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機械星系
在這個宇宙裏,不管是針尖王國,還是宇宙長城,作爲智慧文明,最值得自豪的是我們的思想,最值得擁有的是我們的理想,最值得實現的是我們的夢想。
探索整個宇宙,就是我們的夢想。
各位同胞,和以往一樣,我堅信,我們會克服困難繼續前行,不忘初心再創輝煌。”
雖然周源的演講並不能立刻見到安撫效果,但許多人在帝國科學院科學家心裏治療和藥物治療下,明顯改善了好多。
“光童”釋放的“光片”所包含的信息非常豐富,主要分成六大類。第一類是宇宙長城介紹,包括宇宙長城起源,一些長城分佈的星域、領主、陣營等,第二類是宇宙長城戰爭中各種戰術和技巧,第三類是通訊、航行等科技傳授,主要是如何實現在廣袤無垠空間通訊和快速航行,第四類是“矩陣文明”所有被選拔中的智慧文明同伴介紹、文明特點、主攻武器方向等,第五類是“矩陣文明”十一個長城相關信息,包括所在星域、長城特點、選拔智慧文明標準、修復長城錯誤方法和清理工具、維護文明秩序基本標準等,第六類是“矩陣”星系長城陣營的總體任務目標以及地球帝國現階段的任務分配。
周源等人注意到,這個“光片”裏並沒有提到黑暗勢力,不知道“矩陣文明”對其瞭解太少還是其它原因。
在這裏,有必要要說一下“矩陣文明”所說象限、星域的概念。
“矩陣文明”繪出了四十二萬三千六百二十七個宇宙長城分佈圖,發現這些長城鏈條分佈在一個橢球體各個分界面上,如果將各個分界面上的長城鏈條都連接起來,那麼宇宙長城鏈條,就像是一圈圈間距不一的水"bobo"紋一樣,圍繞着一個共同中心點,這個中心點,很可能就是宇宙大爆炸“奇點”,而橢球體各個分界面,就是不同光速位面。宇宙橢球體有一百零八個分界面,也就是有一百零八個光速位面區域,每個光速位面區域就是一個星域。越往中心,分界面越密,宇宙長城和星系越少,星域的體積也越小。以橢球體中心爲橢球心,由內向外,星域標記從1開始,到108。
爲了精確標識各個宇宙長城,在星域{總共108個星域,也就是108個光速位面空間}基礎上,又提出了象限{每5度爲一個象限,總共72個象限}和星區概念。這樣,每個宇宙長城就可以以{象限,星域,星區}座標進行標識,比如{45,69,36}就是第45象限第69星域的第36星區。
地球帝國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維護文明秩序解決文明爭端,這次是被派往那個潘多拉文明發源地的亞美尼亞宇宙長城,這個宇宙長城,在地球人類所屬本宇宙長城{拉尼亞凱亞宇宙長城}隔壁。
銀河系,開始向亞美尼亞宇宙長城進發。黑暗空間區域中,一個亮點消失,然後在另外一個區域,亮點又出現,如此往復。
本宇宙長城{拉尼亞凱亞宇宙長城}開始變成一個暗光的鏈條,前方亞美尼亞宇宙長城開始變得明亮,然後可以看到星星點點,每一個星星點點,都是一個超星系團,然後出現大量星系輪廓。
地球帝國,這次去的是亞美尼亞宇宙長城達科萊超星系團和斯坦達超星系團,這兩個超星系團各自有一個陣營聯盟,存在不少發達文明,有不少發達文明在“矩陣文明”看來是屬於那種“秩序破壞者”。這次所謂“秩序破壞者”,說白了,就是這兩個超星系團陣營聯盟之間正在發生戰爭,雙方不斷在破壞星系,這給亞美尼亞宇宙長城的“巨引力源”星系清理和修復系統帶來了不少麻煩。達科萊超星系團和斯坦達超星系團中間相隔五個星系團,這兩個陣營聯盟的文明幾乎都能跨河系航行。說到底,地球帝國這次任務,可以認爲是“矩陣文明”對地球帝國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銀河系,開始通過克萊因空間超距航行,不一會兒就突兀的出現在達科萊超星系團,
經過引力修正和力場發生器適當調整後,銀河系,和處於達科萊超星系團陣營聯盟基地所在星系成爲鄰居。
地球帝國早已通過超距“雙子天眼”觀察了這個星系,這個星系就是一個機械化世界,地球帝國稱呼其爲機械星系,這是因爲星系裏到處充滿巨型戰艦和巨大機械,許多地方大量恆星都被機械球包裹,這些恆星向巨大機械供能,有點類似戴森球感覺,不過被包裹的不是一顆恆星,而是四五百顆恆星。
在這個機械星系裏,大量不同種類的生物文明戰艦和飛船不斷在星際間穿梭,而且,地球帝國明顯偵測到機械星系和其一些隔壁星系較強的超空間震盪。
地球帝國,雖然現在可以同時封鎖一千多個星系的超空間,但地球帝國並沒有封鎖機械星系的超空間,只是靜靜等待機械星系的行動。
當銀河系突兀的出現在機械星系隔壁時,機械星系明顯出現了一陣慌亂,但很快趨於平靜。
地球帝國觀察到,在達科萊超星系團各個星系團裏,大量艦隊忙碌集結,開始通過跨河系航行到達銀河系周邊星系並駐紮。有些文明艦隊跨河系航行,竟然也是利用恆星供應正能量,有點類似地球帝國的恆星級“光暈庭園”。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