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博弈(一)
表面上看,這件事似乎就要這麼過去,但班英心中卻是明白。
隨着張昭鬧了這一場,只怕幕府和大將軍之前那種融洽的關係便要一去不復返了。接下來大將軍勢必要開始收權了。
果不其然,到了十二月初,曹昂召集衆人,宣佈了親軍拱衛司改組的消息。
對於改組的理由,也很充分。
之前袁紹偷襲渤海、平原、兗州之事,充分暴露了徐州在情報收集、處理上極大的不足。而且自袁紹與徐州決裂之後,徐州所轄之地,多有動亂髮生,也充分說明了對內反間、保衛工作的缺失。
這種情況下,要做好對外收集情報,對內打擊間諜的工作,勢必要擴大親軍拱衛司的權利和編制,所以改組勢在必行。
對於此事,大家反應也算正常。
畢竟大家對於情報機構的理解還停留在將領向外派遣探子的層面上,至於打擊間諜之事,更是很少見。
大家淺薄地以爲,所謂的改組不過是增加一些密探人員。
誰也不知道,曹昂放出的乃是一頭猛虎。
唯有班英,他與曹昂在一起時間太長了,也極其瞭解曹昂的性格,所以親軍拱衛府一出,他便明白曹昂的用意。
曹昂這是徹底不信任他們了。
班英整個人都覺得不好。
君主和臣子矛盾的擴大化,必然會影響到政局的穩定。實際上這些年,班英也不得不承認,曹昂是最好的主公,沒有之一。
但現在形勢的改變使得權利鬥爭也要發生變化,他作爲文官的首領,不可能退縮,可同樣他作爲曹昂的幕僚長,也不可能帶頭反抗曹昂。這種局面下,他只怕要夾在其中,兩面爲難。
憂心忡忡之下,班英決定去見曹昂,希望可以打消曹昂大動干戈的念頭。
曹昂正在看奏報,聽得班英求見,於是便讓許諸將他引進來。
見到班英,曹昂便笑道:“公玉,這兩日我一直在考慮兗州大戰的封賞之事,這一次要封賞的人着實太多。吏曹報上來的封賞名單我看了,大體上我都沒意見,不過封賞標準還是低了些,要再加上兩成,要讓將士們覺得,國家打了勝仗,他們也能跟着獲利。爲國而戰,也是爲他們自己而戰。”
班英聽了便說道:“主公,我們當時考慮這份封賞確實也有點低,只不過這次封賞的將士着實不少,而府庫也確實拿不出太多錢了。”
曹昂聽後,也不由得嘆道:“這兩年年景不好,糧食也欠收,再碰上連番的戰爭,所有事都擠到一塊,你操持着幕府這份家業,着實也不容易。
不過幕府再難,總不能讓底下人寒了心,所以這多出來的兩成封賞,由廣陵侯府出吧。”
幕府缺錢,曹昂本人並不缺錢,哪怕曹昂的開支也同樣巨大。
幕府的收入,除了田地、商業進項,很大一塊便是戰爭的繳獲,尤其是親兵營參與的戰爭,相當一部分都落入曹昂的口袋中。
曹昂麾下親兵營十二部,在加上拱衛、近衛、帳前三司,無論是官職任免還是軍費開支,不走幕府公帳,完全是曹昂養的私兵。
曹昂本人從不奢靡,所以日常花費並不多。侯府巨大的開支,其實大部分都花在養這些人身上。
班英聽得曹昂如此安排,心中爲之一鬆,天知道這大半年來,他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搞錢”,小小的銅板快把他給搞瘋了。
定下了此事,二人便商量起官吏的升遷,這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曹昂便又說道:“這次大戰,李歷和氏儀二人俱有功,而且二人也不太擅長內政工作,所以我想着升李歷爲前軍師領中參軍,氏儀爲右軍師領中監軍。還有劉馥,現在去了幽州,肯定無法再兼顧幕府事,而且他一個從事的身份,亦不便在幽州開展工作,我準備任命他爲後軍師。公玉以爲如何?”
聽到曹昂如此安排,班英心中立刻有些緊張起來。如此大規模地調動幕府參事,他不知道曹昂意圖何在?
不過曹昂的理由也很充分,他甚至無法拒絕。
班英只得問道:“主公之言倒是穩妥,只是前軍師不是由荀公達擔任嗎?”
“荀公達轉任幕府參事。豫州這邊畢竟各家實力強大,沒有一個領頭人物,總是說不過去。不用荀公達,總不能用荀文若吧。”
又是一個讓班英無法拒絕的理由。
“那其他空位由誰來補充。”
“你覺得滿寵、孫卲二人如何?兗州剛定,正是不安的時候,用滿伯寧也能讓兗州上下安心,而青州作爲與冀州大戰的重要戰場,也得安穩,算來算去,孫卲最合適。”
還是讓班英無法拒絕的理由。
可是曹昂用的這三個人,班英卻看得很清楚。荀攸是個滑頭,滿寵是個酷吏,至於孫卲則是個識時務之人,三人入了幕府,肯定要唯曹昂之命從之。
再加上幕府中原本就是曹昂家臣的王巖,整個幕府將會完全由曹昂的意志來支配。
這樣的情況班英其實並不願看到。
自秦皇、漢武之後,沒有臣子願意再經歷這樣的君主。而之前雙方的平衡被打破後,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這個集體的發展。
班英的腦海不斷地旋轉着,思考着如何繼續保持幕府的穩定。
既然曹昂開口,那荀攸、滿寵、孫邵三人不能動。雖然實際上除了荀攸,滿寵和孫邵都不夠資格,滿寵加入徐州集團並不長,而孫邵之前不過是一個左典軍。
但矮子裏面拔將軍,兗州和青州還真就只有這兩人。
可既然不能動這三人,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幕府人數,稀釋三人在參事中的比重。
至於加誰,班英也有考量,至少要讓曹昂可以接受。
於是班英說道:“主公,荀攸、滿寵、孫邵三人的確合適,不過幕府之中,事務着實繁雜,人手不足,再加上荊州新定,冀州又是攻取目標,我認爲再加三人,分別是王朗、蒯越和田豐,不知主公以爲如何?”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