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三等分”的皇權

作者:冬三十娘
這纔有親自看護一語。

  她親自照料着兒子,也是一種“贖罪”。

  “孫兒倒不急着開始忙,那天之後接連大事……”朱常洛停頓了一下,開口說道,“這些天,孫兒對將來也有了些想法,特向皇祖母呈稟,也需要皇祖母賜教。”

  李太后睜開了眼睛,鄭重地看着他:“過去那邊坐着說。”

  “是。”

  擔下了那樣的罪孽,李太后如今贖罪的唯一法子就是真正化解大劫。

  這關係到她死後是不是下十八層地獄。

  祖孫倆坐在了佛堂裏的椅子上,朱常洛開口也很乾脆:“首先便是那三人。夢中只是提到那三人,說他們不是決定大明興亡之人。但這三人是吉星還是兇星,尚未可知。”

  李太后神色凝重:“不一定是應劫良臣?還可能是禍國兇星?”

  “如今也瞧不出端倪。動不如靜,孫兒以爲,只暗中留心此三人吧。若是壯志不得酬的忠臣良將,擾了他們,少了歷練,也許經歷不同,將來也不堪一用了。若萬一是兇星,也能及時剷除。”朱常洛說完,小聲說道,“要做這件事,孫兒得提前把廠衛掌牢。如何佈置安排,孫兒不能說爲什麼要去做這件事,就只能要他們更看重孫兒的命令。”

  李太后沉吟一會,而後也不再猶豫:“祖母下一道懿旨便是,都是朱家奴婢,那邊的印符就先交到你手上。”

  “孫兒謝皇祖母信重。”

  在這過渡階段,李太后也不放心一下子把全部的權力移交給他。

  現在,朱常洛以這三個人爲理由,拿到了這個權力。

  理由當然還不算太足,無非重提這三人,讓李太后再次想起後天圖像,想起他應劫之主的身份。

  三個人的卷宗他都看過了。

  徐光啓已經是南直隸解元,有了舉人出身。

  袁崇煥剛剛虛歲十六,家裏經商。

  盧象升還沒滿百天,只是常州府宜興縣一個鄉里普通人家。

  他據說是唐代名家盧照鄰的後裔,是不是真的且不管。這盧象升如今所在的村子,卻是他祖父遷居到那的,而整個那一脈盧氏,上一個有出息的還是趙宋南遷後的宜興縣令。

  到此時,祖上數代已經聲名不顯了,只是尋常人家。

  這盧象升的祖父又是新遷居到此時住地的,家中連個秀才都沒有,自然談不上什麼交遊廣闊。

  這盧象升的大名還是自己使出這個奇招之後,纔算了生辰八字請人取的。

  盧家完全沒有能夠通天的關係,這種“未卜先知”才讓李太后更加篤信。

  朱常洛繼續說道:“而後便是建奴了。”

  “祖母這些天也想着此事!”李太后很慎重地說,“那禍首建奴,是不是該趁如今新勝士氣正高,即刻發兵剷除?”

  “……恐怕不行。”朱常洛搖了搖頭,“寧夏、朝鮮、播州三戰後,財計已然艱難。隨後敘功犒賞,再加上一連串的大典花費,錢糧上支撐不了征討建奴。況且,這不僅是錢的問題。既不能言必勝,文臣也不會支持,又不能對他們說什麼後天圖像。”

  三大徵之後,財政已經難以支持連續不斷的第四次大型戰役。

  趁着如今實力對比還佔優,對建州女真的贏面自然會比將來大一些。但想徹底剷除這個禍患,仍舊將是一場曠日持久、耗費不知多少的戰役。

  拿什麼理由去說服一衆文臣?

  說大明江山還有不到五十年就被建奴奪了?

  而就算錢不是問題,有明一朝已經對女真犁庭掃穴、敲打多少次了?要徹底剷除後患,也十分不容易。

  新皇登基後又用兵,更會讓文臣紛紛擔心皇帝“好大喜功”,甚至暗戳戳地擔心皇帝是想掌穩兵權後對他們幹什麼。

  怎麼掌穩兵權,朱常洛還在瞭解情況,但絕無可能是通過立刻又開啓一場戰爭來達到目的。

  李太后沉默了下來,神情擔憂:“那隻能坐看建奴日漸勢大?我此前聽……皇帝說,那建奴已經編訂文字,又滅了海西女真一部,聲威大漲。”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