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章

作者:他鄉的燈火
可是可是爲什麼這個大壞蛋,自己就始終恨不起來呢?小女孩的心中很是迷茫,整個人恍恍惚惚,似乎墜入一種難言的狀態當中。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飄飄欲仙麼?可是可是,向妹子的小身子越發的火熱,她清晰的感覺到,臭男人的臭嘴改變了目標,那雙火熱的脣,一路向下,在小女孩顫慄中噙住了挺立的小葡萄······

  1999年人代會,不出意外,芮福劍書記調任中央委員、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很多人都看出來,這是在爲兩年後的換屆做鋪墊,兩年後這位將上位中央組織部部長,政治局委員!

  很顯然,芮福劍在桂江省幾年時間內,最大的收穫,就是用家常菜挖來了秦長清。

  這位也的確沒有讓芮書記的飯錢白花,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不但解決了困擾珠江市乃是桂江省的爛尾樓問題,還搞出來一系列的大動作。

  出海大通道,高速公路,欽北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這些項目絕非珠江市一地受益,整個桂江省乃至大西南,都因爲這個而受益匪淺,未來二十年桂江省的經濟發展,都將取決於這些項目。

  很多人都感嘆芮福劍命好,用好一個人,搞活了地方經濟,搞活了自己的仕途!當初因爲桂江省一幫二世祖陷害中央調研幹部事件,給上面留下的印象相當差勁。

  芮福劍得以上位唯一的誘因,就是折騰市長秦長清,這個人被稱爲芮書記的福將。

  讓人玩味的是,原本更應該受益的王清省長,卻似乎全被上級淡忘了,這位省長沒有一點晉升的跡象。

  接替芮福劍的,是原嶺南省省長陶皖國,這位經濟建設強人,終於成爲封疆大吏!其實論起政績,陶皖國省長要超過華夏很多的省部級官員,這位最大的缺點就是不長於識人用人。

  這些年在嶺南省陶皖國省長固然是政績赫赫,同時讓人詬病的,是這位轄下諸多“帶病工作”的幹部。

  這一點,當初的嶺南省紀委書記如今的中紀委副書記潘東風,曾經深有體會。

  記得當年潘書記給陶皖國省長的評價是:“只要你能幹活,我就敢用你!不會搞經濟的幹部,不管你風評多好,在皖國省長的眼中,和廢物沒有區別!”

  這固然給嶺南省地方經濟帶來了飛速發展,也不可避免的養了一羣蛀蟲,而且這蛀蟲屢抓不絕,每年如果沒有官員落馬,反而會成爲嶺南省的一個奇聞!

  如今把陶皖國省長調到桂江省,其中的意味深長,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嶺南省隨着陶皖國省長這位溺愛官員的領導離開,註定會引爆一波廉政風暴!

  同時,桂江省這邊的省委領導的配備,應該很讓上面放心,幾十年清名不衰的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副書記汪冠軍,就任桂江省的黨羣書記,無疑對幹部的任用會有一個嚴格的標準。

  如此的領導配備,已經彰顯了上面的決心,經濟建設要抓,廉政建設更要抓,兩手都要硬纔行,絕對不是一手軟一手硬!

  曾經的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章愛軍,在桂江省紀委書記的位子上,也是政績斐然。

  加上原監察部黨風廉政建設室主任王德斌,擔綱省委政法委書記,更是起到了很好的威懾作用。

  陶家在嶺南省根深蒂固,經營了絕對不止一代,陶家早年是嶺南省的大富商。

  因爲這個,紅色年代陶家沒少喫苦頭,如果不是陶家底蘊深厚,早就被人喫幹抹淨了。

  那個年代就是人喫人的年代,很多人打着紅色的幌子,妄圖霸佔陶家多年的積累。

  陶家的老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像當初梅家一樣,早在建國前,就把大部份財產轉移海外,成功規避了風險。

  也正是紅色年代的教訓,使得陶家意識到,沒有強力的政治資源保障,商人做的再大,也不過是他人眼中的育肥豬!爲了不讓家財成爲別人的口中餐,陶家三代人開始在仕途上打拼,終於在陶皖國這裏看到了曙光。

  如今58歲的陶皖國上位桂江省省委書記,讓55歲的王清省長徹底失去了上位的信心。

  看看陶皖國書記的年紀,很顯然,這裏將會是皖國書記仕途的終點。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年後57歲的王省長能有機會頂替退居二線的皖國書記麼?如果說芮福劍的識人用人,還不是那麼明顯,皖國書記的經濟建設能力,那可是有目共睹。

  和這樣一位經濟建設能人搭班子,王清省長心裏像是被裝進一塊寒冰,拔涼拔涼的,他欲哭無淚!這算是什麼事?省委書記是經濟建設能人,把他王省長置之何地?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