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國與國之間,在這個二十一世紀,更多的呈現出赤裸裸的利益糾纏。
柳甲對一路上看到的摩托車大軍驚歎不已:“這個國家,摩托車的擁有率,好像已經超過了華夏自行車的擁有率,這可真的是一個最佳的商機!”
“沒有那麼樂觀!”
秦長清苦笑着搖搖頭,這裏的情形,他專門請國際機構進行了調研,“越南的摩托車市場大的驚人,整個越南有登記的達1800多萬輛。
胡志明市路上跑的摩托車大部分是日本車,在越南最貴的本田SH150cc的踏板車,合人民幣5萬多一輛,這種車在胡志明市區也不少見。
110cc的普通車最多,日本車8000左右,韓國車5000,華夏車2500。”
“啊?差價怎麼會這麼大?”
柳甲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難道說華夏摩托車和韓日相比,真的有那麼大的差距嗎?”
秦長清嘆口氣:“華夏摩托車剛進入越南的時候一度風光的很,市場份額迅速擴大,之後因爲華夏的一些劣質產品大量涌入越南,價格和銷量也迅速萎縮。
有些華夏配件供應商爲了增加銷量,甚至教唆越南的商人買些低價劣質配件回去組裝以降低成本,然後因爲質量問題,越南消費者就認爲華夏摩托車不行,越南商人賺了錢,最後罪責都歸到華夏摩托車頭上。”
“怎麼會這個樣子?”
柳省長出離憤怒了,“這不是涸澤而漁麼!”
“因爲華夏摩托車的質量問題,大多數越南人認爲凡是華夏產品都是劣質的,凡是日本的產品就是質量高的。”
秦長清的話音彷彿沒有任何感情,事實上心裏痛得很:“越南人甚至對日本貨達到近乎宗教式的崇拜,主要是因爲現在在越南的馬路上,有很多幾十年前的日本本田摩托車還在跑。
最早的一款是日本本土1950年出產的,最著名是本田67款的,甚至很多買二手車的用同樣的價錢寧願買日本67款的,而不要只開了3年的華夏車,有些日本本土報廢車拆下的配件比華夏的新配件還貴!”
這對於一手打造了北方摩托的秦長清來說,這樣的結果幾乎讓他無地自容,當初打造北方摩托,就是要從小鬼子手裏分一杯羹,才刻意選擇的德國技術,而不是更爲廉價的日本廠商。
柳甲也是怒其不爭:“華夏的很多事,都是奸商搞的!”
秦長清搖搖頭:“錯了,是外經貿部的事情,進出口審批權在他們的手裏,如果他們執行嚴格的審批政策,而不是貪圖蠅頭小利,怎麼可能在全世界範圍內,把華夏的商品糟蹋成如此程度!
畢竟以華夏的經濟管制,想要走私不是一般的困難,也只有正規渠道,纔會讓這些劣質商品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讓華夏人和政府在世人面前丟盡了臉!”
柳甲和秦長清的談話,引起了一邊國務委員韓錦山和大使的注意,韓錦山走過來:“小秦教授,你認爲這一次越南之行,我們會不會無功而返?”
這話問的很突兀,讓韓錦山身邊的大使有點愕然,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小秦教授?不過一個國務委員向他問計,似乎似乎有點逆天了,更過份的是,這位似乎並沒有把國務委員的詢問太過當回事!
“雖然之前的確有一些惡劣的影響,還是可以想辦法降低這種影響的。”
秦長清略一思索回答,“8500萬人口的人口基數,相當於華夏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這裏的工業基礎如此薄弱,纔是日韓產品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甘霖皺起眉:“現在看來,這裏的老百姓更願意一次性投資終身受益,高價高質量的日韓貨纔會如此受歡迎,這也的確是一個聰明的做法,華夏產品已經沒有了機會!”
“嗨,奸商誤國呀!”
韓錦山似乎也不贊同秦某人的觀點,想想也是,把責任歸結到外經貿部,這話秦某人說來沒什麼,如果從他這位國務委員的嘴裏說出來,影響就太大了,搞不好會引發高層政治地震的!
“經商或者說搞營銷,無非就是投其所好,適合市場需求罷了。”
秦長清微微一笑,“如果在越南本土生產中高檔摩托車,質優價不廉,想必打開銷路也不難!”
這裏形成了酒會的核心小圈子,諸多官員都湊過來,聽了秦長清的話,王志坤眼前一亮,川渝如今是華夏摩托車生產基地:“秦教授,您是說來這裏設廠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