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盟友、背叛與操戈(十一)

作者:鳴奇
劉協一路北上,到達虞城(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一直未至的丁衝終於帶着夏育的部隊和河東郡太守王邑趕到了此地。

  這些日子,丁衝早就和夏育會和,只是一直謹遵曹昂的安排,在河東郡按兵不動。天子一敗再敗的消息不斷傳到河東,他整個人心急如焚,心亂如麻,若非曹昂給他下了死命令,天子不至河東,他不得出擊,他早就南下護駕了。

  聽得天子差點在陝縣落到李傕手中,丁衝都有些後怕,直到現在都不解,曹昂到底爲何如此不慌不忙,全不在意呢?

  他這個外甥,做事太冒險了。

  丁衝的趕到,使得朝廷的權利架構又發生了變化。

  夏育手中有六千人馬,是楊奉、董承、胡才、李樂、韓暹幾人軍隊之和,幾人在夏育面前自然顯赫不起來。

  可憐幾人剛當了幾天權臣,就大權旁落了。

  幾個人自是不甘,便聯合起來,準備一同對抗丁衝、夏育。可是幾人卻不知,夏育根本看不上他們,一出手便打了幾人的七寸。

  丁衝、夏育到了虞城次日,便聯合朝中大臣,請求招大將軍曹昂前來救駕。

  董承等人都懵了。夏育是不是瘋了,明明是挾制天子的好機會,將曹昂招來,豈不是所有人都沒了機會。

  衆人又是勸說,又是威逼,可夏育怎麼會在乎這幾個蟊賊,任憑几人上躥下跳,根本不搭理。

  衆人又去勸說天子,可是劉協也說了不算。

  這一次有夏育手中軍隊鎮着,哪怕董承等人再是反對,此事還是被通過。

  董承等人不明白,從前不招曹昂是因爲董承、胡纔等人兵多,這一次要招曹昂乃是因爲夏育兵多。自始至終,朝廷都被軍隊給裹挾着意志。

  前去向曹昂求援的乃是尚書梁紹和尚書右丞鍾繇,本來應該要選更重要的官員,可朝廷現在實在沒有可用之人了,總不能讓楊彪去吧。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曹昂希望通過李傕、郭氾之亂來完成削弱大漢朝廷的目的基本達成。

  梁紹、鍾繇離開之後,衆人護着劉協前往安邑暫歇。沒兩日張楊派數千人揹着米來到河東,算是解了朝廷的糧荒。

  張楊也是個投機派,聽說天子流落河東,便有心做下一個李傕,便率軍前去護駕。走到半路上聽說朝廷已經去招曹昂救駕,張楊嚇個半死,竟然又退了回去,只讓人來給天子送糧。

  劉協倒是感念張楊送糧之功,封了張楊一個安國將軍的封號。

  衆人到了安邑,勉強安穩下來。董承便提議,可派人前往李傕軍中和談,換回被俘虜的官員。

  董承眼看曹昂前來已成定局,他也無力阻止,不過他並不願就此認命,便想着救回被俘之人,交好朝臣,結聯黨羽,以對抗曹昂。

  衆人聽了,倒也覺得有理。

  唯有夏育聽後,卻是笑道:“我們有何籌碼從李傕軍中換人?再說李傕是逆賊,意欲弒君,我等爲人臣者,不說除賊,還要和賊寇和談,讓人知道了,豈不恥笑。

  我看啊,我軍不僅不能與之和談,還要立刻出兵,渡河南下,擊敗李傕賊子,護送天子返回洛陽。”

  衆人聽後,俱是大驚。

  楊彪也擔憂地說道:“夏將軍,我軍如何能與李傕再戰?”

  夏育道:“我麾下兵馬,加上其他諸將人馬,加起來有萬人之多,如何不能戰?這些日子,李傕雖然連續得勝,但離開巢穴,又走了天子,早就軍心不穩,且其麾下軍士轉戰多時,亦已疲憊不堪,正是我軍出兵的好時候。若是待李傕重整旗鼓之後再戰,纔是真的難以取勝。”

  楊奉、董承幾人,俱不願意出戰,立刻站出來反對。

  夏育一如之前一般,還是不搭理幾人,而是對劉協說道:“天子,這一戰乃是爲恢復天子聲望,朝廷權威,勢在必行。”

  劉協有些猶豫。

  丁衝不住地看向對面的楊彪。

  楊彪心中有些疑惑,丁衝爲何急不可耐地開戰,要知道朝廷此時已經派人去招曹昂了,用不了多久,曹昂便會趕到河東主持大局,丁衝用得着這麼着急嗎?

  眼看丁衝緊盯着他,而且楊彪也覺得夏育之言有理,最重要的是,楊彪不想讓這些事都由曹昂完成,那將會使得曹昂的權勢更加鼎盛。

  於是楊彪也站出來勸說劉協,請求出兵弘農。

  當前支持出兵的勢力大於反對的勢力,於是劉協便同意了此事,還封夏育爲徵南將軍,假節,宣威侯,開府如三公,總領此戰。

  夏育受了爵位和官職,可開府如三公的加銜,打死也不受。

  夏育可不傻,有些官職,不是他這個級別的人可以坐的,貿然領受,禍害無窮啊。

  此番南下,夏育要帶上所有人。董承幾人更是不願,在朝廷作威作福多好,誰願意跟李傕死磕。

  可此事根本由不得他們,夏育揚言,若是幾人不去,便以“通敵”論處。而且夏育擺出要對他們動手的架勢,嚇壞了幾人。

  最後還是劉協說和,讓楊奉、胡才、李樂、韓暹四人同往,至於董承和劉備,被劉協留在了身邊,相比較其他人,他還是更信任表叔董承和忠臣劉備。

  而夏育也留下了王邑的郡兵和高祚部,防止朝中生亂。

  夏育很快便帶着衆人南下,諸部從大陽渡河,到了茅津渡口,他很清楚這四人乃是一夥的,便提議分設兩營,他自己一營,其餘四人一營。

  夏育防着四人,四人也防着夏育,便同意了此事。

  李傕此時還在陝縣,並未返回長安,他正蒐羅船隻,準備前往河東。

  於李傕來說,天子是他窮盡一切辦法也要捉到的人,在沒有喪失所有底牌的情況下,他絕不會放棄。

  眼見朝廷軍渡河南下,要與他們大戰,李傕一時喜出望外,此爲天無絕人之路。

  於是李傕立刻要糾集郭氾、張濟二人,商議一同出兵茅津。

  面對李傕的進兵邀請,郭氾自然出兵相隨,而身爲弘農地頭蛇的張濟卻有些猶豫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