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秦長清的確是見識了民兵的強大,不過這些對於眼下的興遠縣來說,於事無補:“場長,如果縣裏成立幾個工廠,不知道農場能不能支援一部分員工?”
秦長清現在最犯愁的就是勞動力短缺,興遠縣的城鎮人口太少,想要乾點什麼都缺人。
此時他都有點羨慕王志坤了,川渝市的人口密度可是相當的大,那裏人沒事幹,整天閒的“血戰到底”、“血流成河”,還有撲克牌賭局。
“進城?”
場長用幾乎是蔑視的眼神看向秦長清,“秦書記,別的地方農場職工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手下這幫傢伙,想讓他們進城,嘿嘿---”
“進城務工不是比這裏強嗎?”
秦長清對於這個很不理解,但是現場興遠縣的幾位幹部都沒有出聲,場長笑道:“秦書記,如果說內地的大城市條件好我信,我的員工也信,可是就興遠縣的條件?嘿嘿---”
王玉燕几人有點臉紅,自己幾個城裏人居然被農場的農工給笑話了,這個實在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
秦長清走訪了幾戶農工,這才發現問題的根源,這裏的農工一年只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務農,剩餘的時間都是清閒的很。
就象現在,馬上就要開始貓冬了,長達半年時間的清閒。
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燒柴,充裕的口糧,冬天的農工是最安逸的:“進城?”
這位叫李峯的農工翻個白眼:“要是請我進燕京城還可以考慮考慮,興遠縣麼沒興趣。”
說着話,李峯領着縣裏一幫客人蔘觀了自己的家,倉子裏堆滿了糧食,院子裏是剛剛收穫的玉米、大豆還有其他的雜糧,像小山一樣,比秦長清在單于鄉小半個村上的收穫還多。
後園養着四頭豬,一頭四百來斤的大肥豬將在上凍後宰殺,那頭二百多斤的會在五一前後宰殺。
也就是說,李峯這個冬天除了一些小零碎需要購買,其他的早就準備齊整的。
至於燒柴,十幾垧耕地上的收穫,只需要一小部分,就足以讓他五間房一冬天保持足夠的熱度。
這裏的農工,李峯家的條件還不過是一般般,有的農工家裏的裝修甚至比秦長清的常委小院都豪華。
難怪這裏的人不願意進城了,正是這裏的條件太過優渥,就像當初的明朝,後來的滿清。
當時的統治者滿足於自己安逸的小農經濟,感覺自己已經是天朝上國了,生活足夠充裕,才閉關鎖國,遠離了當時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潮,使得華夏第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後面。
這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但是秦長清看着興遠縣農民和漁民的一幕幕,幾乎就是當年的翻版,只不過是微縮版本罷了。
秦長清爲這裏農民的愚昧落後感嘆的同時,更是對興遠縣的幹部怒其不爭。
老百姓不瞭解世界大勢也就罷了,堂堂的國家幹部,很多還都是大學畢業生,就像身邊的陳波,居然也會不思進取,這就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是興遠縣落後的淵藪!
不過從這幾天的接觸看來,無論是工農兵大學生李娜,還是老三屆大學生王玉燕、,乃至八十年代中期畢業的大學生陳波,他們的眼光和見解,並不是秦長清想象中那麼落後,這麼說來,唯一可能就是興遠縣沒有讓幹部開拓進取的環境。
這種情況是很嚴峻的,就像當初的嘉魚縣,那裏也是這樣。
那裏的高盛、裴文華乃至老縣長都足夠優秀,但是就因爲沒有良好的政治氛圍和土壤,才導致在單于鄉形成了一個類似於放逐的地方。
現在的興遠縣雖然沒有當初的單于鄉那種地方,但是這裏整個的官場環境,甚至比那裏還要死寂。
沒有人想要打破這個沉寂的局面,或者說,那些想要打破的人,沒有實力和固有勢力相抗衡。
等到新興勢力崛起之後,以往的衝勁和理想,早就被時間消磨的乾乾淨淨,他們又會成爲新的保守勢力,成爲他們曾經不恥的那一幫腐朽沒落的勢力代言人,這就是一個落後地區的死循環!
興遠縣內草原地勢平坦、開闊,潛在肥力較高,所以牧草生長非常豐茂,面積爲20萬畝左右,爲當地發展畜牧業提供了理想的放牧天堂。
可是這裏的農民很少有人喜歡在畜牧業上發展,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家趁萬貫帶毛的不算!”
這個觀念極大妨礙了興遠縣地方上畜牧業的發展,看着眼前茂密的牧草,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秦長清搖搖頭:“這些牧草可都是錢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