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4章
“哦?”
秦長清來了興致,“鎮裏還有食堂麼?”
秦長清想起了在單于鄉的日子,想起了詹魚鎮上的食堂,心中一種濃濃的鄉情,讓他的臉上終於有了一點笑容。
鎮長和書記對視一眼,這位應該就是省長大人了,最年輕,最帥氣,據說很嚴厲。
不同的視角,自然反映出不同的秦某人,其實按照秦長清老部下們看來,這位領導很溫和很隨意,甚至有點不拘小節。
只要你的工作努力,不出岔子,這位甚至比自家兄弟都好相與。
洪江縣的幹部不這麼看,這位剛剛在縣裏面雖然沒有大發雷霆,甚至沒有一句過火的話,僅僅是那種無言的氣勢,就足以讓縣裏面的幹部心驚膽戰了!
鎮長笑道:“小鎮上很多幹部都是縣裏或者是外地的,常年單身住在這裏,食堂是必須有的。
傢什雖然有點舊,衛生還是過得去,如果省長喜歡這家小店的菜式,也可以讓他們送過去。”
“我們過去?”
秦長清看了看丁思芸,笑着問,這裏的確有點緊張,二十幾個人居然連凳子都不夠,有人乾脆坐在門口的條凳上,還有的乾脆坐在路邊。
有些省裏的幹部也常年下鄉的,像老北,胡文森,這幾位都是出身軍旅,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這裏距離鎮政府不遠,一路行來,這個石板鋪路的古鎮,和洪江縣相比顯得冷清了很多。
這裏臨街也都改成了鋪面,有茶館、糧油店、雜貨店,還有賣水產品的,不過人氣都不是很旺。
很顯然,儘管這裏很有古風古韻,偏僻的地理位置卻很難招徠外地遊客前來。
秦長清很喜歡這裏的安靜氣氛,一條一眼就可以望穿的小街,安靜的街道偶爾傳來幾聲犬吠雞鳴,間或一兩個小孩子從門裏邊探頭探腦,讓他想起當年的小秦忻。
有幾個老人,坐在廊檐下,一邊吸着煙,一邊仔細打量着這羣陌生的來客。
奇怪的是,沒有見到年輕人,就連鄉下慣見的倚門而望的小媳婦都沒有一個!
鎮政府大院很古老,門口掛着“古屋鎮XXXX”的牌子,瞧那建築物很有歷史了。
這裏事實上是從一片古老的建築中剝離開來,掛上了牌子,單獨作爲鎮政府所在地。
古屋依山而建,由6櫃民居房組成,平面呈長方形,據稱每櫃民居佔地面積約900多平方米,鎮上的幹部介紹,這片民居建於清乾隆年代,實打實的是文物了。
這片民居基本由二進一天井或三進二天井,左右配耳房或廂房等組成,前面設石建牌樓式大門,門額嵌陰刻楷書石匾。
前後形制基本一樣,均爲磚木結構,穿鬥式架樑,天井麻石鋪成長方形或正方形。
石窗、房門石鼓雕刻龍鳳精美,佈局緊湊,功能齊全、合理,山牆和垂檐翹角具有江南建築特色。
秦長清和幹部們前前後後走了一圈,連連感慨:“奢侈呀!這民居可比燕京城的那些四合院還要有歷史,居然被你們充作辦公場所,嘿!”
一聽這話,陳漢登時汗就下來了:“省長,這裏條件艱苦一點,修建鎮政府大院要麼佔耕地,要麼靠山坡。
前者這裏地少人多,佔地太破費了,後者造價太高,所以就就借用老祖宗的地方,這個······”
“很好,”秦長清微微一笑,“你們考慮的很細緻,雖然有破壞文物的嫌疑,但是你們首先想到的是不擾民,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我想這些老祖宗泉下有知也不會怪罪的!”
在場的幹部都笑起來,這還是下鄉以來,秦某人第一次笑的如此開心。
丁思芸輕輕噓出一口氣,這個傢伙板着臉,還是很讓人糾結的,現在看他笑出來,丁公主也開心起來。
鎮政府食堂其實就是一間堂屋改造的,後面天井旁邊是廚房,堂屋裏面擺滿了桌椅板凳,都是那種很普通的樣式,“傢什雖然有點舊”可不是一般的陳舊。
充作餐桌的居然是拼湊的,有辦公桌,靠邊站,幾張桌子,甚至是學生課桌。
凳子更是五花八門,學生的用舊的椅子算得上好東西了,有幾個摺疊凳瞧那意思隨時有可能散架,居然還有兩個石墩,被擺放在桌前,充當餐椅。
就這條件,兩位領導還敢請省長前來就坐,膽子還真是不小,已經有人在爲他們默哀了!
秦長清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感覺這個“食堂”裏面,只有這石凳坐着安全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