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1章
這個開發區說起來還真的是借了孟慶元的光,當初就是在周邊圈地,泡製出一個外商投資工業園。
這些年這個外商投資工業園,大片閒置土地被無數人詬病,洪江市本身人多地少,這邊佔據的全是一類耕地,這種肥沃的熟地現在卻是雜草叢生,甚至時不時可以看見小動物在其中出沒。
與之比鄰而居的,東側是萬壽園風景區,西側嶽山上是一大片棚戶區,這裏也是洪江市市內高點。
這片棚戶區已經有些年頭,很多都是百年前的老建築,歷經百年滄桑,盡顯斑駁老態。
歷屆洪江市的政府班子都曾經把治理棚戶區提上日程,但是這裏每一次都被選擇性忽略。
因爲這裏地形複雜,民居衆多,進行舊房改造成本太高,卻難以賣出高價。
鄒國葆遞交給忙於案頭教材整理的秦長清一份資料,這是很少見的現象,秦長清看一眼自己的祕書,拿起資料翻看,越看越生氣:“過份!通知秦帥,召開臨時常委會,我馬上過去!”
秦少把緊急複印的資料放在每一位常委面前,秦長清看向海遠帆:“海市長,這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是怎麼一回事?如此龐大的開發項目,爲什麼沒有上常委會討論?”
“這個是和省政府聯合開發的項目,”海市長很有底氣,畢竟此次身後站着匡廬省二號,小三兒也不用怕了,“外商投資工業園閒置土地一直是洪江市一個瘡疤,此次把它開發建設成高檔住宅區,也算得上是物盡其用。”
董強第一個反對:“我不同意更改外商投資工業園的土地使用用途!那片土地原本是洪江市少有的一塊平展耕地,還是在孟慶元擔任常委副省長期間徵用的,用途就是招商引資。
當年嶽山上的農民,爲了服務於招商引資工作大局,付出了巨大代價,很多人拿到一點低廉的補償款就此成爲貧困階層。
現在擅自更改土地用途,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最起碼要對當年的老百姓有一個交待!”
“當年的補償標準很低嗎?”
這件事秦長清還真是不知情,從來沒有人和他講過,“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
統戰部長包雲澤嘆口氣:“當年孟省長急於招商引資,在付出了衆多代價後,要求洪江市爲這個年度華夏第一招商引資案做出貢獻。
那時候也沒有什麼補償標準,僅僅是微不足道的補貼,就完成了整個項目區的徵地工作。”
“說起來嶽山的農民苦哇!”
武裝部長段鵬濤感慨道,“這些農民沒有什麼技能,充其量會一些泥水活,到外地打工都是最底層的收入,最底層的員工,多數就是賣苦力的。
原本富裕的嶽山,現在已經變成了洪江市最貧困地區,成爲真正的陽光照不到的貧民窟!嘿,說起來還就是改革開放這段時間內完成的鉅變!”
這是一個黑色的幽默!洪江市的幹部多數都是當地人,就連海遠帆也不過是匡廬省其他地市生人。
不僅是洪江市如此,整個匡廬省都少有外來幹部,這裏成爲空降幹部的墳墓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上次秦長清面對的那些老幹部已經很說明問題,正因爲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纔會對十幾二十年的事情,依舊是記憶猶新。
在華夏絕大多數人都因爲改革受益的時候,嶽山的老百姓卻是走向相反!
喬紅軍嘆口氣:“我是去過嶽山幾次的,幾乎每年都要去一次,那裏的老百姓生活似乎日漸困窘。
從前的菜農,離開了賴以爲生的耕地,生活狀況的確堪憂,是時候改變這一情況了,這是我們執政者的責任。”
海遠帆沒想到一個開發案居然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他的臉色有點晦暗:“外商投資工業園的土地徵用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期間歷經幾屆領導班子,此時提出來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無論什麼時候執政爲民都是我黨和政府堅守的底限!”
田珊珊義正言辭的說,搞宣傳工作的領導,說話一向一板一眼,“往屆政府沒有做到,那是他們的失職,不是我們推脫的理由。
洪江市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市財政已經有了解決這個遺留問題的底氣,是時候爲當年的事情還債了。
如果對嶽山老百姓的貧困視而不見,我們不配坐在這裏談什麼爲人民服務,不配做這個官!不是說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麼?”
海遠帆有種想罵人的衝動,自己不過是想要讓一個瀕臨死亡的外商投資工業園復活,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明明是當初那個孟慶元留下的爛攤子,看這幾位的樣子,全都算在自己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