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新知縣上任
老六笑嘻嘻地道:是,頭兒回去我就讓我婆娘給我修修。
其他人都起鬨得笑嘻嘻起來了,六子哥,讓嫂子給你修修,明兒你就俊得很了!
盧捕頭看着他們不正經的模樣,一人踹了一腳,呵道:正經點,我們可都是回荊縣的門面,看看你們一個個的,穿的都是什麼。
盧捕頭一手拉過一個人來道:小留子,你看看你這衣裳,穿的腰帶也不正經的束着,天天這樣穿的歪斜着。
又指着清秀俊白的一捕快說道:你們這些沒媳婦的想不想娶老婆了!媳婦沒娶就要像書生一樣穿的正經點,每次上街巡邏,書生都有多少姑娘喜歡,你們不知道嗎?
小留子不服氣地說道:我小留子可是粗野的漢子,可當不來小白臉……
其他人聽了哈哈哈大笑,哈哈哈……
書生聽着說道:我可不是小白臉,不過就是爹孃給的長相生得好。
盧捕頭看着唱反調的小留子又踹了一腳,都給我聽好了,沒成婚的小夥子給我好好表現,我讓你們嫂子給你們找個漂亮媳婦。成婚的表現不好了,我讓你嫂子上門找你們婆娘說說話,那晚上就別想進被窩了!
哈哈哈……盧頭你好陰險。未婚的一羣小夥笑嘻嘻道。
盧捕頭也不再廢話喊道:兄弟們,明天能不能保證完成任務!
小九大聲喊道:能,頭兒,你現在讓嫂子們給我們介紹媳婦吧!
盧捕頭看着這羣人說道:行,你好好表現,肯定給你介紹姑娘,你自己也爭氣點,解散!
第二天一早卯時五刻,縣衙裏所有人都來了,人數看着都有一百五六人。
張主簿讓師爺組織人手,衙門中所有的執事人員,諸如巡檢、書吏、文書,捕快,差役等,都要按照品級、班次站好位置,恭敬地在縣衙門口等着新任知縣上任。
經過縣衙的百姓,看着這麼多當官的,也遠遠的避開,有些老百姓好奇的站在遠處,看着這些官老爺,悄悄討論起來。
石呆子,這些官老爺怎麼今天這麼早站在縣衙門口。
石呆子說道:我隔壁六子就是捕快,他說新的知縣老爺要來了,所以今天才站在門口。
周油青說道:我想起來了,當初的縣令來上任,縣丞和主簿也是這麼大動靜。
看看新來的官老爺長什麼模樣……
這邊李文山也一大早起來洗漱完畢,昨天通知縣衙他們今天會到,雙方約好時間辰時。
李文山穿好知縣的官服,外面又套了一層衣裳,披上披風,帶着官帽的包裹,出了客房。
望竹早已經駕好馬車等着李文山出來,少爺,小的已經準備好了。
嗯,上車吧!李文山說着登上了馬車。
沈貞米帶着一家四口乘坐另一輛馬車,跟在前面的馬車背後。
在馬車上李文山脫掉外衣,把知縣的官帽戴正。
半個時辰後,辰時正,李文山剛好到達縣衙。
馬車停穩之後,李文山下了馬車。
一羣人躬身行禮道:卑職恭迎知縣大人。
李文山也招呼道:好,各位同僚好,我們先進去吧!
陶縣丞走動時身上的肥肉都一顫一顫地,上前笑道:李大人,下官網陶森翁是回荊縣縣丞,您裏面請。
嗯,陶縣丞,請。李文山也不客氣擡腳跨進衙門。
你看到沒?縣令什麼模樣,我這裏被馬車擋到了!
石呆子道:我看到了側面,縣令很年輕就是,這裏比較遠也看得不太清。
……
回荊縣的縣衙裏
張主簿上前,手中捧着一個盒子道:大人,這是回荊縣的縣印,請您查收。
李文山伸手接過看了看印子道:多謝張主簿。
李文山看着這麼多人道:既然這麼多人,那本官就多說兩句。官奉朝廷命令,調任至回荊縣,爲牧一方,希望能爲回荊縣百姓,造就更好地生活,希望各位也多多努力,爲你們的家鄉和老百姓多做貢獻。
衆人恭敬行禮道:屬下,定當謹記教誨。
其他人都是忙各自的事,張主簿和陶縣丞,你們兩位可願意陪同我本官走一圈衙門,巡視一番如何?這方式就被稱爲“兜青龍”。
兩人忙作揖道:是,下官,願陪同。
李文山帶着兩位走了一圈衙門,看着陶縣丞那身肉累的他一直擦汗,差不多了便道:陶縣丞你就在這裏休息,我和張主簿再走走如何?
陶縣丞喘了口氣道:行,那我就再歇會,李大人實在抱歉。
無事,陶縣丞好好休息吧!李文山說着讓張主簿繼續帶路。
“兜青龍”以後,李文山熟悉了一圈縣衙,來到衙門的公堂。
差役們這裏已經早早準備好要發梆,第一次擊七梆,邦邦邦……七聲,代表“爲君難爲臣不易”,第二次擊五梆,代表“仁義禮智信”,第三次擊三梆,即代表衙門正堂匾額上的“光明正大”,李文山起身對着匾額拜下,其他人也跟着行禮。
捕快敲響堂鼓。三聲咚咚咚的堂鼓,代表爲表示“奉聖命”,四聲咚咚咚咚的堂鼓,表示“叩謝皇恩”。穿着公服的李文山隨即向北面而跪,口道:李文山,叩謝陛下聖恩。
其他人也跟着跪下,叩謝,陛下聖恩。
到了這裏新官上任的基本程序可以說完了。
張主簿忙道:李大人,請您上座。
李文山看着光明正大牌匾下的公堂正中座椅,登上臺階,在公堂椅子上朝南而坐,拿起驚堂木啪的一聲響。
李文山開口高聲道:升堂。
其他人聽到聲響忙行禮作揖道:下官(屬下)等人拜見大人,下官(屬下)願聽從大人差遣。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