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見沈妃一臉憂鬱的模樣,我不由得心疼,但也沒有繼續堅持,因爲我覺得人有時候喫點苦頭也未嘗不是好事,畢竟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儘管趙江河也在家休息,但我還是不放心,臨近中午時,我給他打了個電話,叮囑了他幾句,這傢伙脾氣還挺倔,見我沒完沒了,罵了句滾蛋之後就直接掛斷了電話。
午飯時間,我帶着沈妃來到我家附近那巷子裏的小酒館喫飯,也就是我跟我父親最後一次喝酒的那一家。
剛進門,酒館老闆就迎了上來,一瞧沈妃,先是微微一愣,隨即說道:“小沈,你好像有兩年多沒來了吧?”
老闆說的沒錯,我在跟沈妃交往的時候,經常帶她來這裏喫飯,偶爾還會來此小酌,但兩人分道揚鑣之後,我就再沒帶她來過,這樣一算,確實有兩年多了。
沈妃衝老闆禮貌的笑了笑,說道:“兩年多沒見,老闆還是這麼年輕。”
面對沈妃的客套,老闆不但沒有絲毫客氣,反而藉機講起了大道理:“這人啊,只要活的通透些,自然不會老,我就是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玩意,凡事都看的很開,所以這心中的天地就寬敞了,也就沒病沒災了,做人嘛,也就那麼幾年,及時行樂才最重要。”
雖然這番話有做作的嫌疑,但我着實沒想到這是從一個靠經營一家破酒館勉強爲生的小老頭嘴裏說出來的,或許是我自身狹隘,亦或是這酒館老闆天生豁達,總之,我覺得現實中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我們要了幾個小菜,燙了一壺黃酒,臨窗而坐,我和沈妃誰也沒有說話,她託着下巴,安靜的望着外面漫天飛舞的雪花,我自斟自酌一口接一口,每個人活在當下,都有各自的故事。
兩天後的週一,任紅軍正式走馬上任,成爲政宣部部長的同時,也步入了常委班子,我在第一時間趕到三樓向他表示了祝賀。
也就是在這一天,王建森旗下的百達集團,許明豐的華旅集團等幾個公司組成的專業團隊正式進駐漢源,開始接洽投資事宜。
漢源這邊也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與之對接,楊儀親自出任組長,這一點還是很讓人欣慰,雖然是趙江河的資源,但由楊儀接手,至少他們目前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致力於漢源的發展。
當然,趙江河在幹部大會上已經表過態,不管如何折騰都沒問題,但誰要是敢阻礙漢源的發展,那麼他將與他死磕到底。
雖然招商引資是政府那邊的工作,但趙江河在上午的時候,還是抽空出席了對幾個投資團隊的歡迎儀式,畢竟是自己老同學的公司,他又是漢源市一把手,於公於私,他都得代表市委市政府發表一下講話。
下午剛喫過午飯,趙江河便帶着由幾個相關部門領導組成的小組匆匆奔赴泗水縣,進行防雪災工作的考察,我作爲祕書,自然要全程陪同,任紅軍也第一次以政宣部部長的身份一同隨往。
連着下了幾天大雪,漢源通往泗水縣的國道有些泥濘,司機師傅不敢掉以輕心,一路上都行駛的很緩慢,原本兩個小時的路程,足足開了三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