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官場就是一個大熔爐,有千樣人生就有千樣官態,想要用標尺來衡量官場,無疑是愚蠢的。
尤其是看到秦長清一次次面對聶九常展現的鬥志,嶽江山實際上並不看好,那絕對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應該的做法。
以卵擊石絕對要不得,必須要保護好自己,否則一切的理想理念都會化爲泡影。
正是因爲這樣,嶽江山才覺得秦長清更適合在燕京黨校發展,做一名學者,一名華夏的高級智囊。
這種智囊通常有着超然的身份,雖然行政級別也很高,卻不會掌握實權。
這樣的人,即便是書生意氣,也不會惹惱當政者。
他們就像國家打磨出來的鏡子,專門爲華夏挑錯,提供進步的建議,爲華夏這艘巨輪修正航向,提供必要的指點。
然而這一次秦長清的所作所爲,徹底顛覆了他留給嶽江山的印象,原來他也不是一味的剛強,也會迂迴婉轉,甚至是委曲求全。
就連在得知聶四虎是幕後指使那一刻,秦長清也能爲了大局而放棄追究,這十分難得。
嶽江山相信,假如秦長清不管不顧的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證詞,是沒有人阻止得了的。
那樣,聶四虎也許會黯淡收場,但是不會有太多的麻煩,畢竟只不過是一句話罷了。
然而秦長清這樣做對華夏形象的危害將會是致命的,這一點任何人也不希望看到。
偏偏的,秦長清這個年輕人就剋制了自己的情緒,放棄了一個最佳打擊政敵的機會,甚至還伸出了橄欖枝!
後面的意外,和秦長清全無瓜葛,任誰都看出,這就是某人做了虧心事之後的正常反應。
如果不是聶四虎遲到一步,提前和秦長清做過溝通,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
嶽江山發現,也許自己應該重新審視一下小秦教授了,這個人還真是看走眼了。
看來越是大場面,越是能夠讓他冷靜,處理一些事情越是遊刃有餘。
老校長放下電話的時候,居然哼起了小曲,這可是好久沒有過的事情了。
的確值得老校長高興,直到現在,老校長才真正的看好秦長清,這就是一個大將之才。
遇大事不糊塗,不衝動,這是一個從政者最起碼具備的素質。
之前也許秦長清表現的足夠驚豔,但是那不夠,遠遠的不夠!鋒芒畢露在官場絕對是很忌諱的事情,他會讓你樹敵過多。
無關你是否去傷害別人,單單是你太過優秀,就無形中貶低了別人。
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那樣的人生將會是黯淡無光的。
因此華夏的儒學更提倡中庸之道,這也許是孔老夫子經歷了切膚之痛後總結的教訓。
秦長清太過張揚了,這並不是他的性格,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卻無一不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
這樣的政客在華夏官場絕對是走不遠的,即便是你的後臺再大,也無法和整個華夏的官僚體系抗衡。
就像當初太祖幾起幾落,老爺子更是有“打不倒的小個子”的外號,這都是前車之鑑。
假如秦長清始終剛強太過,老校長還真的不放心把有些事情託付給他。
如今,老校長終於放下了心事,有時候,老太太看事情看人,還真的就比老頭子強,不愧是多年的老政工!
歐子厚已經趕到了鬆港市,只不過不方便和媒體見面,他幾乎是旁聽了整個新聞發佈會。
對於秦長清的做法,他是感受最深的,他近距離感受着媒體記者帶來的壓力,那種壓力對官員來說絕對堪稱恐怖。
這種時時刻刻都處身在聚光燈下的感覺,想必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想要。
聶四虎正是因爲心理素質不行,對自己的罪行太過敏感,才導致新聞發佈會險些鬧出雙龍爭霸!
幸好秦長清當機立斷,歐子厚可不會愚蠢到認爲那是聶四虎臨時發病,對於秦長清的身手,他可是親眼見識過的。
雖然不知道秦長清是如何讓聶四虎出現那樣的症狀,但是並不妨礙歐子厚的判斷。
當聶四虎被臺上救護車那一刻,歐子厚甚至希望,這個“補丁書記”,永遠不要起來纔好!
江華和沈明陪着歐子厚坐在會議室旁邊的房間裏,一直關注着新聞發佈會的進展,兩個人手心裏都捏着一把汗。
當聶四虎歇斯底里的時候,倆人的臉色都是一片慘白!
儘管倆人恨不得聶四虎立馬在鬆港市消失,但卻絕對不是這個時候,更不是以這種方式離開。
假如聶四虎的罪行暴露,丟臉的絕對是華夏整個官場,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