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喫醋
天安門往東,沿長安大街走兩百多米,就到了勞動人民文化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那會兒是明清太廟,這會兒是人民羣衆的文化活動場所。
今日,南門內柏樹林,7個展銷處在枝幹遒勁的參天古柏間一字排開,分類陳列出售全國108家出版社的圖書。
“咱們舉辦這次全國書市,目的是爲了豐富京城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各界讀者的需要,展示F4以來全國圖書出版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巴拉巴拉給江弦介紹。
現在叫全國書市,後來改了個名字,叫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簡稱書博。
“這次爲了密切作家、出版社、書店和讀者的關係,在京的和外地雜誌社、出版社的同志,也將分批到書市直接聽取讀者意見和呼聲。”
這兒自然是沒有《讀》《青》《意》《知》的,都還沒創刊。
搞最早的是《讀者》,創刊於甘肅,從創刊開始走的就是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的路子,不光內容板塊相似,甚至名稱都叫《讀者文摘》,後來讓人家美國的給告了,改成了《讀者》。
當時新華書店是主要銷售渠道,不過新華書店負責人並不看好《讀者文摘》,直接來了一句:“你們甘肅能辦出什麼雜誌?”
《讀者》特愛提這事兒,整的自己跟受害者似得,想啪啪打人家臉,因爲這位書店負責人,自己就是個甘肅本地人。
事實證明,此人還真就是長了雙火眼金睛,一眼就識破了這羣妖魔鬼怪。
“江老師!”
“德寧老師!”
章德寧從擁擠的人羣裏擠過來了,“好久不見,身體還好吧?”
“好着呢,德寧老師你呢?”
“我也好。”章德寧滿眼笑意,“你那篇《芙蓉鎮》寫的真不錯,咱們雜誌社好多編輯都看了,都覺得好,都盼着下一期呢。”
“是麼。”江弦靦腆的撓撓頭,又忽的瞅見王扶編輯不知啥時候站在了不遠處,雙手抱胸,時不時往這裏瞥上一眼,眼神跟防賊似得。
“江作家,你好、你好。”旁邊一年輕小夥子遞過來手。
章德寧介紹道:“這是咱們《京城文藝》新來的編輯,叫劉恆。”
劉恆這小子,才華不僅在小說,更多在編劇上,《集結號》《金陵十三釵》都是他擔綱編劇的作品。
“你好、你好。”江弦和他握了握,交談得知,劉恆比他還小一歲。
“這麼年輕,就進到《京城文藝》當編輯了?”
“您可別誇我,您這個歲數都寫出《棋王》了,砍倒文壇一大片,我這不值一提。”
劉恆這小子說話也是一把好手,後來他升任京城作協主席,在作代會的閉幕式上講了番話,算是就職演說吧,把好多人都聽傻了,說:以前光知道劉恆寫文章厲害,沒想到這哥們兒講起話來也這麼厲害。
更牛叉的是,後來市委一領導開座談會,拿出一筆記本,唸了一遍,就是劉恆那番話,說:劉恆已經講得很到位,我把劉恆的話重複一遍就行了。
“你不在的這段時間,咱們《京城文藝》變動還挺大的。”章德寧透露道:“王濛老師現在擔任咱們社裏的副主編,他說回頭一定要找你約篇稿子。”
“咳咳。”王扶編輯不大愉悅的咳嗽兩聲。
正醋着呢,書市哄亂起來了,人羣簇擁着摩肩擦踵,只爲一睹老作家們的風采。
葉聖陶、臧克家、謝冰心、嚴文井、丁凌...這五位,想必不用過多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