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俞白(續)
陳觀只好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種事兒不值得生氣,有錢了幫幫他們,沒錢就不用理他們。婚姻是他們兩個人的事兒,老人不可能照顧他們一輩子。
俞白這才問陳觀來見他有什麼事。
陳觀先把1000元購物券掏出來交給俞白妻子,說是過年了,來看看老師和師母。
俞白是個名教授,骨子裏一副名士派頭,清高的很,見陳觀拿出1000元購物券,臉色就變了。
這次陳觀吸取了在孟慶川、羅立老爺子那裏碰壁的教訓,不等俞白翻臉,就對俞白妻子說到:“師母,你說我這大老遠的來省城看老師,不帶點東西吧說不過去,帶東西吧也不知龗道合不合老師的心意。過去孔子收學生,還得收幾根幹牛肉呢,俞老師教我那麼長時間,一點謝師禮總得收吧?要是我連這點心意都沒有,不是枉讀聖人書了麼?”
俞白這纔沒有發作。
接着,陳觀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陳觀說啊,他在老家創辦了五龍峪旅遊景區,並且辦了一個陳家書坊,專門搞雕版印刷,現在已經刻印了宋末元初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注本的《資治通鑑》,質量非常好。而且,他在水泉市有一棟臨街住宅樓一樓的門面房,一樓面積1000多平米,地下室面積也有1000多平米,都是框架大開間結構,全部打通了,可以辦一個以書畫作品展銷、拍賣爲主的文化企業。另外,他手頭正好有一點名人字畫,可以用來展覽。因爲有這三個基礎,他就想着在水泉創辦一個類似於京城榮寶齋那樣的文化企業,想請老師出山,去水泉坐鎮創辦這個文化企業。
這是絕對的大好事兒!
爲了說動俞白,陳觀說這事兒是水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鬍明提出來的,想着俞老師是古代文學史和古籍整理方面的專家,退休後賦閒在家,正好可以借老師的大旗,創辦這個文化企業。
胡明和俞白很熟悉。
陳觀一說完,俞白就問帶雕版印刷的《資治通鑑》沒?拿來讓他看看,看到底是不是宋末元初的雕版。
遺憾的是,陳觀沒有帶雕版刻印的《資治通鑑》,因爲他是來省城集訓的,在省城時間有點長,沒有回五龍峪去。
一聽陳觀說沒有帶調班刻印《資治通鑑》樣書,俞白也有點遺憾,說到:“我已經聽說水泉出了一套雕版刻印的《資治通鑑》,很搶手,有錢都買不到。沒有想到這書竟然是你組織刻印的!不錯,確實不錯,不枉我教你一場,知龗道保護雕版刻印這種傳統印書技龗術。對了,你那雕版是從哪裏來的?”
陳觀回答說是這套雕版絕對是宋末元初的雕版,無比珍貴,他是花大價錢從一家廢品倉庫裏買來的。別人不知龗道這雕版的珍貴,當廢品賣了。他發現後,趕緊買了回去。
陳觀這貨,說瞎話眼都不眨一下!
這也不能怪陳觀,事實上,這種善意的謊言對保護珍貴的《資治通鑑》雕版有好處。
王萌實際上對陳觀瞭解的很少,只知龗道他的職務,根本就不知龗道她是五龍峪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股股東,也不知龗道他創辦的金羊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更不知龗道他是個標標準追的億萬富翁。陳觀這一說,王萌的眼睛就直往陳觀臉上瞅,想看看陳觀到底有多少事兒是她不知龗道的。
其實,王萌夠有福氣了,還聽陳觀說了他有門面房、有一點名人字畫,澹臺明月到現在都不知龗道陳觀在水泉有門面房的事兒呢。包括陳觀的父母都被矇在鼓裏。
俞白接着就問這套雕版是什麼字體?怎麼處理雕版損壞部分的?
陳觀說這套雕版用的是瘦金體字體,由於保管的好,幾乎沒有破損。唯一缺憾是沒有封面上落款的陳家書坊四個字的雕版,只好由他執筆寫出,交給技師製版。
王萌對陳觀的認識又多了一層:這傢伙還是個書法家啊!
王萌看陳觀的眼神水汪汪的,真的是秋泓一般。
俞白不信,讓老伴去拿毛筆和宣紙,讓陳觀現場再寫一次,他要看看陳家書坊的水平和實力。
俞白是專攻古代文學的名教授、學者,本身的書法功底就非常深厚,陳觀題寫的陳家書坊四字水平如何,他一看自然就知龗道。
筆墨紙硯拿來後,陳觀把紙鋪在俞白家的餐桌上,然後就凝神運氣,提筆在紙上用篆書寫了“資治通鑑”、“陳家書坊”八個字,又用瘦金體寫了一遍。
俞白一看,就說了不得,他從來都沒想過中文系九一級竟然有陳觀這樣一個造詣如此深厚的書法家,白當了幾年老師,連自己的學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都不瞭解。
說完,俞白就讓陳觀在宣紙上寫上自己的名款,讓老伴把寫成的字收好,回頭去裝裱一下,說不定將來就很名貴了。
俞白這一點說的非常正確,若干年後,陳觀寫的這幅字還真的給俞白家帶來了一筆小財富呢!
陳觀的來意說清楚了,也現場寫了字,輪到俞白表態了。
俞白說他退休後並沒有在家賦閒,現在承擔着一所民辦學校的課程,另外就是承擔着省裏的中原古籍出版社的一部分編校和整理任務。不過,如果陳觀能寶成有足夠的開辦經費,他願意去水泉。但有一點必須說清楚,他是搞古代文學、古籍整理的,對經營並不善產,更不懂什麼藝術品拍賣。這些事情必須得請專業人才來搞。不然的話,會虧損的。
陳觀辦事喜歡委託一個人負全責,羊山金礦、東桐花選廠都是這樣搞的。
陳觀當即對俞白說:“俞老師,我事情多,很忙,顧不上這攤子事兒。我只負責投資,其他的事情得由你來負責。需要請什麼人,包括工資,都有你琢磨着辦。我過罷年就要去執行任務,半年後才能回來。我想這樣辦:過年期間,你就想法組織人。初六前必須趕到水泉和我見面,我到時候把門面房的鑰匙交給你,把需要的經費存到賬戶上,你們就可以幹起來了。爭取用半年時間完成裝修、店面整體設計佈置,等我執行任務回來,咱就正式開業。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展館部分必須設計成恆溫的,便於保存珍貴字畫。”
俞白聽陳觀是要大撒把,急了:“你這個陳觀,怎麼能這樣辦呢?有些事情我能辦,有些事情是我辦的麼?”
陳觀就問那些事情是老師不能辦的。
俞白說比如人員工資,比如設計、裝修預算,這些事情都必須老闆拍板。既然是陳觀投資,陳觀就是老闆,得由陳觀說了算。還有,他和水泉方方面面都不熟悉,辦起事來難的很!
陳觀笑了,告訴俞白說這些問題老師都能辦。人員工資很簡單,需要招聘的營業員按水泉當地的工資標準略高一點給付就行,請的專門經理人才,區別對待,象俞老師這種級別的高級人才,工資二倍或三倍於原有工資標準;其他的由俞老師酌情商定,正常情況下月工資600到1000元之間即可。至於裝修設計方案,由俞老師提設計要求,交給裝修公司和製冷制熱設備廠家執行就是了,花錢多少都由俞老師定。實在不行,他安排個會計,安排個出納,受俞老師領導就是了。另外,在水泉辦事很方便,因爲各單位都由中原大學畢業的學生。到時候只要讓胡明把校友們請來喫頓飯,以俞老師的聲望,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
讓陳觀這一說,似乎這事兒辦成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不作難的!
俞白說到底是個名教授、學者,有名士派頭。象經營之類的事情,在他眼裏原本就是俗務,他不願幹也幹不來。問題是陳觀想辦一個榮寶齋那樣的文化企業的話,就必須得有一流的學者坐鎮。目前,陳觀只能找到俞白了。別人和他沒交情,請不到的!
俞白的妻子聽得早已動心了,這個時候提出了個問題:“陳觀,你讓你老師去水泉我不反對,這是幹好事兒,我支持!但是,你俞老師都已經退休了,到水泉後喫飯住宿怎麼解決?要是總是在街上喫,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把身體喫垮的!”
陳觀說這一點不用擔心。俞老師去水泉了,師母自然也得跟着去。他會在水泉給俞老師買套房子,置辦齊傢俱和鍋碗瓢勺,等於是讓俞老師在水泉安個家,生活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套房子啊,對於眼下住房困難的中國人來說,吸引力足夠大!
不要說俞白老兩口了,一旁坐着的王萌都聽得直激動,兩眼看着陳觀,那架龗勢,簡直就是在放電!
俞白再不猶豫,告訴陳觀說他收拾收拾,過罷年就坐火車到水泉去,讓陳觀去火車站接他。
大事說住後,陳觀就開始給俞白詳細介紹榮寶齋的經營之道,重點講了榮寶齋前任經理善待傅抱石等藝術家的事情,說是未來的文化企業要和畫家、書法家、金石家交朋友,成爲藝術家之家。每年都要邀請他們到水泉來旅遊、寫生、創作,定期舉辦書畫展,條件成熟後舉辦藝術品拍賣會,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
俞白最怕的虧損,因爲眼下藝術品市場纔剛剛起步,國人沒有收藏藝術品的意識和自覺,擔心將來銷售額上不去。
陳觀說這事兒不用擔心,藝術品市場本來就是半年不開張、開張喫半年的買賣,只要名聲出龗去了,效益自然就好了。
俞白這才無話。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