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這種嘗試是成功的,從十一月開業到現在,近半年時間,經歷商業旺季和淡季,這個秀場淡季不淡,已經很說明問題。”
也有對民俗展示秀場恨之入骨的,西城區的領導班子成員,深切感受到,民俗展示秀場對中心區老商業街的影響。
相對來說,民俗展示秀場這裏的商品太奇全,很多都是老商業街無法比擬的。
想要比人文景觀吧,那些殘破的四合院固然有諸多的故事傳說,也僅僅是故事傳說罷了。
你西城區總不好意思把八大胡同當作是一種文化來宣傳吧?
如果那樣做了,想必西城區的班子成員會集體下課的,這是禁區觸不得!除了這些,大學士故居是一個景點,還有那個著名的交際花,再有,其他的也沒啥東西了,是了,還有一個遍地贗品的琉璃廠。
如今在改造新區那邊,整齊的棋盤街,每一處衚衕交叉路口,都有老燕京的種種故事傳說,登在牆面板報上,圖文並茂。
這可是遠比那些黑黑白白的導遊講解,正式方便的多。
而且在改造新區,指示牌導遊老太太比比皆是,這些老太太可都是免費服務的。
每個老太太身上挎着一個小揹包,裏面裝的是一個碩大的水瓶,盛裝的是白開水。
也即是說,人家連口水都不會喝遊客的,這些老太太都是自願的,沒有任何人組織。
還有路邊那些聊天的老燕京人,簇新的雕樑畫棟,平整的青石板路面,灰牆灰瓦,間或幾棟紅牆碧瓦的仿古建築,真的是要比這邊好看太多。
最讓他們糾結的是,媒體記者對回遷老燕京人的採訪:“小夥子這話問得,這還用說嗎?誰不想住寬屋大宅子,從前那是沒機會,更沒那個資本。
現在你去大娘屋裏瞅瞅,哎呦喂,比過去王公貴族還要享受。”
“你這個老外有毛病吧?孫子才喜歡住以前那破屋子呢!”
“啥?破壞古建築?放屁!讓那幫孫子住進陰冷潮溼的老宅子呆一冬天,看看他們還叫喚不!”
“別聽那些王八蛋胡嘞嘞,我們家住在這裏五代人了,按照時尚的說法,人均住宅面積不足五平米。
這改造過後你看到了,人均二十平米,這就是社會進步,這就是利民好政策!”
讓他們糾結的還在後面,已經丈量過準備拆遷的西城區居民,被強行叫停後,紛紛找上區政府。
燕京城的老百姓,那種主人翁的精神,絕對是華夏最自覺的。
尤其是那些老頭老太太,整天價的“圍攻”官員,只有一個問題:“我們內塊兒啥時候拆遷改造哇?”
張大慶和王同書現在殺了秦某人的心都有,要不是他搞出這麼一個項目,兩個人何至於被老百姓逼得躲躲閃閃的。
都不敢正大光明行走在街上了,這可不是明星範兒,是怕被老百姓圍堵逼問!
這樣的情況,遠遠超出了師尚古和寧霄瀚的預計,如今兩個人真的是騎虎難下。
秦某人在課堂上說的話,經過有心人的傳播,已經出現若干版本。
最讓兩個人難堪的就是那一句:“燕京市有邯鄲學步的那一天!”
難不成真的要打自己的臉麼?如果說之前的是是非非,兩個人並沒有正式表態批評過秦某人,甚至還爲秦某人“辯護”來着。
但是師尚古清楚,寧霄瀚也清楚,最好還是不要把天下人都當成傻瓜!
燕京市的兩大巨頭如果無法掌控輿論傳媒還勉強說得過去,言論自由麼!但是連人代會和幾次批判會都無法掌控,這樣的說法三歲小孩子都不會相信。
如今風口浪尖上的是燕京市市委市政府,和秦某人沒有關係。
一晃清明來到了,要說清明節對於秦長清來說,絕對不比春節拜年來的輕鬆,春節的時候,拜年常常會有點收穫,這裏不成。
最要命的是還不能落過,這要是落過哪一位的先人,他最少要看一個月的冷臉。
這個還是好的,問題是一直到七月十五鬼節,都會有人在他耳邊絮叨,這也是花心的一種另類懲罰。
今年的清明節似乎有點不同,美女們感覺到秦長清心情低落,一致同意去踏青!地點選在遙遠的草原,3日星期五下午,秦長清就早早回到家裏,約好了明天凌晨要去旅遊,今兒還有的準備。
四月的草原,正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的時節。
踏在蒼茫的草原上,遙望遠處星星點點的羊羣,整個人的心胸敞亮了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