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同學的震驚(求收藏,求追讀)
【完成手外科病例推導一千刻鐘,勳章(千錘百煉)效果發動,手外科理論經驗值+1.】
【手外科理論由(熟練2/3)提升至手外科(專精1/5)】
九月二十一日下午兩點,
周巖青在醫生辦公室裏琢磨病歷時,看到了面板上閃過兩條提示,一瞬間,彷彿自己的識海莫名清明,彷彿闖破了什麼屏障,導致思維和認知突然一馬平川……
“原來是這樣……”周巖青的右手捏着實用骨科學的一頁將往左翻時,低聲喃語。
周巖青並不知道勳章是否適用於理論的提升,心裏有過猜測,可能是一千分鍾,也可能是一千小時,也可能是一千天。
分鐘爲單位太過於離譜,天也太過離譜。
周巖青倒是也試過翻開書的次數,簡單的翻開閉合書籍一千次沒什麼卵用……
一千刻鐘,相當於是一萬五千分鐘,250個小時,就比較合情合理起來。
周巖青念及至此,馬上關閉了書籍,再次打開了自己分管的幾張牀位,再一次梳理病例架構。
理論知識的提升,在臨牀中通過審閱和回顧病例,即可快速地得到印證……
這一次再看分管病人的病例時,周巖青有一種舉重若輕之感,對相應疾病的診斷、病因、發病機制、以及治療的原則甚至細節性的問題,都彷彿形成了一種本能的框架。
框架就是支撐,框架越是清晰,梳理起來就越是清明。
科室裏共六十四張在編病牀,分三個組,一個組21/22張左右。龔毅主任組只有21張牀位。
周巖青分管六張,1-6牀。其餘十五張,範子爲三人每人5張。
周巖青再查看2牀的病歷與醫囑時,一一掃過提取其中的細節後,以診斷爲基點,有一種井噴式式的知識流量傾斜而出,理論與現實患者的各種細節一一對應重合……
這種梳理的感覺,就別有一種爽利。
理論的學習,一靠自己的自覺,二則是靠上級老師的帶教指點。
越是好的老師,就能夠給你指點出關鍵節點。比如說段祁麟學習到的表達形式,就比周巖青從龔毅這裏得到的‘教學’更加高級,能促進學習的體悟。
久而久之,差距就形成了。
你成長了,但成長得不夠快,就會落於人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周巖青從1牀慢慢重新梳理在編病牀至9牀時,醫生辦公室的門口,闖入了一個聲音。
“文銓,我給你講啊,你可能是不知道,青哥能夠在這個年紀,就完成豆腐的淺縫合,到底有多牛逼。”
“我這次出去了一個月,對比一下我那些‘名校’同學,他們在青哥面前,都得服服帖帖的。”
“我們班,三十九個人,都是來自各大院校的專業型碩士,同樣的年紀能完成豆腐深層縫合的就寥寥無幾,能完成豆腐淺縫合的,一個都沒有。”
“集訓結束時,才僅有瑞金醫院的一個大神,成功的完成豆腐淺縫合…”說話間,小胖墩郭聰煜,帶着師弟湯文銓進到了醫生辦公室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