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你想考研啊
2009年年初,影院影片類型豐富,《赤壁下》依然強勢,同時《喜洋洋與灰太狼》成爲年初的黑馬,在這種情況下,賽車首日上映,依然勢如破竹取得1020萬的好成績,加上即將來臨的春節強勁檔期,《賽車》完全能突破億元大關。
而據各院線負責人介紹,昨日雖然是半價日,但許多單位還是正常上班時間,原本他們預測在週末纔會出現購票高峯的現場,但是公映首日幾乎所有場次的上座率都達到了90%以上,還有不少觀衆因場次爆滿遺憾而歸,表示次日會提前到影院搶票。
而在隨後鵬城舉辦的首映活動上,馮曉剛還自到場助陣,透露自己也是“石頭”迷之一,非常喜歡。當他得知目前有不少觀衆將《賽車》與《非誠勿擾》拿來對比時,馮曉剛則表示其實不應該拿這兩部影片來對比,因爲兩部影片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並盛讚寧昊目前的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類型,“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寧昊的作品,也希望國內能夠發掘出更多像寧昊這樣的人才。”
馮曉剛去幫忙站臺也自然是看着寧遠的面子。不過也是《瘋狂的賽車》這部電影確實也非常的出色。
主角耿浩是一個職業自行車手,在一次自行車比賽中他因秒之差錯失金牌,屈居亞軍。不旦是痛失金牌,隨後遭受奸商李法拉算計,耿浩因藥檢呈陽性而被終身禁賽。耿浩的教練因此氣倒。
爲了維持生計,耿浩幹起了用冷凍車爲餐館運送海鮮水產的行當,以此爲生養活中風的教風,就這樣平靜的當了5年“海鮮仔”的生活。
命運多舛的是,耿浩教練因爲從電視上看到當年的騙子李法拉依靠其推銷的補品“腎白銀”大發其財,急火攻心,不慎墜落樓梯而死。
耿浩遵照他師傅的遺願,找到李法拉討要說法,誰知反中了李法拉的奸計。
李因爲嫌棄自己魁梧彪悍的老婆,李已僱用兩個業餘殺手去殺妻滅口……巧合的是這兩個殺手設計騙走的冷鏈車就是耿浩的……更沒想到的是殺手反被李的老婆買通……在另一條道上的東海來自寶島H幫,他來到內地和外國D販做生意,但耿浩和李法拉的爭執引來了警車,也攪了他們的好事。警察跟在後面
電影創作中對復調敘事的運用,同樣會經歷一個緩慢的過程。相對於同檔期的《愛情呼叫轉移》《桃花運》甚至之前《命運呼叫轉移》之類的簡單拼湊,甯浩的“瘋狂兩部曲”已經是一種有強烈“復調敘事”意識的電影試驗。
如果說《瘋狂的石頭》中各敘事線索還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繫,那麼《瘋狂的賽車》中這種內在的聯繫已不復存在:把所有人物聯繫在一起的不再是決定他們最終命運的必然性,所有事件即使仍舊在同一時間與空間下發生,也不一定要圍繞同一個中心——簡單地說,一羣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爲着不同的目的:賽車手一心安葬師傅的骨灰,毒販子爲完成一筆毒品交易,殺手則是執行一次殺人任務,他們的命運互不相交。
而在一個個偶在的當下巧遇,他們的命運也最終糾結到一起:善惡到頭終有報。說到底,世界最終還是歸於平衡——這就爲電影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讓生活說話。
而除了黑色幽默和荒誕離奇的故事主線,電影本身也是非常的搞笑,比如徐徵飾演的賣墓地的,“你要不要來一套地下CBD,人生後花園。”
“我都想給自己來一套。”
還有笨賊二人組,那口中更是金句頻出。
不燒不專業!
姐夫,咱這樣弄,會不會多行不義必自斃啊?
滿嘴順口溜,你想考研啊!
沒膽量哪有產量?你不想娶俺妹啦?你不想娶俺妹俺還想娶你姐呢。
額真鄙視你!
幹一行愛一行!
這還多一萬,利潤高。用你的話講,叫機遇決定命運嘛。
你把我當啥人了?俺們是殺手。原則,你知道不。
—我殺了她不就有錢了?繼承遺產要懂法律程序,你們懂不懂法啊!
——懂法?懂法你還殺人!懂法你還殺人!懂法你還殺人!
還有定位錯亂的寶島H道四人組,老大想伸手比個五因爲手指頭不夠,只能在借旁邊的人。。。
而電影中那句“你想考研啊”也成爲了紅極一時的網絡流行語。
電影在豆瓣評分也是非常的高,各種評論也都是各色的讚美。
“沒想到國內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啊。”
“比起石頭,手法更純熟,人物更可愛。國內終於有了會講故事的類型片導演。願不義的都自斃,願我們明天會耿浩。”
“比瘋狂的石頭更上一個臺階..除了黑色幽默外,還看到了一些更帶內涵的東西..寧昊的風格已經日趨成熟了.期待下一部作品.銀牌車手最終成爲金牌,竟然是通過這樣複雜的途徑,雖然最後線收得有些散,但能做成這樣已經不錯了。這就像是國產電影在一直以來的疲軟中,突然出現世界級的佳作一般,不錯。”
“滿嘴的順口溜,你想考研啊!”
“感覺不如石頭,但是嘗骨灰那段還是讓我笑翻了---”
“我就知道豆瓣上的人喜歡這種類型,我就知道,就知道,知道,道...”
“導演自己說創作失敗了,但是他在市場上成功了。”
“多線敘事的黑色幽默在《瘋狂的賽車》中再一次爲人見證了寧昊對電影出色的駕馭工地,這部作品所嗲給人的不僅是那依舊‘瘋狂’笑料的捧腹,更是一種縝密邏輯下的扣人心絃的酣暢,動作、懸疑、幽默三者簡直是絕佳契合。”
“感覺寧昊的電影比起寧遠的電影來說,思維邏輯更爲縝密。寧遠的電影長於設定上的天馬行空,而且非常喜歡時空類題材,而寧昊則是非常的接地氣,他的電影裏面那種市井氣是寧遠電影裏所沒有的。”
“.......”
豆瓣的評分,目前對一部電影的口碑來說,已經非常重要了,而且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也是寧遠當初投資豆瓣的目的。
寧遠不指望通過豆瓣,來控制自己投資的電影評分從而收穫更高的票房。而是最起碼保證的自己的電影,包括投資的電影能有個公正的輿論環境。
而且豆瓣其實也是個很有情懷的網站,很文青,很文藝,最起碼早期的豆瓣是這樣。
豆瓣功能的添加和完善都是創始人楊博在跟網友的互動過程當中逐步實現的。在最初書評的基礎上,豆瓣逐漸增添了“以書會友、價格比較、二手交換”等功能,同時還增加了電影和音樂等方面的內容。
有了這些功能作基礎,通過跟噹噹、卓越等網上書店的鏈接而產生的購買行爲,豆瓣開始有了一些分成收入以應付日常的開支。
與此同時,豆瓣最初的一些用戶也開始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在豆瓣正式上線一週年之際,才迎來了網站的第2位正式員工—Brant。Brant是豆瓣的第212個用戶。
截至2006年6月30日,連同楊博在內,豆瓣一共擁有5名正式員工。這個數字正好和快步易捷創始人的數量相同。不僅如此,這5個人還都是豆瓣的前2500名註冊用戶。
這也讓豆瓣這個網站在最初顯得很小衆清新。
當然,商業化是不可逆的。
寧遠可以容忍投資一個網站不掙錢,就爲了一些情懷。但網站本身不行,員工都是要恰飯的。
最初可以爲愛發電,但不能一直這樣。
雖然網站很小衆,但豆瓣其實面對的並不是一個小衆市場。書籍、電影、音樂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需求,其背後的人羣也是非常龐大的。
“關鍵在於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找到一條合理的路徑以吸引更多的用戶。”
寧遠坐在銀河資本的辦公室裏喝着茶,一邊看着對面來尋求第二輪融資的豆瓣創始人楊博笑着說道。
“現在的互聯網企業,都在追求快,恨不得昨天立項,今天融資,明天上線,後天上市。但是這樣的情況也會帶來很大的隱患,如果想要與衆不同,不被資本裹挾而形成的過度商業化,降低用戶體驗,那就需要慢下來。這就需要你們有非常大的耐心。”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