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第一次鄉黨委會
從9月16日到周裏鄉報到上任,轉眼間,陳觀在周裏鄉已經呆了一個星期了。眼看雙節臨近,諸事纏身,陳觀急於把周裏鄉接下來怎麼發展的大事定個盤子,就在9月22日、也就是週日下午在鄉里召開了周裏鄉黨委會。
這是陳觀上任以來第一次召開黨委會,參加人員是鄉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團的政府主席、不是黨委委員的副鄉長,列席會議。
9月16日陳觀報到上任時在鄉長俞可成辦公室召開的是碰頭會,或者叫見面會,其目的是和班子成員們認識一下,見個面,知道每個人的姓啥叫啥、是男是女、分管什麼工作,和今天的黨委會不可同日而語、相提並論。
眼下正是收秋大忙時節,鄉里一些幹部家都在農村,着急回家收秋。這事兒要是擱在往年,鄉政府大院此時早已經人員稀少了。但是,今年因爲周裏鄉黨委書記陳觀剛上任,又一頭扎進村裏摸情況,幹部們誰也不敢請假,生怕書記回來要談工作,只能給家裏捎信說回不去,忙!
鄉鎮一級是中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鄉鎮黨委也是黨的基層黨委,雖然鄉鎮黨委、政府級別低,但這畢竟是黨委會,討論重dà事情的時候,黨委委員每人都有發言權、表決權,而不是黨委委員的領導,只能列席,沒有表決權。
每次黨委會都有主要議題。
陳觀主持的第一次黨委會中心議題就是秋收秋種問題。
農業鄉鎮,全年的工作重心自然是在農業上。象周裏鄉這樣的山區農業鄉鎮,實際上工作的重要關節點就是兩個,一個是秋收秋種,一個是夏收搶種。兩個關節點都是既有收又有種,收不回來,一年白乾了;種不上,下一年就沒指望了。
雖然農林水是副鄉長霍喜明分管的,實際上象秋收秋種這樣的大事,書記、鄉長領着全鄉幹部都往上撲,不撲不行!
因爲是陳觀上任後的第一次的黨委會,參加會議的黨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人大主席團正副主席、不是黨委委員的副鄉長霍喜明、範麗萍早早地就來到了鄉會議室,坐的整整齊齊的,拿着筆和本,做好了發言、彙報、記錄準備。
會議主題是研究秋收秋種,副鄉長霍喜明要傳達市、縣兩級秋收秋種電話會議精神,還要彙報周裏鄉秋收秋種進展情況,來的格外早,爬在會議桌上,一會兒翻文jiàn,一會兒看自己的彙報提綱,眉頭皺着,看樣子精神有點緊張。
這都是陳觀那天聽取彙報時惹的禍,霍喜明和其他領導一樣,在彙報中幾次被陳觀問的張口結舌、回答不出,感覺到很丟人、工作沒做好,這次自然是有點緊張了,生怕陳書記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讓他下不來臺。
霍喜明是農專畢業的,年齡不大,只有三十六、七歲的樣子,圓臉,瘦高個,一看就象個幹農業的。
霍喜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一個學農業專業的人,又在縣農業局、周裏鄉幹了這麼長時間,上次彙報時怎麼就能被小小年紀的陳書記給問住呢?
就在霍喜明皺着眉頭邊想心事邊看彙報提綱的時候,陳觀和鄉長俞可成兩個說笑着走進了會議室。
黨委祕書邱明霞一見陳書記和俞鄉長來了,就站起來,把陳觀引到橢圓形會議桌的頂端坐下,俞可成坐在了陳觀的左手,主管黨羣的副書記鄭雷坐在陳觀右手。
坐下後,陳觀的眼睛在參加會議的同志們臉上一一掃過,微笑着點頭示意,算是和大家打招呼了。
副鄉長範麗萍看着陳觀一副從容不迫的架勢,突然間就覺得心裏好笑,這不是一個小孩領着一羣大人開會麼?
確實是這樣,陳觀才23歲,比在座的所有領導都小的多,最起碼也要小上十一、二歲,難怪長的比較漂亮的女副鄉長範麗萍心裏要覺得好笑了。
其實,這事兒一點都不好笑,戰爭年代二十來歲當地下黨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的多的是。只不過現在是和平發展時期,幹部提拔講究論資排輩,陳觀的提拔速度就顯得快了一點而已。
要是讓範麗萍他們知道陳觀現在實際上已經是二級警監警銜,不知道他們心裏會咋想。估計喫驚的嘴都要合不住了。
就在範麗萍心裏覺得好笑的時候,陳觀開口了:“今天召開這個黨委會,中心議題就一個:研究部署秋收秋種問題。這個會實際上開的有點晚了,眼下已經是秋收大忙了。因此,一會兒呢,重點研究兩個問題:一個是秋收工作的查遺補漏問題,另一個是秋種問題。下面先有霍喜明副鄉長傳達市縣兩級秋收秋種緊急電話會議精神,彙報我鄉秋收秋種工作進展情況。霍鄉長,開始吧!”
霍喜明聞言擡起了頭,說到:“9月19日晚上,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農業秋收秋種緊急電話會議。市裏會議結束後,縣委縣政府接着召開了全縣農業秋收秋種緊急電話會議。下面,我把會議精神傳達一下。”
這種會議,實際上已經程序化、模式化了,主要就是領導講話,而領導講話也是一二三點。其中第一點都是提高認識的,第二點都是講精心部署的,第三點都是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的。真正的具體安排部署都在第二點上,那也分一二三四五六條。
周裏鄉的幹部們真正關心的是今年縣裏對周裏鄉下達的秋糧入庫指標、秋種小麥面積指標,以及下達給周裏鄉的用於秋收秋種的柴油、化肥、農藥、種子指標。因爲周裏鄉是全縣農業大鄉之一,對化肥、農藥、種子的需求量大,對平價柴油的需求量也大。特別是平價柴油,那是絕對的搶手貨,能多要一斤是一斤。
這些內容,事關周裏鄉的農業生產任務,大家聽的都格外認真,連陳觀都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
彙報完電話會議精神,霍喜明就開始彙報周裏鄉的秋收秋種進展情況。
霍喜明彙報說,目前,全鄉各村都已經展開了秋收,從估產情況看,今年大豆和玉米都有望獲得豐收。
陳觀是農村長大的,知道大豆、玉米目前都沒有專用的收割機械,全部靠人力收穫,持續時間比較長。等秋收結束、顆粒歸倉後,馬上就是犁地耙地,開始種小麥了。這段時間,是農村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候,梨耬鋤耙都得用,牛馬騾子拖拉機全上陣,從早忙到晚,就沒個閒的時候。什麼時候把小麥種上了,也就進入了農閒時節。
霍喜明的彙報分幾個內容:第一是抽調鄉幹部,組成秋收秋種工作組進行包村檢查,具體到了每個人包哪個村。除了鄉黨委書記陳觀和鄉長俞可成沒有分配包村任務外,全鄉所有幹部全部分有包村任務,兩個人、三個人一組,組成工作組。這次,包村任務也全部細化,實行四包:一是包秋收秋種督促檢查,二是包化肥、農藥、種子、柴油的調用、分配,三是包秋糧入庫指標、農業稅徵收指標、村提留鄉統籌徵收指標,四是包計劃生育檢查落實。等於是一攬子包村。
主管文教衛和計劃生育的副鄉長範麗萍聽到這裏才明白,那天他彙報時之所以陳書記沒有表態支持搞秋季計劃生育大檢查,是因爲要搞這個一攬子包村工作組,把計劃生育涵蓋進去了,不用再象過去那樣組織計劃生育專項大檢查、弄得雞飛狗跳了。
霍喜明彙報的第二個內容是秋收秋種的保障工作,裏面又分幾部分,一是鄉糧庫的清庫儲糧準備工作,細緻的很,數字都算到了共有幾個收購秋糧倉庫、每個倉庫庫容多大、如果秋糧入庫超過庫容怎麼辦、以及糧庫的過磅員、記賬員是誰,都說的清清楚楚。二是鄉信用社用以秋糧收購的資金準備情況。三是鄉供銷社用以秋種的化肥、農藥、種子調運儲備情況,具體到了尿素多少噸、碳酸氫銨多少噸、磷肥多少噸、複合肥多少噸等,象平價柴油供應,全部按照各村地畝數進行平均分配,鄉里留足儲備。四是各村種植冬小麥、油菜面積分配。
參加會議的其他鄉領導們算是開眼了,他們第一次聽到如此詳細的秋收秋種工作安排。特別是最搶手的平價柴油,過去根本不給各村分配,都是有農技站自己掌握,說白了就是書記鄉長批條,批給誰誰買。沒有書記鄉長批條,你就是拖拉機沒油停在了地裏都沒用,去買高價柴油吧!
霍喜明彙報的第三個內容是良種推廣和農業新技術推廣問題。
良種推廣方面,霍喜明的彙報中明確提出了全鄉冬小麥、春玉米全部良種化,堅決禁止引進良種連續種植三年現象。也就是說,任何一戶農民,買到良種後,今年秋收種上,明年可以再種一次,不得第三年繼續使用。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硬性規定,是因爲有良種退化現象,會降低產量。比如農業新技術推廣問題,這次周裏鄉對麥田套種玉米做出了硬性規定,直接給各村下達了畝數指標、分配用於套種的塑料薄膜數量。
這個彙報,展示了霍喜明農業專業畢業的老大學生的風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