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愛名,但不爲名聲所累

作者:鳴奇
曹昂在河間國待了沒多久,待籌糧完成,便動身東進,前往中山國,至於河間國接下來的政治鬥爭,勢力劃分,通通與他無關。

  反正以冀州的特殊性,也不可能成爲自己的根基之地,沒必要太過在意地方鬥爭。

  曹昂在河間國折騰了這麼一次,接下來的行動反而順暢了很多。曹昂身上揹着誅殺劉旦的兇名,身邊有上千精銳之士,不管是哪路的王侯貴戚,豪強宗族,也沒有敢忤的。老老實實地獻糧保身,曹昂也不與你爲難,大家都痛快了。

  當然冀州其餘各郡國,因爲遭了兵災,各是損失慘重。曹昂也不強人所難,讓各家捐的糧食,也並不是很多。畢竟籌糧的大頭,已經在河間、渤海得了,其餘幾地,也就是那個意思一番。

  到了三月底,曹昂基本上跑了冀州諸郡一圈。他在河間籌了四十多萬石糧食,閔純在渤海亦籌糧三十多萬石,再加上其餘諸郡的,共計有一百二十萬石糧之多,不僅能解盧植的糧急,還能有多餘的,支持盧植賑濟冀州百姓。

  曹昂倒是不小氣,遷移太平道衆是大事,賑濟冀州百姓也是大事,這也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四月初,曹昂從趙國趕到高邑縣(治今河北省柏鄉縣北固城店鎮),高邑是冀州刺史駐地,勉強也可以說是冀州的中心。不過東漢各州刺史雖穩定設置,且其權利一步步增大,但郡太守並不算其下屬,因此這中心城市當的也就那麼回事,別說和鄴城、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區)這些大城市相比,就是各郡治所,也未必及得上。

  首發:塔&讀小說

  已經有不少人認爲高邑不適合作刺史地,不過因爲盧植忙着遷徙太平道衆這件大事,而高邑縣又位於進入幷州的要地常山國,所以才壓下此事不提。

  曹昂完成籌糧之事,在河北也沒什麼事了,便要準備返回洛陽。這次特意繞道前往高邑,乃是爲與盧植相別。

  曹昂知道盧植這個刺史做不長,傳言下一任太尉,就是爲盧植留的。

  今年三月份,司徒袁隗因“南宮大災,火半月乃滅”之事被免,衆人皆以爲接任的將會是盧植,但最後卻是廷尉崔烈“花五百萬錢買官”爲司徒。不提這件醜聞,衆人方知,天子有意以太尉之職籌盧植之功。

  想來用不了多久,盧植就是盧太尉了。

  大漢三公換得勤,尤其是近些年,換得頻率更高,人均不滿一年,所以盧植倒是不用等太久。

  曹昂到了高邑城,發現這裏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物流中轉站,不斷有糧食、物資從此地發出,運往各地,倒是給人一種熱鬧繁華的錯覺。

  曹昂入城之後,直奔刺史府。

  入府之後,也不讓人彙報,便直往正堂。

  此時盧植正在堂中,一邊喫飯,一邊看着文卷。盧植喫的是死麪餅子蘸醬,但因爲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文捲上,將餅子蘸到墨裏猶不知,反而是喫的是甘之如飴。

  扣扣

  曹昂見之,眼眶便有些溼潤了。

  “老師!”

  盧植擡頭,見是曹昂,高興地說道:“昂兒回來了!”

  曹昂對着盧植,行了一個大禮。

  “老師,這纔多久,你清減了許多,這飯怕是也喫不好了,若再是如此,我就要派人去洛陽接師母去了!”

  盧植這才發現竟然將餅蘸到了墨中,弄得嘴上盡是墨水,倒是哭笑不得。

  曹昂取來毛巾,遞給盧植。盧植接過之後,擦去嘴上墨水。自赴冀州以來,曹昂已很久未侍奉過老師了,這一次,倒讓師徒關係,又回覆到往日之態。

  師徒二人坐定,一陣寒暄之後,盧植便說道:“爲師着實沒想到,昂兒真弄來了這麼多糧食,解了爲師燃眉之急,我真是要謝謝你啊!”

  曹昂趕忙說道:“我與老師,何分彼此。再說這件事爲公而非爲私,乃是曹昂應該做的。”

  “能如昂兒這般想的,不多了。”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盧植這些日子,爲了太平道衆遷徙之事,受了不少的氣。很多事情,明明是有利的,可是卻偏偏有無數人反對、阻止。

  盧植要處置政務,又要協調關係,心力交瘁,也是如此原因。

  盧植之後,便問起了曹昂各郡的情況。

  盧植作爲冀州刺史,需要對各郡國有個瞭解的。但他因爲公務纏身,也脫不開身,前往各地,實地走訪,此時正好詢問起曹昂來。

  這一次曹昂將冀州九郡國走了一個遍,對各地情況倒是熟識。

  曹昂也沒有對盧植隱瞞,所見所聞,係數告知,直聽得盧植面色沉重,沉默不語。冀州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壞。

  “張角這一反,倒是讓冀州徹底亂了,要想恢復,不知到哪年哪月?”

  曹昂見老師如此喟嘆,想說什麼又忍着,最後終於沒忍住說道:“老師,誠然太平道起事,加劇了冀州的混亂,但深層的原因,不在張角。”

  盧植沒再多言。

  有些事他和曹昂談了很多次,曹昂把問題歸結到天子,歸結到地主豪強,歸結到國家制度。盧植本能的想反對,但每每說不過曹昂,最後便閉口不言。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其實盧植也覺得曹昂說得對,只是不敢承認。

  眼看二人要冷場,盧植便問道:“弓高侯的事,怎麼回事?”

  曹昂不準備對盧植細說,便言道:“其情況基本上如我奏疏中那般,劉旦要謀反,讓我得知,便把他平了。”

  盧植猜到其中有內情,沒有多問,而是說道:“你這幾個月,成果不小,可行事終究有些太極端了。我聽說你在修縣,以謀逆罪名逼迫當地豪強,引得不少人詬病。還有劉旦,畢竟是個宗室貴胄,有些事,能不做還是不要做,否則名聲就要壞了,須知,人言可畏,衆口鑠金,三人成虎,積毀銷骨啊。”

  盧植這些日子,頗爲曹昂擔心。曹昂行事,真是神鬼難測,可也讓人驚心動魄,他着實害怕曹昂太年少了,有些事不清楚,走岔了路子。

  曹昂知道盧植是爲自己好,只得點頭應允,可是終覺得這些日子的義憤難出,最後只得言道“老師,我愛名,但不想爲名聲所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