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驚然覺春去(一)
回到翠竹閣,我急急奔去夏連的房間,卻見他屋中燈火黯然,沒有人影,心中不禁有些擔憂,轉念一想,又奔回自己的房間,果然見到他一臉焦急的蹲在我房門口守望。
一見到我,立時欣喜的站起身來,迎上來急急的道:“怎麼樣?有沒有受傷?”
我得意道:“你阿姐身懷絕世神功,頭有神明護體,哪個傷得了我?”
他瞬間松下臉來,一改之前的關切神色白我一眼:“就知道你這賤命死不了。”
看在他還是比較關心我這個阿姐的面子上,懶得與他鬥嘴,只問道:“琉璃盞如何?”
他笑嘻嘻的從懷裏將琉璃盞拿出來:“放心,完好無損。”
臨睡之前,我與夏連相商決定明日便離開。
尚書府中琉璃盞失竊實在不是小事,整個帝都上下必然加緊巡衛,更甚會直接戒嚴,連夜逃跑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等天明後將情況做一番細緻瞭解再商議具體計劃。
第二日一早,我與夏連將琉璃盞藏在翠竹閣中,空身前去城門查探情況,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是,帝都上下仍然一派繁華和氣並無半點異常,只不過是進出城門的人都需被搜查行囊才肯放行。
我們這才反應過來,那琉璃盞畢竟是王太后贈與溫泰寧的,若是琉璃盞被盜的消息走漏出來,這溫老頭子不僅在全城百姓心中失了面子,多半也是要被王太后怪罪得不輕,是以就算是事態緊急也全然不敢聲張太甚。
這對於我和夏連來說確然是件好事,但是要在城門這樣的嚴戒之下如何的將琉璃盞安然帶離帝都委實有些費神。
我與夏連正坐在城門邊一處麪攤冥思苦想之時,突然瞧見城門口疾馳而來一輛馬車,驚得路人練練驚叫往兩旁奔跑,而那趕馬的車伕看上去神情焦灼,像是有什麼急事要趕。
要緊的是那馬車並未接受盤查,我與夏連正感到奇怪,卻驚覺那馬車十分眼熟,細看之下才想起似乎是翠竹閣的車轎,猜想大概是出門辦事的蘇晉回來了,但爲何如此匆忙卻讓我與夏連趕到好奇不已,便利落的付了面錢追隨馬車奔回翠竹閣。
回到翠竹閣,方纔所見的車轎果然停在門口,我們前腳剛踏進門檻,便見到院裏下人來回奔忙,長廊上阿喜領着百里大夫神態焦急的往東廂的方向趕去,那明明是蘇晉的住處,我心中忍不住一緊,急忙攔下一個擡了一盆水的家丁問道:“閣中出什麼事了?”
家丁匆忙的答了我一句:“有人遇到刺客重傷了。”說罷便無暇再理會我,提着水便往東廂房趕去。
我頓時覺得腦子裏猶如一把重錘擊上,一瞬間再做不出任何正常的思慮,雙腿不受控制一般就急急往東廂奔去,夏連在身後叫我一聲,便也慌忙跟了上來。
一路飛奔到東廂,迎頭愣然撞見那熟悉的身影正倚坐在茶廳中閒閒飲茶,我猛地頓住腳步。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小說書庫
/>他擡眼瞧見我,放下茶杯淺笑道:“夏姑娘如此焦急,可是有什麼要是要找我商量?”眼眸依舊笑春風,哪裏見得到半點受傷的模樣。
我惴惴往前一步,“你……你沒事?”
他看我的眼神中有柔光浮起,又緩緩沉下去,變回尋常神色,像是寬慰一般的道:“我無礙。”
我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下一秒便立時發覺到自己方纔的反應似乎有點過激,我與蘇晉之間的關係連朋友都算不上,我這番表現會不會讓他誤會了我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意識到這點,我立刻對自己懊惱不已,本想馬上開口否認我並不是因爲關心他才這個樣子,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個時候若是否認反而有些欲蓋彌彰的意味,更加讓他覺得我心思不單純,便拿捏一下分寸,儘量淡然的道:“原來沒事啊,沒事便好,還以爲是蘇公子受了傷,那我與夏連作爲貴府的客人便要住得不安了。”
我仔細看着他的神情,欣慰的瞧見他並沒有什麼別的反應,只是客氣的道:“讓二位掛心,蘇某慚愧了。”
我儀態頗爲自在的坐到他旁邊的椅子上,大方道:“蘇公子不必如此,之前我們受了你如此大的一個人情,關心關心你亦是應該的嘛。”
他點頭笑笑,緩緩道:“夏姑娘果然是重情重義之人,令蘇某佩服不已。”
雖聽不出他這番奉承是真心還是假意,但我心中依然受用無比,覺得自己不愧是燕南山中一支霸王花,不僅身懷高強武功,還生了如此機敏聰慧的頭腦,方纔的危機處理的十分完美,我自己甚覺滿意,和善笑道:“蘇公子過獎,出家之人當有慈悲心腸,見不得別人受苦受難,哪怕是陌生人也該如此關懷的。”
他看我一陣,便拿起茶杯淺飲一口,似笑非笑道:“我一回到閣中便聽說,夏姑娘十分善待我送你的竹子,還說,夏姑娘對蘇某,”眼睛復看向我,緩緩道:“有情有意。”
我眼皮子一跳,差點就從椅子上摔了出去。
好不容易坐穩,我不禁感嘆蓮子那丫頭傳播消息的本事,正不知道該怎麼答話,一直追着我的夏連卻突然衝進屋來,一把拿起蘇晉身旁的茶壺往嘴裏大口灌水,咕咚一陣後才放下茶壺抹嘴一邊喘氣一邊控訴我:“夏小六你是有六條腿麼,怎的比小白跑得還快?”
我一把將他拉過來按到椅子上,瞪他道:“累成這樣就好好歇着,不要多嘴。”
他看看蘇晉,又看看我,撇一撇嘴,伸手做了個合脣的動作,便自覺的噤了聲。
我不好意思的朝蘇晉笑笑,然後趁機轉移話題道:“既然不是蘇公子受傷,那方纔我見百里大夫往這處趕來,不知是要爲誰診治?”
蘇晉道:“是我一位多年的好友,近日在帝都中謀事,此次本來準備回鄉,我昨日離開正是爲了替他送行,卻得知他不幸在路上遭到他的仇家行刺,不得已才先行將重傷的他帶回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