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章
華夏的改革源起於一次村上的試點,如果沒有那一次的包產到戶試點,也就沒有後來的改革開放大好局面!可以說,改革開放首先是三農問題的解決,正式首先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反哺了城市,才讓各項改革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三位書記都有點蒙,什麼時候蔣司令講起三農問題也頭頭是道了?褚輝看向秦長清的眼神很犀利,這個傢伙,肯定私下裏有過溝通,否則這個兵哥哪裏會明白這些!
宣傳部長柳東飛掃一眼三位書記:“我認爲惠浦縣嘗試免繳農業稅的試點很有前瞻性,正像蔣司令所說,一直以來作爲勞動生產力最低下的一產,這個不是一個正常現象!
三農爲二產和三產付出了太多,是時候反哺了,這些試點工作,本就應該工商業發達地區來承擔。
現在珠江市具備了這個能力,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是必須的,也是造福千家萬戶的事情。”
身爲國務委員發改委常務副主任柳德厚兒子,柳東飛自然知道,雖然三農問題在中央也有着各種各樣的爭鳴,但是現在反哺一派,已經漸漸佔據上風。
最主要的,是反哺一派的領軍人物,已經隱隱形成了以嶽江山爲主導的,影子中央。
這個影子中央,實際上就是三年後,接班的幾位實力派人物。
華夏的政治環境決定了,高官的上位是要有一段磨合期和準備期,這也就給人一種錯覺,似乎領導人都是內定的。
實際上華夏這樣的國度,如果隨隨便便就上來一位坐上龍椅,那纔是災難!
別的不說,那個鄰國的事情已經很說明問題,沒有經過磨礪的幹部上位,就像是小孩子掌控了核武器,對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講,都是災難性的!
如今在影子中央這些人的倡導和推動下,執行反哺政策已經沒有了政策上的疑問,剩下的只是一個執行的時機問題。
通常來說,如此巨大的惠民政策,是要留給新班子來執行,在此之前進行一些試點工作,是必須的。
很顯然,西門無風書記也好,趙利文書記、褚輝書記也罷,都不想出這個風頭,秦某人則是當仁不讓!世家子弟很多時候不會嘗試激進的政策,他們更喜歡按部就班,這樣纔是家族千年傳承的手段!
如果說秦某人推行這個試點,沒有得到他恩師嶽書記的暗示,柳東飛纔不信這傢伙會有如此大的膽子。
既然有了儲君的支持,如果此時柳東飛還不會站位,那也就不配說自己是世家子弟了!
沒想到這傢伙比自己跑得快!何武冷眼瞧一眼柳東飛:“我同意開展這個試點工作,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無疑是我們這些領導幹部應該思考的問題。
過去的二十年,八億農民用低價的農產品,爲城市走上富裕繁榮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現在城市的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是時候反哺三農,是時候嘗試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改革試點了。”
西門無風忽然發現情形有點詭異,什麼時候兩位太子黨和秦某人站在一個陣營了?沒道理呀?以往這二位可都是自行其是,根本就沒有把班子裏的其他成員放在眼裏,莫非是今天的議題?
想起之前得到的一點風聲,西門無風瞬間明白了事情的根源:“咳咳,既然只是試點,而且是有益於三農問題的嘗試,我們還是大力扶持的好。
雖然珠江市二產和三產還有着諸多的問題,不過僅僅是反哺一個惠浦縣麼,還是沒有問題滴!當然,既然是試點,步子還是穩妥一點的好,切不可盲目激進,給國家造成損失,那是不可饒恕的!”
趙利文困惑的看向自己的盟友,這個傢伙在說夢話嗎?剛剛前一句把秦某人的政策批的體無完膚,後一句卻又支持,搞什麼名堂!
三位書記當中,趙利文的後臺只有王清省長,而那位省長一向是謹小慎微,尤其是出國事件之後。
現在王省長似乎說一句話都怕會引起上面的不滿,否則也不會對上一次西門無風的作秀暴跳如雷了。
正是因爲這個,王省長才不會想要嘗試任何改革的試點,那樣承擔的政治風險,不是他的心理可以承受的。
因此上,趙利文的信息大概是班子裏最不靈通的一個,好在祕書出身的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