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要錢的?
“朝啊,你跟你媽...這麼說有點彆扭啊...”寧遠說戲的時候笑着說道。
“行了,師哥,你想怎麼說怎麼說吧...”鄧朝一臉無奈的道。
一旁的袁荃則有點不好意思的捂着嘴笑了一笑。
“行了,別鬧了,這開場戲,你們一起對時間這塊,今天是你的五十歲生日,然後你兒子給你買了蛋糕幫你慶祝,但是爲了這個蛋糕花了不少時間,所以...最後出門的時候,你多給他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他喫早餐,就是這三十分鐘的時間,你沒能趕上公共汽車,因爲汽車費用漲價了...”
“來開始。”
這邊寧遠的電影開機了,而發佈會之後,關於寧遠的新片是個科幻片的消息也是穿的鋪天蓋地。
“銀禾傳媒投資的《時間規劃局》日前舉行了在京舉行了開機發佈會,導演寧遠、攜主演鄧朝、周訊、陳昆以及客串的中戲同學張紫怡、劉業、袁荃、胡鏡、陳明浩等一起出席了發佈會。該電影講述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人類的遺傳基因被設定停留在25歲,不管他們活了多久,生理特徵都將保持在25歲。然而到了25歲,所有人最多隻能再活1年,唯一繼續活下去的方法就是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更多的時間=。於是時間就成了這個世界的流通貨幣。
類似於銀行的時間管理機構遍佈全球,而時間守護者會像警察一樣追蹤並記錄每個人所使用的時間和剩餘的時間,一旦在時間銀行中的存額所剩無幾,就將被剝奪生命。有錢人可以長生不老,而窮人們的生存則變得很艱難,一旦手臂上的表清零,就代表着一個人的死亡
銀禾傳媒方面聲稱,這部電影投資達五千萬......”
“國內票房記錄保持者寧遠的新電影,《時間規劃局》日前在京城舉行了發佈會,寧導聲稱新片是科幻片,主要講述了未來世界,時間成爲貨幣,每個人的榮貌都停留在二十五歲
作爲國內單片票房最高記錄保持者,寧遠的新片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不清楚的是,寧遠的新片是不是又是像上次的《人生遙控器》那樣的科幻喜劇片。不過此前寧遠導演的電影《只有你》《人生遙控器》《繡春刀》系列,都取得不錯的票房和口碑,並連續擊敗了幾位大導演,分別拿到了2003,2004,2006,三個年度的票房冠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部電影同樣會給我們帶來驚喜...”
“寧遠導演的科幻電影《時間規劃局》目前在京城懷柔影視基地開機,從銀禾傳媒已經公佈的劇情來看,劇情設定非常新穎,並且以寧遠一貫的電影質量,我們可以相信這又會是一部合格的商業大片...”
媒體上對於電影的報道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看好,畢竟寧遠的電影在票房上還沒失過手。
而晚上的議論就很有意思了,三大名導的粉絲們和寧遠的支持者們都對寧遠的電影議論紛紛。
“等了一年多了,寧公子終於要拍新片了啊,不容易啊,還好不是有生之年系列。”
“《人生遙控器》的時候我還以爲真是科幻片,結果進了影院被鄧朝和孫宏雷笑死,這次又是科幻片,是不是又掛羊頭賣狗肉了啊?”
“科幻片?真的假的?”
“騙鬼你去吧,科幻片,國內這個技術還有能拍客戶片?搞笑呢吧?”
“別說了,五千萬投資還拍科幻片,這就感覺離譜啊,是不是《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那種科幻啊?”
“國產電影說科幻不就是在搞笑嗎,估計就像樓上說的那樣,掛羊頭賣狗肉啊。”
“寧遠也就是拍拍商業電影,他拍的片子有一部能叫藝術的嗎?看過《霸王別姬》嗎?看過《活着》嗎?”
“寧遠的電影一向都是質量保證,別管什麼類型,好看就完了。”
“是啊,我還等着看《繡春刀》第三部呢,結果寧導該拍科幻了,不過肯定要支持啊,這設定國內誰想的出來啊?”
“你們酸什麼啊,在酸寧公子也是國內票房最高記錄保持者,國產電影唯一破三億的,而且還不到三十歲,說實話你們老拿他跟那些四五十歲的老頭子比,我都替他寒磣。”
“人家拍電影也就是玩票,這些大導演連一個玩票的都比不過,還好意思吹呢?除了《霸王別姬》和《活着》還有點能說的嗎?”
“我尋思寧遠一直就說自己拍的就是商業片啊?人家一個三代,家裏企業上百億不說,自己在互聯網領域都是巨頭級別的了,號稱互聯網‘四大天王’,專業的票房玩不過人家跨界玩票的,也就人家沒興趣的獎項能拿出來吹一下,還好挺好意思呢?”
“你們就別拿藝術來碰瓷寧公子了,人家一直就說對這個沒興趣啊,不過樓上幾個說話也太黑了,專業比不過玩票的.....”
“人生贏家寧公子啊......”
總的來說,基本上攻擊寧遠的幾乎都是張程兩位的忠實擁躉,喜歡馮曉剛的很少會說寧遠的不是,馮曉剛也是拍商業片的,基本上也就沒有什麼獎項可拿出來說的。
畢竟張程兩位都是拿過三大電影節大獎的。
不過馮曉剛跟寧遠的關係確實不錯,兩人的電影首映之類的都會相互捧場,而且馮曉剛的新電影《集結號》還有寧遠的投資。
馮曉剛還在一次採訪中稱,他見過的大院子弟裏,王碩是個衝鋒陷陣的將軍,鄭小龍是個文質彬彬的文人,而寧遠則有文武雙全的儒將風範。
所以基本網上也都知道,兩人關係也不錯。
“看新聞了嗎?寧遠這要拍新電影了啊。”王宗雷剛進了王宗君的辦公室,就聽大哥王宗君問道。
“他現在這個地位,要拍電影,比馮曉剛和張一謀的聲勢還大啊,還能不知道?”王宗雷笑着說道。
“你說他都這麼有錢了,拍電影是不是就爲了玩啊?”王宗君問道。
王宗雷道:“玩着就把錢掙了,這上哪說理去?咱們做這麼多年電影,可能未必有他這幾年在電影上掙得多。”
王宗雷這倒不是自謙,華藝的雖然是目前電影行業的龍頭企業,但是作爲製片方,註定在國內的這種分成體系之下喫不到最大的蛋糕,票房成績再好也是面子上的。而且華藝的最掙錢那些電影比如《功夫》《大腕》《天地英雄》這些都是哥倫比亞的投資是大頭,現在吧哥倫比亞坑的退羣了資金鍊都有點跟不上了,《集結號》的投資八千萬,銀禾、寰亞都投了一部分之後,剩下的部分還是貸款解決的,就知道現在的華藝日子有多難過了。
不過即便這樣,華藝仍然是國內電影民企當中的頭部企業之一。
“這次融資要不找一下寧遠?”王宗雷試探性的問道。
王宗君聽後眉頭皺了一下,因爲資金緊張,華藝目前正在進行第三輪的融資,以保證明年的拍攝資金,目前正在跟分衆傳媒進行注資談判,在引入一家資金也不是什麼壞事。
在此前三次私募資金中,華藝採用國際流行的“股權融資+股權回購”的操作手法,先從其他原股東手中溢價回購股權,再向新投資者出售股權融資,這樣不僅保全了影片版權的完整性和對公司的控股權,也強化了外部資金的流動性,以便在獲利後安全退出。
2000年3月,太合集團出資2500萬元,對華藝廣告公司進行增資擴股,並將公司變更爲“華藝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太合集團與王家兄弟各持50%股份。
2004年底,一直在國內謀求機會的TOM集團,表示有意入股華誼藝。王氏兄弟覺得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回購太合集團的股權。
2005年,王氏兄弟進行了新一輪私募,這次引進的對象是馬清揚所掌控的牙虎,回購了營收大跌有意退出的Tom在線所持有的股權。
2007年,華藝兄弟展開第三輪私募。分衆傳媒聯合其他投資者向華誼兄弟注資2000萬美元,目前正在進行談判。
而這輪的融資,也是爲了IPO上市做鋪墊。
寧遠有錢大家都知道,但具體有多少錢,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但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寧遠在股市賺了上百億的消息,別人不知道,圈子裏還是多少有人知道的。而王宗雷作爲京圈一員,也從上面流出來的隻言片語中聽說了一下。
所以今天跟大哥王宗君也說起這件事,也算是爲了平衡一下股東之間的關係,畢竟現在股東里就有馬清揚和江楠春這種大佬,引入寧遠的資金也不是大問題。
王宗君也很快就想通了關節,“那就這樣,你這幾天去跟他見一面,你們之間比較熟悉,跟他談談也好。問問看他有沒有這個意向。”
王宗雷點點頭,“行,我明天正好藉着去片場看看周訊,跟他說說這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