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所以,我覺得你會對媒體導向,有深刻的理解。”
秦長清長嘆一聲,無可奈何地離開了校長室,看着秦長清的背影,嶽江山罕見的呲牙一笑。
很顯然,能夠讓這位小秦教授喫癟,讓嶽江山副校長很有成就感。
“---很多人說媒體風暴比洪水可怕,我覺得最起碼他對媒體的定位是準確的,那就是媒體輿論如水。
既然是媒體如水,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恐懼這個東西了。
七千年的歷史傳承,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寶貴的財富,其中對於水的論斷那是數不勝數。
比方說戰國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荀子?王制》中所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載舟,水者覆舟。”
嶽江山沒想到,這位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居然還對國學有如此深的造詣。
顯然這不是臨急抱佛腳能夠做到的,自己早上佈置的課題,也沒有報太大的希望。
畢竟秦長清也不過二十出頭,好像過了年才25虛歲,經歷還是太少。
嶽江山拿出這個課題,未嘗不是一種考驗,想看看這位一向善於利用媒體,爲自己服務的小秦教授,是不是真的那麼神奇,或者只是某些人說的運氣好。
“這句話轉化成唐太宗《論政體》中的一句更直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再者《老子?四十三章》對於水的定義:故水以天下之至柔之物,卻可以馳騁天下之至堅。
這些樸素的唯物論思想,都給了後人以無盡的啓發。
那麼既然水是猛獸,水勢無情,我們如何應對呢?老祖宗對於治水,一樣有着豐富的經驗,供我們學習。”
當秦長清把媒體風暴寓意成洪水猛獸,嶽江山就已經明瞭,小秦教授是想要說什麼了。
不過很多東西知易行難,《孫子兵法》天下傳,古來名將有幾人?
這個世界上,歷來不缺那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人,小秦教授會給大家帶來驚喜,還是不過泛泛之談?嶽江山忽然感覺自己的心境似乎不再那麼平靜了,一種隱隱的期待,在他的心中升起。
“縱觀世界歷史,對於治水見解和實踐最精闢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夏朝的開國帝王,大禹。
大禹對於治水的理解只有一句話四個字,堵不如疏!
這四個字很好理解,但是想要做好卻絕非易事,據算是萬古一帝大禹,也是歷經十三年才治好了九州水患。
話題扯得有點遠啊,前面鋪墊這些,只是讓大家明白一個最簡單最樸素的道理,治水堵不如疏!”
現在聽秦長清講課的,已經很少有廳局級官員了,更多的是省部級高官。
這是嶽江山刻意安排的,在他看來,讓秦長清繼續去教授那些經濟學常識性的東西,是對人才的浪費。
嶽江山更想讓秦長清成爲政策解讀者,無論是當前華夏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還是政策執行中的各種瑕疵,他都會尋找出其中的焦點,讓秦長清進行解答。
嶽江山忽然感覺有點好笑,自己似乎對小秦教授的期望有點高。
他畢竟還是太年輕,想要他解決這個困擾了無數政界精英的難題,似乎有點難度。
看看吧,胡扯了半天還沒有進入正題,似乎夠嗆了!
“既然媒體輿情如水,那麼我們就要用大禹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來進行疏導,而不是壅塞衆口。
《國語?周語上》中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
古人尚且有這樣的覺悟,我們這些華夏精英難道還比不上這些古人麼?我這裏不想就現在的某些事件做點評,否則有人體攻擊之嫌,我就自己親身經歷的二三事做一點剖析,僅供大家參考。”
嶽江山長出一口氣,還以爲這小秦教授一直會弔書袋,那可是太讓自己失望了。
還好,轉了一大圈,終於回來了。
此時嶽江山纔有點覺悟,這個命題交給小秦教授是有一點欠考量。
“靖江區傢俱市場沒開業的時候,靖江區就經歷了一次媒體風暴,那一次我是受了無妄之災,池魚之殃。
但是不能不說那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媒體操控,用最簡單一招移花接木,就把媒體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
從而讓另外一個靖江區的醜聞得以解脫,之後,恰恰是這一次的移花接木,讓我找到了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