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順遠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這樣的優厚的先天條件,要是在爭權奪利中被耽擱了發展的腳步,那是對華夏的犯罪!更主要的,是務必要集合全華夏的力量,大力發展航空工業,爲未來的戰略空軍和大民航,打下堅實的基礎。”
嶽江山靜靜的傾聽着,思慮半晌,才問:“是不是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礙於我的原因,纔沒有提出來?”
這個並不是嶽書記的臆想,畢竟這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當年他在黔州省倡議的。
以嶽書記如今的地位,縱然是別人有什麼想法,也不敢提出來。
有的是不敢,他們沒有那樣的底氣,和九常之一叫板的底氣,如果華夏任意一位幹部都可以像秦某人那樣,和九常叫板,這個國家會亂套的。
很難想像,連國家領導人的政令都不能得到尊重的國度,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前幾年東歐劇變,和前蘇聯發生的一切,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政令通達,這是一個政府得以良好運轉,最起碼的要求。
這種政令暢通,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對領導人的敬畏,對政令的敬畏,而不是肆意篡改。
有的是不能,就像同樣身爲九常的那幾位大佬,或者那些老幹部。
縱然是嶽書記的執政理念有所偏差,他們也不可能跳出來指正,這個是一大忌諱,那些政壇精英是絕對不會幹對。
維護領導幹部威信,保護領導幹部的正面形象,是一個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情。
在華夏,可能也只有秦長清,纔會和嶽書記直言進諫。
能夠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嶽書記此刻想必體驗到了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更期望自己的身邊,有秦長清這樣類似魏徵一樣的存在。
領導幹部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儘管領導幹部身邊有諸多的參謀。
實際上可以犯顏直諫的,從歷史到現在,都沒有幾個,因爲領導幹部是那些謀士的衣食父母,讓他們得罪自己的主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秦長清老老實實的回答:“別人什麼樣的想法,我真的不知道,這裏我是第一次來。
這些都是我這段時間考察後的一點拙見,很不成熟,還請嶽書記指正。”
嶽書記笑了:“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老練了?是不是也怕我怪罪?嗨,其實只要是對華夏有利的事情,怎麼做都不過分!好好幹活,不要操心別的了,這一次你的任務很重,可不要給燕京黨校丟臉!”
秦長清傻笑着放下電話,他知道,嶽書記已經接納了他的建議。
只是嶽書記似乎不想讓自己得罪人,因此,很可能會在恰當的時機,提出順遠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的事情。
事實上,這裏的航空工業園區,和秦長清還是有一點關聯的。
當初前蘇聯發生鉅變的時候,秦長清就向老校長建議,動用國家力量,從前蘇聯吸引高級技術人才。
這件事秦長清並沒有過多的參與,他只是提建議,讓上面做決斷,這也算得上秦某人情商進步的一個具體表現。
後來秦長清隱約知道,華夏從北方老大哥手裏還是招徠了一批頂級專家,其中就有航空方面的人才,還有航母方面的專家。
當然,這些都是華夏最高級別的祕密,已經涉及到了國家安全的核心機密。
秦長清可不想自己知道太多,很多時候,知道的越多,身份就越尷尬。
就像當初上面要求他,在挖小日本牆角的時候,給國家辦的那些事一樣,難得糊塗纔是明哲保身之道!
很快,秦長清給順遠市和黔州省一份處理建議,這份建議沒有涉及到過多的人事問題。
很顯然,秦長清還是給黔州省留面子了,很多問題都淺嘗輒止,沒有深究。
事實上也不可能深究,省委班子爲了讓中組部滿意,責令順遠市市委市政府先行動作,把涉及到這次賄選的幹部,三十餘人進行了查辦,這成爲黔州省自從嶽書記主政以來,最大的一起政治事件。
總算是答對秦某人滿意了,省市兩級領導也同樣滿意,可以說一件醜事做到這一步,算得上是皆大歡喜。
就連中組部組織局的領導,都對黔州省這次事件的處理甚爲滿意。
董文書記和彭志強省長,一再電話邀約,要在黔州市設宴,款待中組部的幹部。
秦長清婉拒了上層的邀請,理由是時間緊任務重!
其實,秦長清本人對於這一次的賄選事件的處理,很不滿意。
黔州省顯然是採取了丟卒保車的手法,掐斷了所有通往上層的路徑,讓賄選事件的影響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