們這裏發出的光有可能永遠也無法到達那裏。也就是說,存在這樣一個極限或稱爲過去視界,只有在這個極限距離以內的事件纔有可能被我們觀測到。所以,即使現在用超距“天眼”,地球人類也很難看清宇宙中發生的事情。

  宇宙大爆炸還創造了四個影響宇宙的基本力量,它們是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引力使得星體環繞和運行,電磁力連接電和磁的力量,弱力控制恆星閃耀,強力保證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凝聚在一起。

  宇宙大爆炸時,如果物質粒子和反物質粒子的數量相等,它們會共同湮滅。然而這個宇宙現在主要由物質組成,那麼肯定存在未知的一些原因,使得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物質和反物質數量不對等。

  在這個可見的宇宙中,有5%的恆星和行星等屬於正常物質,然而這些物質並不能產生足夠的引力將許多星系聚集在一起,宇宙中一定存在不可見的暗物質,暗物質不是由原子構成的,不能反射光線或其它任何類型的輻射,科學家估計暗物質佔據這個宇宙80%的物質。和暗物質一樣,科學家認爲宇宙中也充滿了暗能量。地球人類科學家通過超距“天眼”發現,當兩個星系碰撞時,就會形成子彈星系團,其中一個星系團從另一個星系團的中央快速閃過。星系團的正常物質在碰撞過程中,由於阻力而逐漸減速,但是暗物質卻沒有減速,它們繼續向前移動,形成一個彎曲的暗物質環,暗物質環通常是不可見的,但是人們可以根據這些因爲引力而彎曲了的、來自遙遠星系散發出的光線,來分辨出暗物質的位置。就是恆星之間,也有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這些暗物質會產生一定的引力,使得射向新地球的光線彎曲。真空能量{真空零點能}是物質的粒子能量,這種粒子還是由基本粒子,比如原子構成的,暗物質不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暗能量和真空能量{真空零點能}不是一回事。

  宇宙大爆炸後,能量產生物質,宇宙空間具有一定的物質密度。宇宙空間自從宇宙爆炸之後,就具有一定的形狀,其形狀取決於宇宙所包含的物質密度。在宇宙爆炸開始一段時間,宇宙空間物質密度極爲稀少,所以宇宙空間的形狀幾乎是平坦的。當宇宙空間物質密度越來越大,物質之間的引力會使得物質相互吸引,從而造成宇宙空間的捲曲。當宇宙空間物質密度小於臨界值時,宇宙空間捲曲成開放狀{類似馬鞍形},當宇宙空間物質密度大於臨界值時,宇宙空間捲曲成封閉狀{近似球形}。目前觀測結果表明,宇宙空間是捲曲的,捲曲的程度還有待觀測和測定,不過這種空間捲曲使得曲率航行{超距或超光速}成爲可能。

  這個宇宙是獨一無二的,還是存在許多個人類目前無法看到的宇宙?地球人類有些科學家認爲可能存在着許多的宇宙,這些宇宙集合稱爲多元宇宙。多元宇宙的結構可能類似於一個非常巨大的泡泡堆,也許其中的一些宇宙還沒有膨脹,也許一些宇宙可能存在與我們這個宇宙不同的物理定律或維度。不過,從理論上講,兩個宇宙之間可能是通過一個旋轉的黑洞相連接。既然人類目前還不完全知道這個宇宙奧祕,既然無法看到其它宇宙對我們這個宇宙的影響,所以地球人類目前只是猜想,還無法證明多元宇宙的存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