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落葉歸根
導演張陽、趙大爺、宋單單、郭得綱、郭滔等近十位主創人員在央視《落葉歸根》首映禮中集體亮相。
作爲首映禮上全場最大的“腕兒”,趙大爺一直坐在新聞發佈會主席臺的正中間,可他卻滿臉的痛苦表情,即便身旁的宋單單偶爾跟他耳語,他也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態度,一度讓大家懷疑“趙宋”組合是否又難圓2007年春晚夢了。
之後,在休息室採訪趙大爺時大家才知道,他是吃了救心丸才撐下來整場發佈會的。經過簡單的治療,趙大爺的精神越來越好,甚至可以與好友聊起家常。
談到《落葉歸根》,談到與導演張揚的合作,趙大爺放言:“其實對這兩位導演我沒有權利做評價,他們倆最相像的地方就是都姓張,五和六又捱得特別......我跟他的溝通過程當中使我學習了很多東西。跟張陽我應該感謝他,剛纔我說了他挑選了一個非常適合我,就是按照我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偷偷摸摸寫了我一年半,就描着我寫,這一年半的時間在張楊的心裏就是一種信任,這種信任你想他沒有一個合作不合作的概念,......,不像我有時候脾氣暴躁,還傷點兒人啥的,他沒有這種毛病,所以說就能成事兒,也給他一個祝願,這個電影對於他來說,第六代導演,而且很年輕......”
這部趙大爺主演的電影很有意思,接地氣而且妙語連珠。寧遠甚至覺得這事國內最好的公路片了。
國內的公路片也是從《落葉歸根》後開始,雖然後面還有什麼《後會無期》《心花路放》《人在囧途》等佳作,但後面的那些片子基本就是用公路片的形式來拍喜劇,內核上少了時代與人的碰撞結合。
作爲一部悲喜交加的公路片,電影在變大上不僅完美的體現了趙大爺在喜劇上的造詣,還通過線性敘事將黑色元素、荒誕的風情雜糅在電影中。
影片開始的靈感來自《南方週末》的一個報道。有位農民工千里背屍,把同伴的屍體運回家鄉安葬,聽起來好像很荒誕,完全不可想象。但是導演之所以看中這個故事,恰恰是這位農民工看似笨拙,並且與時代脫節的行爲,詮釋了國人內心對故土深沉的思念。
落葉歸根,是多少華人所心心念唸的?
不過電影的總票房不過才一千多萬,觀影人次65萬,還不到《黃金甲》《繡春刀》的十分之一,但寧遠卻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
而且這部電影的導演張揚不是別人,正是中戲出來的爲數不多的能拿的手的導演,寧遠的師兄。
不過這個師兄拍的都是文藝片,但評價都非常的高。跟那種地下電影還是不一樣的。
同爲第六代導演的師弟寧遠能來捧場這讓張陽也感到很意外。
“張師兄。”
“寧遠師弟,曾離師妹你們來了。”
“我們這也是不請自到啊。”
“哪的話,你們能來真是太好了,我是不敢邀請你們啊,怕你們太忙....”
“行了師兄,客套話不說了,咱們一會有空在聊,你先忙着。”
“哎好...”
兩個人隨口跟張陽聊了幾句,這邊寧遠又分別跟郭得綱和趙大爺兩位喜劇大咖分別聊了一下,並說有機會一起合作。
還讓說有機會去德運社看看相聲去。
郭得綱尋思寧遠開玩笑呢,沒成想德運社的07年封箱演出,寧遠真去了。還是找人買的高價黃牛票。
德運社的天橋劇場跟笑傲傳媒的劇場捱得很近,寧遠就帶了一個司機兼保鏢的鄧勇去了會場。
這天是德運社的封箱大盤點,跟後來的德運社封箱還不大一樣,還有各種的頒獎,什麼最新面孔獎,什麼亂七八糟的獎,主持人是於遷還有李青。
給寧遠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個叫燒餅的小孩打着板,“挺掛相的。”
最後穿着一身唐裝的老郭和於遷上臺來了一段論捧逗
郭:他爸爸這汗就下來了,“老師你再給我們一機會”“一加一得幾”“250”“走走”
於:我看我才二百五呢
郭:“老師你再給一機會”
於:我爸爸也不容易
郭:“一加一等於幾”“1000”“出去”“老師你再給一機會”
於:看把我爸爸急得
郭:“最後一次,一加一等於幾”“二”“老師你再給一機會”
於:還給機會啊,我跟我爸爸我們爺倆到底誰傻
郭:都傻都傻,不用爭
於:這有什麼爭的,兩代人都這麼損可不對啊。
郭:小的時候,咱曲藝社誰不知道他啊,咱們業務考試,我這個阿,門門都是一百。說學逗唱,甭管什麼。我還沒考呢,老師就給我一百。
於:這老師也偏心眼阿
郭:他這個阿,30,25。卯了卯勁,一個月沒睡覺,努力了一把,
於:-9?我上一學期還欠人9分
郭:外面算卦去了,我怎麼能考一點,考點高分。算卦的告訴他,考試之前喫一根油條,喫倆雞蛋,一根油條倆雞蛋,100分。真聽話,喫,喫完考去了。0分,
於:怎麼0分阿
郭:先喫的雞蛋。
於:
下面的觀衆笑得前仰後合,這時候的老郭和於遷還正屬於壯年,雖然沒後面的那麼老辣,但就在目前的相聲界已經算頭勾了。
雖然沒上過春晚,但是在京津地區乃至整個相聲界,郭得綱的名氣已經打出來了。能被邀請去《黃金甲》活躍氣氛,並參演《落葉歸根》都說明了這個問題。
散場之後,寧遠給老郭打了個電話,告訴他來了,老郭急忙出來給寧遠引進後臺,並且給於謙還有幾個老先生給寧遠介紹了下。
聊了幾句之後,寧遠婉拒了老郭約着一起喫飯,畢竟人家封箱完了都是自己人,一個外人就不跟着一起湊熱鬧了。
“這位爺怎麼什麼情況?來看演出的?”於遷笑着問道。
老郭道:“誰知道呢,前幾天那個《落葉歸根》首映式認識的,留了電話聊了幾句,說是要來看演出,我當他客氣呢,誰承想真來了。”
於遷道:”你也是的,人這麼大導演這麼大老闆來看你相聲你都不知道啊。還讓人買的高價票。”
老郭道:“這誰知道啊。”
年關將近,2006年各個公司的最後一季度財報也出來了。
銀河科技06年第四季度營收億,比較第三季度增長百分之十七,第一次實現了正盈利。
而主要的盈利點在頁遊和廣告收入。
光通通信第四季度營收,億,勉強達成收支平衡,主要收入來自無線增值業務和技術服務,以及廣告費。
光通互動娛樂,第四季度營收億元,盈利8千萬,這還是建立在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費用的基礎之下。果然網遊是金礦啊。
光是《跑跑卡丁車》這一款遊戲的第四季度的收入就達到了億,在06年五十多個星期內,有一半的周熱度冠軍被卡丁車收入囊中,跟《征途》一併成爲06年最吸金的遊戲之一。
京海實業的年度統計也下來了,今年總營收在扣除掉必要開支、銀行貸款之後還有總盈利十二億七千多萬,在陳紫如和寧遠還有張京生等幾個人商量之後,股東分紅五億,拿出六千萬作爲員工年終獎金。剩下部分作爲明年新項目的啓動資金。
寧遠佔股百分之二十,拿到一億的分紅。
至於銀禾傳媒雖然三部電影都票房大賣,但還得給笑傲娛樂和暢遊娛樂進行輸血,不過即便如此,銀禾傳媒這邊還是有一部分剩餘資金。
寧遠給王卓和寧昊,以及大部分的員工都發了紅包,包括兩個簽約演員,張毅和佟利雅。
兩個導演的紅包比較大,王卓是九十九萬,寧昊是六十六萬,這也是跟票房成績有關的。
除此之外,寧遠還送了王卓一臺路虎,這也沒的說,旁人心裏也只能羨慕。畢竟王卓是拿了一億票房的。一部電影讓寧遠掙了好幾千萬呢。
倒是張毅和佟利雅在拿紅包的時候都很不好意思,因爲公司的合同本來就夠寬鬆的了,他們目前的戲還都是公司的資源,也沒安排她們什麼商業活動,最多就是給自家電影站個臺,平時沒戲拍的時候還有補貼拿...這待遇都簡直沒得說啊。
不過銀河傳媒經紀業務部也就簽了這麼兩個演員,還有一個鄧朝算是預定了下來,雖然沒加入華藝,但還是被寧遠推薦參演了《集結號》,畢竟寧遠也是大投資方。
而寧遠還打算在籤幾個藝人,最好湊出一套跑男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