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其中來自境外的俄羅斯人一千八百多人,同興市的下崗職工四千多人,興安省其他城市的下崗職工五千多人,還有來自外省的務工人員不足四千。”
這樣的數據,讓張桐感到很震驚:“這麼多人?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已經超過了當地居民總數了,喫飯和居住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冰雪節上租用的俄羅斯野外帳篷被興遠縣買下來,出租給那些外來人口。
還有一些是住在興遠鎮居民的出租屋,另外一些半拉子工程也都成爲了臨時居所。
冰雪節上那些簡易的木屋度假村,也都出租,據說新建成的木屋度假村要比以前的高檔的多。”
張桐點點頭:“興遠縣的幹警們辛苦了!”
那紅陽心中一暖,一個地方流動人口和外來居民超過了當地人口,這給警方帶來的壓力絕對不是一般的大。
僅憑興遠縣的幹警是遠遠不行的,那紅陽採取各種方法,給興遠縣以巨大的幫助。
眼下在興遠縣的外來幹警,每天超過五百人,這些幹警有力的保障了興遠縣的治安。
儘管那些幹警的補貼都是由興遠縣支付的,但是興遠縣對來自公安廳的幫助非常領情,甚至每一位來興遠縣的幹警,離開的時候,還會有一份紅包拿。
“大兄弟,這麼大年紀了還幹這個,能成不?”
一邊說着話,張桐一邊爲一位工人點上一支菸:“嘿,老哥,這點活計算個啥,最主要是有錢賺。
咱這樣的沒有別的能耐,就是有一把子力氣,趁着還年輕,多賺點養老錢,省得將來給兒女添麻煩不是。”
張桐也不計較,直接和工人面對面坐在地上:“大兄弟,喫住環境咋樣?工資準成不?”
“老哥,我走南闖北在外面打工也有五六年了,這裏是對外來戶最好的地方,比當初建設亞運村的時候還好。
我決定了,讓婆姨過來,就在這裏紮根了。”
張桐納悶的問:“大兄弟,你不是興安省的人,住這裏戶口什麼的怎麼解決?要是沒有戶口,豈不是很麻煩?”
那位工人哈哈一笑,伸出那隻髒兮兮的大手拍在張桐肩上:“老哥,你多慮了,這裏眼下正在大建設,按照那個牌牌上的說法,至少還要有十幾年的高速發展期。
這十幾年,足夠我們老兩口在這裏攢夠養老錢了!”
“牌牌?什麼牌牌?”
工人指向眼前的大道:“順着這條道一直走,在中心街那裏,你就能看到一個大牌牌,叫什麼公示牌。
那上面有各個項目的進度,還有對錶現優秀的集體和個人的表彰。
老哥,那個牌牌可不是玩虛的,上週兄弟就上過榜,結果給發了一百元獎金。
嘿嘿,不說了,幹活!”
“唉唉唉,說你們呢,幹啥的?連個安全帽都不戴,就想往工地裏面走,你們不要命我還要飯碗呢!”
張桐幾個人被攔在別墅區外面,張桐看一眼身邊的記者:“同志,我們是省裏來的記者,想要到這裏看看,看看興安省最窮的地方,會建造什麼樣的別墅區。”
“胡說八道!你哪隻眼睛看見咱興遠縣窮了?告訴你,採訪可以,亂說話可是不行!跟我來,登記,拿安全帽,我找人帶你們進去。”
幾個人跟在一名安全員的後面,在別墅區逛來逛去,張桐書記問道:“這裏可以隨便來人採訪嗎?”
“當然,秦書記說了,不管是哪裏來的記者,只要繳納了採訪費,都可以採訪,前提是不要影響工程的正常進度。”
採訪費,說實話張桐書記和柳甲以及那兩位正牌記者都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名目:“我看了你們那個公示牌,好像越是高層的記者,採訪費越高。
不是說秦書記對媒體很寬容的嗎?再說越是高層的記者不是廣告效應越好嗎?這樣不會把媒體記者都嚇跑了?”
安全員得意洋洋地看一眼張桐書記:“老爺子外行了不是,這就看出來了差距,爲什麼我們秦書記能當上縣委書記,您不過是一位記者!”
後邊幾位跟班都竊笑起來,張桐書記居然被一個安全員鄙視了!柳甲故意氣安全員:“小小的縣委書記有啥了不起,要是按照行政級別,這位老爺子可是比秦書記的級別還高。”
安全員一撇嘴:“級別高有用麼?你就算是米安然市長,能給興遠縣和同興市帶來興旺發達嗎?能讓興遠縣的老百姓半年時間,就此從溫飽達到小康麼?能讓興遠縣的水產品擺上江濱市高檔酒店的餐桌嗎?能讓興遠縣到江濱市的旅程縮短到八個小時嗎?我們秦書記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