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電影愛好者
蓉城雨雲突散,一度傳出可能因大雨而取消的電影《赤壁上》全球首映禮,順利地在著名的蜀都武侯祠進行。
國家一級重點文保單位的露天廣場上破天荒地搭起豪華舞臺,上百名“三國士兵”和着急促的戰鼓搖旗吶喊,上百名蜀都娃高聲朗誦蘇東坡名作《赤壁懷古》,先有變臉,後有噴火,極具川蜀風味。
很多人興奮了,導演吳白鴿,“周瑜”梁朝韋、“小喬”志玲、“曹操”張封毅、“孫權”張振、“趙子龍”胡君、“劉備”尤永……主創人員一一登場。
頗爲有意思的是,影片出品人、中影集團董事長韓山平的一句口誤——“我們將傾全國電影院之力發行好《無極》”,
讓現場記者忽地擔心起來:同樣羣星雲集,同樣名導出手,同樣身價昂貴,《赤壁》不會成爲第二部《無極》吧?
要知道《無極》的主要投資方就是中影集團,但是這部電影可是血虧的,直接讓中影好幾年都沒在碰大製作。這《赤壁》要是跟《無極》一樣,中影以及聯合投資方成天娛樂還有伯納影業,可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在接下來的採訪環節,扮演周瑜的梁朝韋得到了非常多的提問。
“笑場?”在《赤壁》全球首映記者會上,梁朝韋聽到多次這兩個字後,終於憋不住了:“有嗎?”
“有。”N位記者的異口同聲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那應該是笑金成武吧!因爲導演要拍的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年輕版諸葛亮,所以給了他很多幽默的臺詞。我覺得大家看周瑜是笑不出來的。因爲不論是拍戲前還是拍攝中,導演都希望我能在周瑜身上放進一些幽默感,但我實在放不進去,每天拍戲都很憂鬱。”
絕大部分的拍攝時間裏,梁朝韋都要穿着厚厚的鎧甲出鏡,“坐下來屁股痛,站起來肩膀痛”。記者笑他“自作自受”,因爲本來纔是演諸葛亮的,不過因爲一些事情他辭演諸葛亮。不過在發哥的周瑜出現問題後,他又頂替發演哥周瑜。
記者提起這個,梁朝韋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直言他始終相信獲得任何角色都是因爲緣分,演周瑜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不過——”梁朝偉忽然一臉期盼,“在香江看完電影后,我就奇怪爲什麼導演最初不找我演曹操?曹操太有意思了。以後要是有導演拍曹操,我很希望有機會演。”
接着,記者繼續把“笑場說”拋給真正的“曹操”張封毅。
“諸葛亮給鴿子扇風”、“張飛出場總要擺些搞笑的POSE”……記者們七嘴八舌地講述笑場的地方,張封毅聽得直髮愣,好半天,他才緩過神,一嘆氣:“拍片子的時候,我們也很擔心這個。原來的劇本是一個香江人寫的,年紀輕輕,寫了很多很現代的臺詞。比如讓曹操說‘一個鄉下人’、‘這是開玩笑’,太現代了,曹操再怎麼樣也不可能說那麼市井的話。後來都被改掉了。”
《赤壁》換了N次編劇,從最初的《色戒》編劇王惠玲,到鄒靖之、盧葦,再到陳韓、以及《走向共和》的編劇盛合煜,張封毅是“見證者”。
“我看過一二稿的劇本,盧葦寫的,很好,但導演不喜歡。梁朝韋、金成武的表演很敬業,很努力。但怎麼說呢……還是內地演員的表現出色。《赤壁》投資那麼高,國內市場又太小,導演想得更多的是國際上認可。外國觀衆絕大部分聽不懂中文,看的是英文翻譯。我們那些很文藝的臺詞做得再漂亮,翻譯成英文也就一句話,做不出什麼精髓。”雖然嘴上說理解,但看得出,這個“曹操”遺憾不少。
張封毅首先對劇本就是不那麼滿意的,同樣他對於香江這些拿着內地演員好幾倍的片酬就來的同行也同樣不滿意。
但他畢竟就是個演員,導演吳白鴿又是出了名的擰巴。在張封毅看來,導演對三國的瞭解太少了。以至於對劇情、人物刻畫上,都存在很大問題。
這一點寧遠也是很認同的。赤壁的服裝、道具團隊一點問題都沒有,臺詞嗎,這玩意就不像個三國。
什麼“略懂略懂”“萌萌站起來”,這些臺詞讓作爲半個三國迷的寧遠簡直覺得天雷滾滾。在加上演員選角,那二爺還沒三爺高呢,這不開玩笑呢嘛?還頂着名說是照着《三國志》拍的,什麼觀衆被《三國演義》誤導了之類的。。。
人家演義本來就是小說,演義印象和歷史形象本來就是兩個事。
還有一點就是梁朝韋和金成武這兩個帥哥,跟寧遠心目中,“曲有誤周郎顧”的周公瑾,以及“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諸葛武侯,差的太多了。
這不是說長相,而是那份神韻。半點皆無啊。
還有周瑜孫權帶隊衝鋒這種情節就太搞笑了,還什麼“救嫂子”
寧遠其實也接到了邀請,不過推了,沒去。雖然跟中影方面關係不錯,還是投資方之一伯納的股東,但寧遠還是沒去,他怕雷啊。
“也真敢去,把三國拍成這個鬼樣子,還敢去武侯祠,這是給諸葛武侯添堵去了嗎?也不怕昭烈帝晚上找他啊。”
看着電影頻道直播的首映禮寧遠說道。
“你可行了吧,說人家拍的不好,你怎麼不拍個三國啊。”曾離在一旁笑着調侃道。
寧遠聽到後笑了笑,這不是就是你行你上的意思嗎。
“你還別說,這片子給我拍,肯定不比他差就是了。”
“你也就在這說的輕巧,怎麼沒人來找你拍啊?”
曾離這話直接給寧遠噎到了,誰能來找寧遠拍戲啊?
寧遠這事想了一下,還真沒想到,誰會請他拍戲啊......結果這話還真就說早了。
第二天,寧遠的大舅,來了個電話,讓他去電影局一趟。
寧遠自然是二話不說就去了。
“我做導演啊?”寧遠有些詫異的問道。
李明堂點點頭,“你跟黃導演聯合執導,這部片子是明年六十週年的獻禮片,這分量你應該比我還清楚。而且這事還不是我一個人定下的,聽說幾個老爺子可是點名要讓你來執導。說你們公司出的戰爭題材不錯,你這又是當導演的,錯不了。”
寧遠點了點頭,“那這個就沒的說了,我肯定沒問題。什麼時候啊?”
“這個不急,演員什麼的你到時候和韓董,黃導演商量一下,需要用誰你們自己看着辦,明年過完年開機,國慶之前要能夠上映。”
寧遠自然是沒什麼意見的。這活能落在自己頭上,也算是好事。
“對了,這種主旋律片子估計也掙不到什麼票房,不過你既然當了導演了,投資費用你也跟中影一起出資吧,左右你也不差這點錢。中影日子過的也不怎麼樣,這幾年投的大片都不怎麼賺錢。”
寧遠點點頭,“沒問題啊,小事一樁。”
這錢別說讓寧遠投資一部分了,就是全讓他掏了也沒二話啊。
這現在雖然沒看到劇本呢,但寧遠就是閉着眼也能猜出來這必然是《建G大業》。
而根據寧遠的記憶,這部片子應該是票房不錯的,而且因爲是這種獻禮片,意義重大,演員都是免費參演。一共一百多個知名演員參演了這部電影。
不過這種歷史傳記電影,可操作性其實很小,特別是獻禮片,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編劇的劇本可肯定是要層層審覈,最後定好的內容,也不可能還會允許導演擅自更改。
所以這個任務來說,對寧遠來說也很簡單,掌好鏡就可以了。
而且這種機會,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就憑這寧遠的年紀,要不是有票房和背景做背書,無論如何這個差事也落不到他頭上的。
畢竟影視圈也好,文藝圈也好,其實都講究個論資排輩。
當然,如果背景強到寧遠這個程度,這種東西也就不用在意了。也不會有人一點眼色都沒有的來寧遠跟前擺什麼前輩的譜。
至於什麼規矩亂七八糟的,寧遠就從來不在乎,換句話說寧遠除了拍電影意外,也從來沒把自己當成影視圈的一員。
所以寧遠在自己的圍脖認證的職業上,簡介那一欄寫的還是“互聯網從業人員,電影愛好者。”
“講個笑話,國內最高票房記錄保持着,拿過三個票房年冠的,是個電影愛好者。”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