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文廟(下)

作者:鳴奇
曹昂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本來想反駁的人,此時也無話可說。

  因爲倉頡造字,你才能識字,你能說倉頡不偉大,那不是無義嗎?

  可這與衆人的想法不一樣啊,於是衆人也不知是該支持還是反對,只得閉口不說話了。

  還是服虔問道:“那咱們主祭倉頡?”

  曹昂笑道:“不僅僅主祭倉頡,還有周公和孔子,這三位先聖先師,當一同主祭祀。”

  大家沒經歷過一個廟裏還有兩個主的時代,很是喫驚。

  殊不知後世的同祭多了去了。

  曹昂卻不待衆人開口便言道:“諸位爭論孔子到底是託古改制的‘素王’,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小子年幼不懂,亦不對此發表意見。

  只是小子想問,若無周公,有今日之道德禮法乎?”

  衆人自是稱“沒有”。

  “那若無孔子,有今日傳世之儒門乎?”

  衆人亦是答“沒有”。

  “既然如此,諸位何必再爭論主祭誰,古往今來,幾千年歷史。可以沒有你們,也可以沒有我,但可以沒有倉頡嗎?可以沒有周公嗎?可以沒有孔子嗎?

  不可以!

  此三人者,於華夏之文化,做出了最巨大的貢獻,無此三人任何一人,我華夏文明如蠻夷一般,不得發揚,不得傳承,更無今日你我在此縱論,所以同時主祭這三位先聖先師,有何不可?”

  “善!”

  服虔第一個站出來說道:“曹公此言大善,我等諸人,還拘泥於門戶之見,殊不知卻是落了下層。倉頡,周公,孔子,俱是不世出的聖人,是天下人傳頌的楷模,須得同時主祭這三人。”

  服虔自從來了徐州,便和曹昂達成了一個默契,他爲曹昂在文化上站臺,曹昂爲他在政治上站臺。

  服虔的功利心要更重一些。若論地位,他原本是在盧植、鄭玄等人之上的,文化界的扛把子在陳球、劉寬等人死後,應該落到他的身上。

  可這些年,眼瞅着盧植、鄭玄,甚至是後起的荀爽、陳紀都越過他去,他自是不甘心。

  服虔不認爲自己學問差,卻覺得是自己出身貧寒,身後無政治力量支持所致。

  所以服虔投向了曹昂。

  雖然曹昂是盧植的弟子,可在服虔看來,曹昂所圖甚大,未必跟盧植所求相同。他之於曹昂,或許是第二個劉歆、揚雄。

  而曹昂也需要服虔這種文化圈的老前輩支持。

  曹昂對於服虔的野心也明白的清清楚楚,畢竟歷史上的服虔可是參與了陶謙討李傕聯盟,這就不是一個能安心的人。

  不過曹昂樂得如此,大家所求,明明白白嘛。

  有服虔帶頭,這時孔贊也站出來支持。

  畢竟孔贊看得清楚,孔子的地位是比不過周公的,不可能搶了周公的主祭。若是不能三人一起,怕是孔子就要被趕下主祭的位置了。

  有服虔、孔贊二人帶頭,其他人也紛紛出言支持。

  衆人倒不是爲曹昂說動,一羣老狐狸,怎麼可能曹昂說上幾句就打動。而是曹昂之言,現在看來,是最好的辦法。

  不管是古文派還是今文派,誰也爭不過誰,而且古文派也承認孔子的地位。若是繼續爭下去,這事怕是就要黃了,還不如各退一步,確保此事得以實現,至少都能得了文廟的紅利。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確定下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次最大的贏家反而是倉頡,着實沒有讓人想到。不過倉頡也沒有什麼後人,更沒有什麼弟子,倒是不必在意,這也是曹昂推出倉頡的原因。

  曹昂可不想除了魯縣孔氏,再來一個侯岡氏(倉頡姓侯岡)。

  確定了主祭,之後陪祭的事情就好處理多了,雖然各家也爲了一個位置打生打死,但爭議點卻沒有那麼多。

  曹昂就樂意見衆人去爭。

  這文廟之中,主殿三位主祭,十二位陪祭,東西兩側的連廊,奉祀七十二人。當然不能盡是孔子的弟子,不能因爲拜個好老師就雞犬升天了。

  比如顏何,顏噲,秦非,步叔乘,琴牢等等等等,事蹟都沒人知道,就一個“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身份,就成了歷代頂禮膜拜的聖賢,着實讓人啼笑皆非。

  衆人報上來了二十餘個名額,曹昂挑挑揀揀,心中有了定數,卻不說話。

  這時服虔又代表曹昂,舉行推舉,最後選定顏回、曾參、子夏(法家思想鼻祖)、孔伋、孟子、荀子、伏生、董仲舒、孔安國、揚雄、馬融等十一個人。

  顏回、曾參、董仲舒是無可爭議的人物;孔伋是孔子之孫;子夏、伏生、孔安國都是儒家典籍傳承之人;揚雄是經學集大成者。

  至於孟子、荀子這時候沒有什麼影響力,可誰讓曹昂傳的是二人的學問,若是二人是個小嘍囉,豈不打曹昂的臉。

  最關鍵的是,把馬融放了進來。

  馬融絕對是東漢經學的扛把子人物,但與其他人相比,怎麼看都差了一點,但誰讓人家是曹昂的師祖。

  十二位陪祭只選出了十一個人,空了一個位置。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專門給盧植留的。

  其實按學問成就來看,鄭玄更合適,可還是那句話,誰讓盧植是曹昂的老師。衆人滿是羨慕,又羨慕不來,只得感嘆盧植有個好學生。

  至於連廊七十二陪祀倒是不難選,包括公羊高、穀梁赤、毛亨、夏侯始昌、後蒼、毛萇、杜子春、高堂生、胡廣、陳球、楊賜、劉寬等人,基本上將儒家這些大人物都排了進去。

  而且還留了很多的空額,是給鄭玄、服虔等人的位置,也不至於讓衆人白忙活一場。

  一場儒家盛宴,各門各派將儒家的利益分而食之,皆有所獲,也算是皆大歡喜。

  而此時的曹昂,通過立文廟之事,在儒門內部,名聲直漲,天下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曹昂的讀書人,亦或者各門各派,僅憑文廟祭祀之事,就得承曹昂的人情。

  尤其是名單報到曹昂這裏裁決之事,彷彿曹昂有了確定先賢地位的裁決之權,也使得他徹底成了儒門話事人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