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1章
即便是現在,這個人具備的素質也不是你能可以比擬的,一個人想要進步,最基本一點是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老人不厭其煩的和孫子溝通,問題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目的的,長期家族的教育方式,已經養成了楊成皎自負的性子。
目無餘子的他,甚至沒把很多世家子弟放在眼中,更何況是獄警之子!
實際上不只是楊成皎對這次的事件趕到意外,諸多世家都對秦某人的號召力感覺到了威脅。
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楊成皎那麼想,大家更看重秦某人在團系中的影響力,很顯然,秦某人已經變成了事實上的團系領軍人物!
至於說楊成皎這個名義上的團中央第一書記,一定層次的幹部都無視了他的存在。
僅僅是這次事件的反應速度,就已經很說明一個人的能力了,身爲第一書記,反應如此遲頓,不管這件事是誰推動,最起碼的反應還是要有的!
如今的團中央,秦長清時代的老人沒有幾個在高位,藉助這次新流官制的試行,書記處書記和部長都步入地方官場。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任何有實力走出去的幹部,都不會放棄。
人員流動最大的,無疑是當初農村工作部的一羣精英,這些人積累了豐富的政績,同時也經受了滿負荷工作的考驗。
秦長清時代的農村工作部,工作強度不是一般的大,這樣鍛煉出來的幹部,很受地方歡迎。
農村工作部正處於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像小鳥那樣的幹部不過是部門型的人才,遠不到挑大樑的時候。
至於說地方團組織新充實進來的幹部,多數都是世家子弟藉機上位,這些人和楊成皎極其相似,說的多做得少!
這就導致了團中央在此次行動中,完全啞火的事情發生,如果有幾位可以和楊成皎抗衡的幹部,想必也會有不同的舉措。
問題是爲了給楊書記清除執掌的障礙,諸多資深幹部都在楊家的刻意下,離開了!
很多事過猶不及,如果楊家沒有在爲楊成皎上位掃清道路的時候傾盡全力,留下幾個可以幫着出謀劃策的智囊,也許事情也不會如此糟糕。
很多事情習慣成自然,楊家已經習慣於爲楊公子清除所有的障礙,這一次也不例外!
剛好藉助新流官制的機會,也藉助盟友共同發力,把團中央可以威脅到楊成皎地位的高幹,全部弄走。
秦某人的動作,事實上配合了楊家,爲楊家的行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藉口。
這也就導致團中央那些老人一個個離開,新晉的書記處書記,各部部長,幾乎都是從地方上和各部委調動過來。
如今的團中央,已經名不副實,這個政治第一勢力,已經成爲政治世家培養官三代的後花園!
很多人都在關注團中央的反應,問題是諸多世家的子弟湊到一起,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
這些世家子弟個懷心腹事,沒有人想着擰成一股繩,更多的想着制衡!
沒錯,就是制衡!秦長清“跳票事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給別人做嫁衣,自己永遠入不了洞房!與其讓他人坐收漁翁之利,莫不如一開始就不給對方超越的機會。
每一個人都是這種想法,這樣一個羣體,如果還能有戰鬥力,那纔是沒有天理了!這就是團中央一直保持沉默的原因所在,沒有人想給秦某人捧臭腳,這傢伙以往的行爲讓人銘記在心!
就連此前不看好秦長清的薛永偉,也出了一身冷汗:“爸爸,這次我算是明白您的安排了,僅僅是這一次的交手,就看出這兩個人相差太多,幸好我沒去團中央!”
對於兒子能這樣想,薛校長很欣慰:“永偉,爸爸是看着秦長清一步步走到現在的位子,這個人最大的有點就是沒有私心。
你看他推舉上位的官員,那是舉賢不避親,根本就不存在徇私舞弊的問題。
這樣的幹部,未來不可限量,某些人就有點太小家子氣了。”
“呃,老爸,您不會是說我吧?”
心情大好的薛永偉,罕見的和老爸開起了玩笑,幸好是隔着千里遠,否則他是絕對不敢如此的:“永偉,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無論是經濟建設的人才,還是政治弄潮兒,華夏都不缺。
秦長清這個人,無論黨政各方面的建樹,都在同齡人中獨佔鰲頭!看看他在中組部所做的,看看他在燕京黨校的講座,你會有很多收穫!記住爸爸的話,跟着秦長清好好學學,實際上你這次上的有點急,恐怕要在副省部級位子上蹉跎時間長一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