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大將軍(上)
初聽此事,曹昂並未有喜色,反而心中暗驚起來。並非曹昂不想做這大將軍,而是這大將軍之位,太過特殊。
自竇憲之後,大將軍位列上公,內秉國政,外則使鉞專征,其權遠出諸公之上。
兩漢出了十一位大將軍,除了第一位韓信以外,其餘十人,無不是外戚身份,不是天子的丈人、舅兄,就是天子的舅舅,外公,所以要想做大將軍,這身份比能力更爲重要。
所以在曹昂看來,長安小朝廷將大將軍之位授予自已,心懷叵測,心思不純。
曹昂不知道長安小朝廷這麼做,是想對付自已,還是想穩住自已。若是後者,尚可與這些人周旋一二,可若是前者,那便有些麻煩了。
曹昂細細地琢磨着此事,手下衆人卻極爲欣喜。畢竟曹昂做了大將軍,他們也能水漲船高,雞犬升天。
天子詔書很快宣讀完畢。
可曹昂還在愣神之中,一時竟然沒有反應過來,衆人看了曹昂幾眼,可始終不見曹昂接旨,還是一側的班英輕聲喚他,才讓他回過神來。
負責傳詔的乃是尚書僕射士孫瑞,他從長安前來,一路行了近兩月才趕到彭城。眼看曹昂竟然沒有立刻接旨,他不知曹昂心思,一時也忐忑起來。
這時回過神來的曹昂看着有些尷尬的士孫瑞,也知道剛纔有些失禮了,便開口言道:“士孫僕射,朝廷如何想起授我大將軍之職了?”
“驃騎將軍平定青徐黃巾賊寇有功,天子嘉之,自是以驃騎將軍爲大將軍。”
士孫瑞與曹昂並無交情,說話自然便謹慎不少。他是初平元年入的朝,當時曹昂早就離開朝堂了。
曹昂當然不信這些鬼話,若是有功便封大將軍,那大漢的大將軍早就爛大街了。
“我記得好像非是外戚,不得爲大將軍吧?”
士孫瑞讓曹昂問的有些愣神,待看到曹昂確實有些疑惑,這才說道:“曹侯乃是未來皇后之兄,自是可做這大將軍。”
曹昂這才恍然,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曹晞雖然之前被靈帝聘爲劉協嫡妻,在別人眼中或許是天大的榮耀,但曹昂根本沒把這當回事,早將此事拋於腦後了。
將妹妹嫁給劉協,屬於坑妹。
“這倒也是。”
曹昂弄清了此事的內在緣由,倒是勉強放下幾分戒備。看來朝廷是想穩住自已,又或者說是用自已來平衡勢力。
“朝廷以我爲大將軍,昂自是感念帝恩,可既然因爲吾妹之由,那吾父尚在,便將其越過,終究是不好吧?”
士孫瑞聽得也有些尷尬。
長安朝廷對關東諸州郡的情況並不很瞭解,只知道曹操參加了討董,其餘之事,多不知曉,自是也就沒有考慮曹操的存在。
“雖有令尊,但今時不同往日,天下混亂,朝廷任用大將軍,也是以德爲先,若論安天下者,非曹侯莫屬。”
簡而言之,就是曹操不配。
曹昂聽罷,也沒有對此評論,而是說道:“士孫僕射,朝廷命我,本是曹昂之榮,只是大將軍之位,非同尋常,曹昂才淺德薄,卻是有些擔不起如此大任。還請士孫僕射給曹昂一些時間,斟酌一二,再給士孫僕射一個答覆。”
士孫瑞一愣,這這詔書從來都是要麼接,要麼不接,你怎麼還考慮考慮。不過士孫瑞不熟悉曹昂,擔心將其激怒,有些話便不好說,只得同意。
曹昂也是有些拘謹,他感覺長安小朝廷腦子壞了,派個人來傳詔,也不派個熟悉的,也方便自已說話。
可惜辦事通透的左豐死在中常侍之亂中。
曹昂還挺想他的。
其實長安小朝廷派遣士孫瑞前來徐州,也是多番權衡的結果。前來傳詔之人,官肯定不能小,地位不能低,而且馬日磾、皇甫嵩等人又擔心關東人士與曹昂勾結,綜合考量下,只能是士孫瑞了。
曹昂摒退衆人,只留下幾個心腹,只是曹昂坐在堂上,也不說話。
這時王朗最先勸道:“朝廷既然命將軍爲大將軍,那朗以爲將軍應當接受此事。”
“景興且言。”
王朗道:“大將軍內參國政,外掌征伐,若得此職,則征討逆賊,師出有名矣。”
曹昂點點頭。
大將軍之所以比別的職務地位高,就是因爲他擁有對天下兵馬的調度之權,到時候再行擴張之事,便有了大義。
這時李歷說道:“大將軍之職雖然重要,於將軍來說,卻未必合適。”
曹昂聽了,又看向李歷。
“子過何意?”
李歷道:“主公哪怕不是大將軍,亦不影響其權勢,可一旦做了大將軍,怕是袁本初、袁公路二人,夜裏便要睡不着覺了。”
李歷剛說完,王朗立刻反駁道:“主公身兼二州,哪怕不做大將軍,袁紹、袁術亦會忌憚。”
張紘也點頭道:“我等與袁公路已是矛盾重重,不知何時,便可能有一戰。今主公若爲大將軍,來日交戰,便可於地位上對其壓制。”
這時鄭度也插嘴道:“朝廷的用意,只怕就是希望咱們和袁紹、袁術儘早打起來。”
“不用朝廷挑撥,咱們也得與袁術交戰,倒不如儘可能地加強咱們的力量。這個大將軍之位,便是籌碼。”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曹昂終於理解了袁紹的痛苦了。
曹昂身邊的臣屬來源廣泛,隨着曹昂勢力越來越大,隱隱形成兩個派系。一個是以班英、郭嘉爲首的外來系,另一個是以王朗、張紘爲首的本土系。
其中外來系又包括郭嘉、荀攸的潁川派,班英、杜畿、楊沛的關中派,鄭度的益州派,孫邵、王修的青州派,劉馥的沛國派,李歷的冀州派,等等;而本土系又分爲王朗的東海派,張紘、陳端、秦鬆的廣陵派,童恢的琅琊派,張昭的彭城派······而且又因爲追隨曹昂的早晚不同,分爲元從派、附從派、新從派等等。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極爲複雜。
大家追求的利益各不相同,爲了各自派系利益,這鬥爭自是便出現了。
【作者題外話】:注:之前有個錯誤,作者以爲大將軍耿寶不是外戚,有些文章寫耿寶是漢安帝劉祜的親舅舅我還以爲是錯的,因爲劉祜的母親是左姬,今日細查才發現,劉祜的生母是左姬,嫡母姓耿。劉祜登基之後,尊其母左小娥爲孝德皇后,嫡母耿姬仍健在,尊爲甘陵大貴人,而耿寶是耿姬的兄長,擔任大將軍。耿姬生前死後都無後位,所以作者本能的以爲左姬是嫡妻,而耿寶和劉祜沒有親戚,細查才知弄錯了。只不過寫了近七百章,確實找不到前文了,有找到的給我說一下,我好去修改。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